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0)
- 2023(10244)
- 2022(9095)
- 2021(8594)
- 2020(7244)
- 2019(16817)
- 2018(16802)
- 2017(32957)
- 2016(17951)
- 2015(20285)
- 2014(20156)
- 2013(19988)
- 2012(18038)
- 2011(16060)
- 2010(15774)
- 2009(14311)
- 2008(13939)
- 2007(12020)
- 2006(10470)
- 2005(8995)
- 学科
- 济(67515)
- 经济(67434)
- 管理(56074)
- 业(55904)
- 企(49563)
- 企业(49563)
- 方法(34321)
- 数学(29681)
- 数学方法(29352)
- 财(22159)
- 农(16697)
- 务(16229)
- 财务(16167)
- 财务管理(16142)
- 学(15923)
- 中国(15687)
- 企业财务(15466)
- 业经(15368)
- 制(13854)
- 地方(12946)
- 和(11879)
- 理论(11782)
- 贸(11251)
- 贸易(11244)
- 技术(11160)
- 农业(11155)
- 易(10883)
- 环境(10718)
- 体(10379)
- 划(10036)
- 机构
- 大学(251486)
- 学院(249046)
- 管理(104879)
- 济(93605)
- 理学(91857)
- 经济(91471)
- 理学院(90896)
- 管理学(89416)
- 管理学院(88989)
- 研究(79094)
- 中国(58526)
- 京(53397)
- 科学(50847)
- 财(44242)
- 所(39290)
- 业大(37573)
- 农(37123)
- 财经(36195)
- 研究所(36003)
- 中心(35903)
- 江(34290)
- 北京(33719)
- 经(33066)
- 范(32357)
- 师范(32061)
- 院(29229)
- 农业(29131)
- 州(28489)
- 商学(27653)
- 商学院(27374)
- 基金
- 项目(176628)
- 科学(139082)
- 基金(129037)
- 研究(127929)
- 家(112292)
- 国家(111387)
- 科学基金(96517)
- 社会(78614)
- 社会科(74439)
- 社会科学(74419)
- 基金项目(70212)
- 省(68254)
- 自然(65453)
- 自然科(63901)
- 自然科学(63888)
- 自然科学基金(62739)
- 教育(58324)
- 划(58023)
- 资助(52942)
- 编号(52671)
- 成果(41967)
- 重点(39213)
- 部(38815)
- 创(36587)
- 发(36247)
- 课题(35076)
- 科研(34391)
- 创新(33993)
- 教育部(33227)
- 项目编号(33184)
共检索到348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 贺丹
运用ANOVA和Logit回归方法探求我国并购目标公司区别于非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并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并购动机做出检验。结果表明,替换无效率的管理层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对并购上市公司的动机具有较强解释力,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并购出于投机动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华宝
本文以2003~2012年的我国上市公司中的270起目标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公司特征以及CEO偏好对目标公司并购成功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EO年龄、任期、有无官方背景、薪酬的自然对数这些因素会影响CEO的并购偏好,从而促使其改变并购的决策,并进而影响并购成功的概率,它们以及交易总价的自然对数与目标公司并购成功的概率呈显著相关的关系,而CEO的学历、是否兼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CEO的并购偏好,从而影响并购成功的概率,它们与公司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比,市盈率、现金流量与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与目标公司并购成功的概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公司特征 CEO偏好 目标公司 并购概率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袁天荣
企业并购会引起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控制权的转移是企业的重大事件,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并购中的利益相关者在外延上与公司利益相关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宏利
预测目标公司的一般特征成为并购方选择理想目标公司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笔者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启示:一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的价值升降可以预测。二是不同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是不同的,logistic模型的远期预测不稳定。三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价值升降的有效预测期以并购前2年为起点。四是指标在各年预测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并购前的3年里,每一年的预测过程中,资产管理能力起了截然相反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其在预测上的"信号作用"。五是目标公司被并购后价值降低来自其资本结构不合理,财务风险过大。
关键词:
并购 绩效 目标公司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金桥 孙烨 隋建利
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采用1995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活动交易数量的月度数据,检验上市公司过去约20年间总体并购状态存在浪潮的假设。实证结果证明,并购状态可划分为"并购活动低区制"与"并购活动高区制",而且并购活动在不同区制状态下均能体现出显著的持续性特征。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并购浪潮,其浪潮始于2001年9月,并一直延续至2015年12月。进一步分析发现,"并购活动低区制"与"并购活动高区制"之间的并购特征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金桥 孙烨 隋建利
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采用1995~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活动交易数量的月度数据,检验上市公司过去约20年间总体并购状态存在浪潮的假设。实证结果证明,并购状态可划分为"并购活动低区制"与"并购活动高区制",而且并购活动在不同区制状态下均能体现出显著的持续性特征。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并购浪潮,其浪潮始于2001年9月,并一直延续至2015年12月。进一步分析发现,"并购活动低区制"与"并购活动高区制"之间的并购特征存在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锴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8—2010年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不同交易特征下的并购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样本存在提前反应,并产生积极的公告效应,但其股东财富效应在公告日后并未显著增加;股票支付公司在整个事件期内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现金支付公司;资产收购公司在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股权收购公司;关联并购公司在公告日前和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非关联并购公司。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支付方式 并购类型 关联属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会芳 冯根福
本文主要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并购活动的时间统计特征。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总体并购活动呈现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与此同时,上述增长还伴随有随机波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春华 楼晓霞 廖忠梅
本文通过ANOVA、Logit回归统计方法 ,对上市公司并购目标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目标公司具有管理效率低下、财务杠杆高、流动性低但差异不显著、经营发展能力低的财务特征 ,而无偿划拨的目标公司区别于非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不明显。
关键词:
上市公司并购 目标公司 财务特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书斌 王雅俊
并购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业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和发展能力这三类行业特征上。通过产业经济学中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建立理论框架,利用中国1998—2008年沪深两市6962起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财富效应与发展阶段正相关,与发展能力也正相关,并且行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对股东并购超额收益率的贡献分别为7‰和0.2‰;但是行业集中度并不是显著影响并购财富效应的行业特征。
关键词:
公司并购 财富效应 行业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旭 徐朝霞 李卫民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6—2008年A股144家制造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和次序logistics回归等方法,研究上司公司高管的相关背景特征对企业并购行为存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并购行为,企业的战略变革程度越大;高管团队的平均任期越短,企业越倾向于采取并购行为,企业的战略变革程度越大;高管团队中女性高管比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企业的战略变革程度越小;高管团队规模越大,企业发生并购行为的主动性越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涛
文章应用模糊数学和专家调查的方法,建立了目标公司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为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公司选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促进上市公司并购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并购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涛 王立杰
本文结合西方成熟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目标公司价值评估为基础,以确定发盘价格为核心和以投标竞价为补充的“三段论”定价方法,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目标公司定价方法,减少并购的失败率,提高并购效率和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卫平
由于股权流动性受限,以及公开财务信息严重缺乏,并且无法对目标公司未来收益进行精准无偏差的预测,因而非上市公司并购中股权估值的确认一直是公司并购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总结现行股权估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目标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收购前的独立价值与各项溢价和折价因素的调整价值之和。对于并购后实际实现收益与并购时测算收益之间的差异形成的估值偏差,通过事先签订估值调整协议进行并购后的股权调整或差价偿付,从而达到对估值偏差的最终修正。
关键词:
并购 非上市公司 股权交易 价值评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新健 李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