- 年份
- 2024(7328)
- 2023(10193)
- 2022(8148)
- 2021(7276)
- 2020(6391)
- 2019(14056)
- 2018(13530)
- 2017(27155)
- 2016(14489)
- 2015(16131)
- 2014(15906)
- 2013(16030)
- 2012(14559)
- 2011(12629)
- 2010(13274)
- 2009(13336)
- 2008(12984)
- 2007(11944)
- 2006(10910)
- 2005(10489)
- 学科
- 业(80957)
- 企(76907)
- 企业(76907)
- 济(65164)
- 经济(65065)
- 管理(62020)
- 财(31964)
- 业经(27711)
- 方法(27102)
- 融(26131)
- 金融(26131)
- 务(24084)
- 财务(24066)
- 财务管理(24044)
- 银(23833)
- 银行(23829)
- 行(23105)
- 企业财务(22948)
- 农(22098)
- 税(21970)
- 中国(21304)
- 税收(20521)
- 收(20343)
- 数学(19390)
- 数学方法(19258)
- 制(19247)
- 农业(16884)
- 技术(15765)
- 策(14346)
- 体(14235)
- 机构
- 学院(207947)
- 大学(201103)
- 济(92732)
- 经济(91072)
- 管理(85659)
- 理学(72354)
- 理学院(71809)
- 管理学(71167)
- 管理学院(70785)
- 研究(60137)
- 中国(57888)
- 财(54431)
- 财经(40937)
- 京(40581)
- 经(36847)
- 江(34340)
- 科学(30710)
- 中心(30242)
- 农(30130)
- 财经大学(29971)
- 所(29131)
- 经济学(28408)
- 州(27452)
- 商学(26293)
- 商学院(26089)
- 经济学院(25881)
- 北京(25839)
- 研究所(25024)
- 业大(24588)
- 农业(23306)
- 基金
- 项目(122133)
- 科学(98442)
- 研究(94738)
- 基金(90321)
- 家(75013)
- 国家(74215)
- 科学基金(66998)
- 社会(63239)
- 社会科(60246)
- 社会科学(60236)
- 省(48614)
- 基金项目(47000)
- 教育(41791)
- 自然(40502)
- 自然科(39676)
- 自然科学(39668)
- 自然科学基金(39063)
- 编号(38407)
- 划(38156)
- 资助(37248)
- 业(31711)
- 成果(31604)
- 创(29502)
- 部(27306)
- 性(26803)
- 制(26623)
- 重点(26618)
- 创新(26595)
- 发(26578)
- 国家社会(26319)
共检索到336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音频 杨飞
本文立足于金融行业内部比较与服务行业的外部比较两个视角,利用2000~2009年的A股市场公开数据,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我国上市金融企业的税负状况与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金融企业的税负水平呈逐年降低趋势,但其税负仍高于其他上市服务型企业;上市金融企业的税负结构欠均衡。
关键词:
金融企业 税负水平 税负结构 行业比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昌 齐雯 齐霁
中国企业税负水平是否偏高?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而用宏观税负指标评价认为偏高或偏低的政府官员和学者均有。对税负水平高低的判断涉及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应当寻求科学的结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企业向国家纳的税不应当超过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按照这个理论,企业税负水平高低的评价应当使用企业向国家的纳税总额与企业实现利润之比指标。从这个指标来看,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偏高,且税收结构不太合理,应当大幅度减税,同时要赋予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和决定权,使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平等竞争地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昌 齐雯 齐霁
中国企业税负水平是否偏高?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而用宏观税负指标评价认为偏高或偏低的政府官员和学者均有。对税负水平高低的判断涉及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应当寻求科学的结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企业向国家纳的税不应当超过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按照这个理论,企业税负水平高低的评价应当使用企业向国家的纳税总额与企业实现利润之比指标。从这个指标来看,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偏高,且税收结构不太合理,应当大幅度减税,同时要赋予地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和决定权,使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凯强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税金融制度。本文关注税收中性和税收稳定器在微观企业的实践和表现,以阐述和论证金融发展对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影响机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引入金融发展和企业投资成本的概念,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的实际特征下,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地方政府通过降低企业的实际税率来扩大企业产出,从而推动社会福利最优化。经验证据表明,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鼓励企业选择债务融资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这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缓解财政压力,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从而再次推动企业产出的扩大。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水平提高10%,该地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总体税负的实际税率将分别减少1.59%、0.76%、1.02%。本文的结论可为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政府宏观治理能力以及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菊仙 翟进步 李培馨 盛雅彬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保险机构以互联网为平台或与互联网企业相结合实现融资、投资和支付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它肩负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税收负担现状及原因,并对其"营改增"后的税负进行了前瞻性预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税收负担 “营改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行 叶康涛
文章考察金融发展对企业所得税负的影响,以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证据。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所得税负,且税负的提升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平均而言,金融发展程度每上升一个标准差,将提高民营企业实际所得税率1.5个百分点,这一提高幅度是国有企业的2.6倍。在采用金融发展的自然实验机会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的存在。本文的结论表明:金融欠发展是我国企业税收规避现象普遍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可以抑制企业的税收规避动机,从而规范财税体制。这一结论不仅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也拓展了现有的学术研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产权 企业税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音频 魏彧
金融保险业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中的难点行业,因此测算与比较保险业的流转税实际税负对于推进"营改增"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本文立足于保险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比较以及保险企业与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其他服务企业之间外部比较的多维视角,利用1998~2010年度中国保险企业及其他有关数据,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保险企业的流转税税负状况与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险业的流转税实际税负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财产保险公司的税负仍高于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与其他服务企业;保险业内部企业之间的流转税税负结构欠均衡。
关键词:
保险企业 流转税 税负比较 水平与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珊 李青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考察我国企业的宏观税负水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减税政策提供研究参考。首先,本文将企业税费负担分为小、中、大三个口径,分别计算了中国与IMF成员国(地区)的企业税费负担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在仅包括企业所得税、货物与劳务税等税收的小口径企业税负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税负水平大致相当;而包括了涉企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社会保险费之后的大口径下,中国的企业税费负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因此,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在降低实体企业成本以创造有效供给时,减税政策的着力点在涉企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两方面,并揭示了该政策主要对地方政府造成财政压力,因此需通过配套改革弱化地方财政收支压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珊 李青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考察我国企业的宏观税负水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减税政策提供研究参考。首先,本文将企业税费负担分为小、中、大三个口径,分别计算了中国与IMF成员国(地区)的企业税费负担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在仅包括企业所得税、货物与劳务税等税收的小口径企业税负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税负水平大致相当;而包括了涉企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社会保险费之后的大口径下,中国的企业税费负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因此,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在降低实体企业成本以创造有效供给时,减税政策的着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玲
本文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税负水平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为A的结果起到了减轻企业整体税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所得税税负,对流转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政策对A级企业“减税”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联合“惩戒激励”双重阶段、重点产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税收征管力度大的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方面,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通过增加企业纳税遵从,促进“应收尽收”,同时给予足够的税收和融资等政策优惠,促进“应享尽享”,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降低了企业整体税负。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税收征管和企业税负的相关研究,也为推动减税降费,实施精准有效的征管方案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文娟 李奕
降低税率、改善税制结构能够减少企业现金流出,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文章基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背景,探讨税负水平、税制结构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影响机理,通过对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税负水平对企业研发的确存在挤出效应,间接税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更大,降低间接税的比重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水平的提高,税制结构在缓解税负水平对企业研发投资挤出效应中具有积极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文章提出增强税收激励政策的普惠性和连续性、强化企业实质性研发投资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强间接税收激励政策等建议,以期促进企业研发投资。
关键词:
税负水平 税制结构 研发投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获宝 李从文
根据行业情况不同,"营改增"将显著改变各行业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定价策略,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营收状况、利润水平和公司价值。研究发现:(1)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流转税负均衡点也即企业税负均衡点;(2)由于各行业毛利率存在差异,"营改增"对公司税负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公司账面价值造成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3)"营改增"实行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善将有利于提升原有已实行增值税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公司账面价值,生产和制造固定资产类型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多订单,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实现企业账面价值的增长;(4)管理规范的公司税负会低于管理不规范的中小型企业;(5)综合全行业数据来看,"营改增"后毛利率越高,企业流转税...
关键词:
营改增 公司价值 流转税负 税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企非国企税负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 朱广俊 麦正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国有企业的税负水平,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的有关人士对这个热点问题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关于国有企业税负水平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登载于《经济管理》,1995年第2期),就是其中的一篇。《调研报告》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实证性分析和不同国家间的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