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0)
- 2023(12456)
- 2022(10419)
- 2021(9386)
- 2020(8265)
- 2019(18931)
- 2018(18446)
- 2017(36957)
- 2016(20074)
- 2015(22463)
- 2014(22293)
- 2013(22424)
- 2012(20816)
- 2011(18479)
- 2010(18654)
- 2009(17764)
- 2008(18307)
- 2007(16669)
- 2006(14429)
- 2005(13278)
- 学科
- 济(97100)
- 经济(96994)
- 业(94150)
- 企(86489)
- 企业(86489)
- 管理(78581)
- 方法(49135)
- 数学(40346)
- 数学方法(40119)
- 财(35296)
- 业经(30013)
- 农(28782)
- 务(27395)
- 财务(27376)
- 财务管理(27333)
- 企业财务(26115)
- 农业(20313)
- 中国(20230)
- 制(19791)
- 技术(18396)
- 划(16406)
- 和(16277)
- 贸(16256)
- 贸易(16250)
- 易(15762)
- 策(15638)
- 体(15374)
- 地方(15211)
- 理论(14922)
- 体制(13215)
- 机构
- 学院(300502)
- 大学(296177)
- 济(132507)
- 经济(130211)
- 管理(124989)
- 理学(108025)
- 理学院(107083)
- 管理学(105865)
- 管理学院(105315)
- 研究(90367)
- 中国(72979)
- 财(63799)
- 京(60079)
- 科学(51613)
- 财经(51209)
- 农(49731)
- 经(46563)
- 江(45352)
- 所(44908)
- 中心(42433)
- 业大(42196)
- 经济学(41018)
- 研究所(40064)
- 农业(39296)
- 财经大学(37908)
- 经济学院(37489)
- 北京(37247)
- 商学(36072)
- 商学院(35802)
- 州(35396)
- 基金
- 项目(192682)
- 科学(154556)
- 基金(143448)
- 研究(141583)
- 家(122680)
- 国家(121615)
- 科学基金(107146)
- 社会(93649)
- 社会科(89023)
- 社会科学(88996)
- 基金项目(76309)
- 省(75672)
- 自然(68602)
- 自然科(67080)
- 自然科学(67063)
- 自然科学基金(65995)
- 教育(64813)
- 划(62006)
- 资助(58760)
- 编号(56139)
- 部(44356)
- 成果(43995)
- 创(43145)
- 重点(42925)
- 业(41934)
- 发(41000)
- 创新(39617)
- 国家社会(38964)
- 教育部(38756)
- 人文(38251)
- 期刊
- 济(145545)
- 经济(145545)
- 研究(84592)
- 财(55790)
- 中国(50435)
- 管理(49144)
- 农(45345)
- 学报(40604)
- 科学(39888)
- 大学(31670)
- 农业(30626)
- 学学(30465)
- 融(28732)
- 金融(28732)
- 技术(27448)
- 财经(26907)
- 业经(25412)
- 经(23115)
- 经济研究(23018)
- 教育(20879)
- 问题(19670)
- 业(19168)
- 技术经济(18662)
- 财会(17250)
- 贸(15571)
- 商业(15463)
- 统计(14941)
- 现代(14652)
- 会计(14392)
- 世界(14371)
共检索到43699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志建
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利用效率指标代替绩效指标,以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采用SFA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汽车行业存在规模经济与从业人员过多的现象,国有股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影响公司效率,法人股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效率正相关,董事会规模、负债比例与公司效率正相关等。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公司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爽 郭燕青
利用能量传递效率和报偿反馈效率刻画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构建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模型,选取中国A股新能源整车上市公司20122015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度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创新生态效率。研究发现:新能源整车企业的能量传递效率总体不高,企业间差异较大,研发投入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技术人力资源投入效果不显著;报偿反馈效率较高,有力地促进了汽车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最后,围绕提高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创新生态 效率测度 新能源汽车 能量传递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爽 郭燕青
利用能量传递效率和报偿反馈效率刻画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构建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模型,选取中国A股新能源整车上市公司2012~2015年度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度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创新生态效率。研究发现:新能源整车企业的能量传递效率总体不高,企业间差异较大,研发投入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技术人力资源投入效果不显著;报偿反馈效率较高,有力地促进了汽车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最后,围绕提高新能源整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创新生态 效率测度 新能源汽车 能量传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罗金路
利用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以我国汽车类上市公司17家整车生产企业①2008年数据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汽车在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一,综合竞争力最强;我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整体偏低;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的状态。各企业应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制定不同的战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
汽车企业 企业竞争力 竞争力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光明
生态效率是环境管理决策的黄金标准。通过构建基于杜邦分析法的生态效率乘数模型,可识别出生态效率背后的销售利润率乘数、资产周转率乘数及环境杠杆等可持续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对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碳效率的研究表明,环境问题并非经济发展的下行线,环境效率与经济效率是互补的,甚至是决定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摆脱一味追求经济资本效率的盲目,迎接"绿色化"经营的挑战。
关键词:
生态效率乘数 杜邦分析 碳效率 汽车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张少杰
文章认为跨国汽车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没有换来国内汽车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跨国汽车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对我国汽车企业实施严格的技术控制,影响了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吕智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利用中国700余家汽车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的关系。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决定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在国内经营,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以发达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非出口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但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丽 刘跃军
以营业收入作为企业成长的评价指标,选取2009~2011年在沪深A股上市交易的21家汽车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CCER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年报财务数据,对汽车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验证。结果证明,影响我国汽车企业成长的因素依次为: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并提出我国汽车企业成长应依靠提高资金周转能力、扩大投资规模、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加强企业研发能力、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
企业成长 影响因素 汽车企业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显君 庞丽 徐可
主流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汽车产业"集体迷失"、"大弱小强"等特殊竞争现象。本文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形成机制。在对以往文献梳理基础上,建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提出若干假设;采用我国汽车企业大样本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式模型(SEM)等定量方法,检验了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路径创新的组合与匹配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积极影响,并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子;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对路径创新方向、方式和强度的正向作用显著;价值转移与路径创新的耦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企业,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双重约束而必须有效选择创新组合,其前提是建立产业价值转移的搜索预警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刚 章博文 李显君
鉴于主流技术追赶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追赶实践,总结和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的技术追赶模式及其绩效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汽车企业在技术追赶中采取的是混合模式,具体模式包括合资主导模式、引进主导模式、引进辅助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和合作开发模式;技术追赶模式影响技术追赶绩效,按绩效从高到低对技术追赶模式进行排序,依次为自主开发模式、引进辅助模式、合作开发模式、引进主导模式和合资主导模式;采用同一技术追赶模式的企业不必然获得相似的技术追赶绩效;新兴汽车企业的技术追赶绩效明显优于传统汽车企业。
关键词:
技术追赶 汽车企业 追赶模式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显君 谢南香 徐可
当前学术界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整体性、系统性、定量化研究还是空白。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系数法、德尔裴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研究了技术输入能力与技术输出能力之间的关系。基本结论是:本土汽车企业技术竞争力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传统企业表现差强人意。
关键词:
自主品牌 汽车企业 技术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汽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8家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研究了影响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研发资本存量和技术人员投入都对技术创新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销售净利率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和管理层人均报酬影响为负,且都较为显著,而总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提出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目标和相应对策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性
关键词:
汽车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创新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婕
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影响的理论分析(一)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增值税转型前在生产型增值税下,企业的税收负担沉重。增值税转型后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允许当期一次性全部扣除,因此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只包括了增值额(纳税人新创造价值),这样相对降低了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由于购置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由原来的不可抵扣变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庆娟 许金华 杨利峰
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但技术成本过高,研发力量不足等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以福特和麦格纳国际公司的合作研发案例为基础,讨论大型汽车企业与专业化配套企业间合作研发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案例分析表明,资本参与型模式或许更适合当前中国电动车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双方战略目标的相容性、核心技术的互补性以及信守承诺的可能性是伙伴选择的重要依据。最后从伙伴选择、合作模式选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合作研发 模式选择 案例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勇军
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详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的评价指标,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现状原因从产业保护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资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市场规模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实证剖析。
关键词:
中国汽车企业 国际竞争力 评价分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