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7)
2023(17486)
2022(15230)
2021(14125)
2020(12159)
2019(27938)
2018(27234)
2017(52871)
2016(28688)
2015(32136)
2014(31739)
2013(31168)
2012(28370)
2011(25302)
2010(25031)
2009(22899)
2008(22557)
2007(19459)
2006(16859)
2005(14466)
作者
(83982)
(69741)
(69318)
(65797)
(44424)
(33600)
(31579)
(27468)
(26611)
(24801)
(23789)
(23439)
(22180)
(21908)
(21646)
(21605)
(21167)
(20848)
(20129)
(20079)
(17385)
(17070)
(16871)
(15877)
(15529)
(15482)
(15465)
(15393)
(13972)
(13961)
学科
(108374)
经济(108254)
管理(85488)
(83221)
(71967)
企业(71967)
方法(56589)
数学(49979)
数学方法(49251)
(32939)
(26787)
中国(25672)
(25446)
业经(24136)
(23908)
财务(23830)
财务管理(23787)
(23622)
(23412)
银行(23264)
企业财务(22691)
(21784)
(19519)
贸易(19504)
地方(19024)
(18864)
理论(18368)
(18257)
金融(18255)
农业(18204)
机构
大学(402839)
学院(400080)
管理(159805)
(154028)
经济(150799)
理学(139832)
理学院(138304)
管理学(135446)
管理学院(134738)
研究(129278)
中国(100591)
(84893)
科学(83126)
(72099)
(71771)
业大(65259)
(65241)
中心(60133)
研究所(59923)
财经(58785)
农业(57512)
(56659)
(53744)
北京(52749)
(50169)
师范(49495)
(46685)
(46597)
经济学(46216)
财经大学(44414)
基金
项目(283151)
科学(221840)
基金(206847)
研究(197679)
(183135)
国家(181657)
科学基金(156002)
社会(123936)
社会科(117614)
社会科学(117583)
(110613)
基金项目(110149)
自然(106310)
自然科(103936)
自然科学(103907)
自然科学基金(102032)
(94081)
教育(92363)
资助(86415)
编号(78974)
重点(63691)
成果(62027)
(61814)
(59087)
(58234)
科研(55605)
创新(55124)
计划(53686)
课题(53679)
大学(52796)
期刊
(155303)
经济(155303)
研究(112072)
学报(71287)
中国(69255)
(63130)
科学(61752)
管理(57231)
(57029)
大学(53500)
学学(50834)
(43395)
金融(43395)
农业(42319)
教育(39627)
技术(33514)
财经(28317)
业经(25601)
经济研究(25576)
(24038)
(22625)
(20234)
问题(20094)
科技(19805)
业大(19134)
理论(19075)
统计(18714)
技术经济(18658)
图书(18464)
财会(17661)
共检索到567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颖  
当市场传闻愈演愈烈时,上市公司通过公告进行澄清是应对市场传闻时采用证实和驳斥策略的主要手段。作为临时公告,其重要目的就是期望减少传闻的负面影响。由于近年证券市场中银行板块所占比重以及影响倍受关注,加之其金融风险传导性强以及银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其应对市场传闻的处理、澄清传闻的实际效果如何及其影响因素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金融危机爆发时最有代表性事件——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市场对其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猜测及传闻蔓延为研究背景,选取此时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公告为研究样本,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利用事件研究法并构建回归模型进行研究检验。研究发现,上市银行澄清公告市场效果具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颖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或是外部经济环境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市场传闻愈演愈烈的时候,证券市场中澄清公告的实际效果如何、市场反应怎样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以金融危机爆发时最有代表性的特定事件——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时,市场对其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猜测及传闻蔓延为研究背景,特选取此时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公告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进行研究检验。研究发现,澄清公告市场效果具有显著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澄清方式,强势解释的效果较好,特别是在短期内。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有效应对传闻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邹静  袁祖应  童中文  
运用内容分析法收集2006年—2014年上市银行的市场传闻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市场传闻及澄清公告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市场传闻发生前5天至澄清公告发布后2天,银行系统性风险呈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传闻的来源与停牌策略会显著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正面传闻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大,传闻日当天采取停牌策略有利于减小银行系统性风险。而不管是权威媒体发布的还是非权威媒体发布的传闻,澄清公告详细与否都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检验了心理学理论在金融市场中的有效性,拓展了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范畴,同时为上市银行应对市场传闻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宁  刘春林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从上市公司传闻响应的角度对澄清公告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企业"回应方式"和"停牌策略"的作用。研究发现:两因素将对澄清公告的市场反应产生影响,但两者在不同性质传闻样本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回应方式会显著影响负面传闻澄清公告的市场反应,而对于正面传闻,回应方式的影响并不明显。停牌策略将降低正面传闻澄清后的市场反应程度,但却增加负面传闻澄清后的市场反应程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卉  
本文基于2004-2020年针对负面传闻的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澄清的详细性、技术性和合规性,提升了澄清公告信息质量,改善了公司的澄清信息披露行为。此发现在控制传闻类型,采取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模型或工具变量法之后仍然稳健。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即市场股价下行压力较大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时,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关注等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改善作用的发挥;股权质押改善澄清信息披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澄清公告的信息质量对其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并且,股权质押背景下澄清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说明,为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澄清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林雁  唐雪松  彭情  
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传闻澄清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搜集了2010年至2013年样本公司发布的传闻澄清公告,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传闻澄清公告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影响否定式澄清公告的效果,具有"股价回复效应",即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否定式澄清公告对股价的回复作用越显著;考虑澄清公告披露是否积极后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否定式澄清公告的效果还具有"补充效应",表现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披露不积极的否定式公告对股价的回复作用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公司会显著地倾向于积极披露否定式公告,迅速澄清假消息;而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对肯定式公告与否定式公告都会积极公布;另外,信息披露质量的股价回复效应在对负面传闻和财务类传闻的澄清中更为显著。本文从澄清公告效果的角度重新论证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提升市场效率的重要作用,拓展了相关研究,也为规范上市公司传闻澄清措施提供了现实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方明  陈中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宁  郝鹏  
以商业银行跨业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为前提,利用模拟方式研究了我国银行控股公司成立后可能出现的收益与风险,文章分析了我国银行控股公司系统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商业银行跨业经营成立控股公司后,系统的市场风险有所提高,并且当商业银行跨业经营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权重增加时,控股公司的系统风险也随之提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金融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变革,推动了金融创新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分业经营制度逐渐式微,混业经营全面复兴,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日益成为全球混业经营的主流模式。加入WTO以来,在世界经济洪流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体系和运营模式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的核心一环,在维护国家经
关键词: 控股公司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海军  庞东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重要的金融制度创新成果,已被大多数国际商业银行采取作为股权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施跨金融市场综合化经营的最佳股权组织模式。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可采取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争取综合化经营试点行资格,组建银行控股公司;第二步,随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进程的深入、监管政策的放松,商业银行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时机逐步成熟,适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同时,还需从风险管理、资本配置、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夯实综合化经营的基础平台,保障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顺利推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青春  周静婷  
以2012年3月1日—2015年2月28日期间中国A股2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不同性质的市场传闻、不同态度的澄清公告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熊牛市对比,研究了不同市场态势下的市场传闻与澄清公告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传闻使股票价格产生显著的异常波动,且利好传闻导致的正向股价异动在传闻确认前就已经显著发生,但澄清公告的作用并不显著;牛、熊市阶段市场对利好传闻都反应过度,但利好传闻的澄清效果在熊市比在牛市时更显著;利空传闻及其澄清公告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牛市要比熊市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证券监管机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供依据,也有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传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戴志锋  
2020年在新冠病毒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在3月以来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回顾2008年,雷曼倒闭导致美国股市新一轮下跌。本轮冲击下,美国是否会有大型金融机构陷入危机,是判断后续美国资本市场风险的前提。本文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型银行的风险敞口、抵御风险能力两个维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周继燕  
本文采用2006—2013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对综合经营与银行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有积极影响,同时金融控股公司与银行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应是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卜华  王先贺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经营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资产证券化在其破产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对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总结了其中的教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凯  
现金股利作为经营者回报股东的一种形式,对企业的经营和股东的利益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总共有16家,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相关同类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现金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计量分析,并根据财务知识对结果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