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0)
2023(15741)
2022(13434)
2021(12335)
2020(10561)
2019(24268)
2018(23754)
2017(46578)
2016(25020)
2015(27964)
2014(27335)
2013(27433)
2012(25002)
2011(22151)
2010(22150)
2009(20734)
2008(20910)
2007(18388)
2006(16283)
2005(14509)
作者
(70957)
(59061)
(58379)
(55577)
(38008)
(28063)
(26520)
(22957)
(22380)
(21241)
(20193)
(19847)
(18748)
(18577)
(18172)
(17871)
(17615)
(17348)
(16847)
(16791)
(14655)
(14396)
(14325)
(13479)
(13095)
(13061)
(13060)
(13051)
(11645)
(11634)
学科
(108912)
经济(108776)
(101312)
(92233)
企业(92233)
管理(89037)
方法(52361)
数学(42577)
数学方法(42209)
(36077)
业经(32696)
(31596)
(27401)
财务(27340)
财务管理(27305)
企业财务(26066)
中国(25024)
农业(22428)
技术(20575)
(20428)
理论(19195)
(18971)
地方(18770)
(18616)
(18507)
贸易(18498)
(17889)
(17718)
(16956)
(15589)
机构
学院(360931)
大学(359396)
管理(150496)
(148312)
经济(145433)
理学(130579)
理学院(129234)
管理学(127336)
管理学院(126683)
研究(112340)
中国(85975)
(75770)
(70547)
科学(67153)
财经(56991)
(55868)
(55228)
(52402)
(51964)
业大(51500)
中心(50418)
研究所(49728)
北京(47762)
经济学(44186)
(44167)
师范(43822)
农业(43687)
财经大学(42446)
(42424)
商学(41816)
基金
项目(241359)
科学(191981)
研究(179011)
基金(177677)
(153235)
国家(151668)
科学基金(132647)
社会(114631)
社会科(108643)
社会科学(108613)
基金项目(94427)
(93395)
自然(86074)
自然科(84112)
自然科学(84092)
自然科学基金(82691)
教育(81359)
(77459)
资助(73102)
编号(72705)
成果(57970)
(53819)
重点(52702)
(52193)
(50252)
课题(48446)
创新(47991)
国家社会(47010)
教育部(46825)
人文(46528)
期刊
(163369)
经济(163369)
研究(106042)
中国(63325)
管理(58833)
(58672)
学报(52095)
(51024)
科学(49483)
大学(40510)
学学(38368)
教育(35556)
农业(35537)
技术(31688)
(31313)
金融(31313)
财经(28930)
业经(28393)
经济研究(25521)
(24671)
问题(21090)
(20883)
技术经济(19660)
财会(17907)
现代(17546)
商业(17195)
理论(17098)
科技(16680)
图书(16327)
(15993)
共检索到526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进中  
以2011年629家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检验了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第二大股东身份会影响企业价值,这种影响依赖于家族企业执行控制权的方式,并且当其他大股东更具有竞争力的时候,第二大股东身份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会显著增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瑞稳  孟婧  戴立平  
本文以2004、2005年派现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存在实质性第二大股东的目标公司和剩余一般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均值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目标公司股利支付水平显著低于一般公司。由此推断,实质性第二大股东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控股股东的利益转移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一般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且盈余管理的动机强于目标公司;目标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和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差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茜  
本文以第二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从现金分红的视角为第二大股东的治理作用提供证据,并选取2007—2017年深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表明:第二大股东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大股东与公司的现金分红显著正相关;第二大股东通过现金分红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非控股股东特别是第二大股东应该通过现金分红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勇  曾晓涛  
本文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公司绩效与第二大股东持股之间的经验关系,考察了第二大股东持股的治理功能。通过结合上市公司数据建立一个多元模型来说明第二大股东是如何监督第一大股东、影响公司价值的。研究发现,第二大股东的存在没有显示出积极的治理激励功能及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激励作用;在我国目前的制度背景下,相对控股是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洪金明  徐玉德  
一、引言会计稳健性(Conservatism),又称会计谨慎性(Prudence),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需要运用判断作出必要估计中包含的一定程度的审慎,比如资产或收益不可高估,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IASB,2008)。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忠海  张涤新  
在控制权公利和控制权私利的分析框架下,本文从第二大股东持股的视角研究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有利于提升对应公司的经营绩效,其持股比例越高,对应公司的经营绩效越高,且公司经营绩效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特别地,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为证券投资基金,其对该公司的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第二大股东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双重身份强化了股权制衡的效果。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汪茜  王淑贤  
文章以中国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为背景,借鉴西方多个大股东的相关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两组五家具有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一组:西藏药业和锦州港;第二组:ST景谷、天科股份和中百集团)进行案例内纵向研究、组内跨案例对比和组间跨案例对比研究,探讨第二大股东进行制衡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二大股东主要采取引入关系股东、争取董事会席位的制衡路径;无论第二大股东采取何种制衡路径,第二大股东自身会获得一定好处,但并不能保证公司整体效率;国有企业的民营参股股东进行制衡总体上没有违反效率原则。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茜  郝云宏  叶燕华  
随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当第一大股东攫取私利时,第二大股东成为能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博弈矩阵,表明第二大股东监督制衡的必要性;其次具体分析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动因,具体来说,现金流权、投资者法律保护、股权性质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意愿,股权比例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最后本文合理解释在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什么要去制衡第一大股东的私利行为。结论为化解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茜  郝云宏  叶燕华  
随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当第一大股东攫取私利时,第二大股东成为能与第一大股东抗衡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博弈矩阵,表明第二大股东监督制衡的必要性;其次具体分析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动因,具体来说,现金流权、投资者法律保护、股权性质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意愿,股权比例影响第二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最后本文合理解释在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为什么要去制衡第一大股东的私利行为。结论为化解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必要的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茜  郝云宏  
以20072015年间中国深沪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面板回归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上一年业绩显著负相关;第二大股东引入关系股东、派驻董事并没有显著增强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区分了股权结构后,在多个大股东结构下,第二大股东引入关系股东显著增强了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而在单一控股股东结构下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茜  郝云宏  
以2007~2015年间中国深沪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面板回归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公司上一年业绩显著负相关;第二大股东引入关系股东、派驻董事并没有显著增强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区分了股权结构后,在多个大股东结构下,第二大股东引入关系股东显著增强了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而在单一控股股东结构下没有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毓  焦丽娜  
以2003年110家上市家族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控制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企业规模及财务风险等因素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并在分析个中原因后提出,对将要上市或增发新股而面临股权稀释的家族企业来说,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佳持股比例,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相机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海  黄琼宇  程敏英  
本文研究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治理角色,以关联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关联交易的视角为关联大股东的治理作用提供证据。通过对2003~2008年家族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关联大股东以关联交易为途径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家族关联大股东持股越多、在董事会或董监高中所占席位的比例越大,家族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越严重,公司价值折损也越厉害。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影响不显著,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决策管理明显加深了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的损害效应。区别于由家族控股股东单一控股的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参与决策管理为家族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更强烈的动机和更大的操作空间。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关联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晖  
家族企业中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是否更为严重?文章以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量化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非家族企业而言,家族企业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更为严重,而股权制衡对抑制大股东侵占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通过构建有效的股东合谋指数,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多个大股东存在的合谋动机,并进一步选取2003年至2012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股东合谋对家族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股东合谋能够导致家族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现象;而且,与投资不足相比,股东合谋更容易引起家族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与以往文献仅关注管理层或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不同,本文将"股东与股东"的代理问题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考察大股东的所有权安排及其配置"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从而为解释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股东合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