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3)
2023(12010)
2022(10408)
2021(9875)
2020(8336)
2019(19348)
2018(19027)
2017(37626)
2016(20114)
2015(22590)
2014(22410)
2013(22189)
2012(20191)
2011(17963)
2010(18009)
2009(17106)
2008(15797)
2007(13776)
2006(12094)
2005(10747)
作者
(55994)
(46066)
(45671)
(43392)
(29403)
(22049)
(21042)
(18066)
(17662)
(16486)
(15936)
(15363)
(14451)
(14439)
(14226)
(14078)
(13704)
(13668)
(13169)
(13156)
(11228)
(11212)
(11178)
(10451)
(10342)
(10242)
(10183)
(10090)
(9161)
(8932)
学科
(74971)
经济(74880)
(64716)
管理(61666)
(55308)
企业(55308)
方法(37565)
数学(32714)
数学方法(32402)
(28057)
金融(28056)
(26916)
银行(26884)
中国(26592)
(26132)
(25819)
(20009)
财务(19948)
财务管理(19917)
(19270)
企业财务(19120)
(18549)
业经(17880)
地方(16339)
(14745)
理论(14061)
(13065)
贸易(13051)
农业(12787)
(12708)
机构
大学(276684)
学院(274845)
管理(114951)
(108638)
经济(106154)
理学(99346)
理学院(98374)
管理学(96869)
管理学院(96388)
研究(85003)
中国(74031)
(58002)
(54268)
科学(51031)
财经(43728)
中心(41445)
(41240)
(39787)
(39051)
业大(38736)
(38146)
研究所(37404)
北京(36912)
财经大学(33075)
(32990)
师范(32696)
(32531)
经济学(32418)
商学(30901)
(30823)
基金
项目(188269)
科学(148021)
研究(138857)
基金(137748)
(118009)
国家(117012)
科学基金(102150)
社会(87047)
社会科(82572)
社会科学(82551)
基金项目(74132)
(72748)
自然(67165)
自然科(65613)
自然科学(65597)
自然科学基金(64428)
教育(62979)
(60878)
资助(57439)
编号(57178)
成果(46037)
(41684)
重点(41175)
(39460)
(38675)
课题(37881)
创新(36720)
项目编号(36426)
教育部(36357)
科研(36290)
期刊
(112992)
经济(112992)
研究(83445)
中国(49080)
(43230)
金融(43230)
(42453)
管理(41002)
学报(40100)
科学(37019)
(34773)
大学(30842)
学学(29188)
教育(25816)
农业(23553)
技术(21999)
财经(21174)
业经(17719)
(17660)
经济研究(17633)
理论(15995)
实践(14899)
(14899)
问题(14032)
图书(13536)
财会(13231)
技术经济(12779)
现代(12702)
科技(12408)
(11779)
共检索到401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焕蕊  
当前,部分资产负债率偏高的上市公司偏好利用SPV融资工具实现融资。在会计处理上,一方面,通过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分类和合并财务报表实务操作中的职业判断,将偿付义务"上移"到母公司;另一方面,通过合营或规避控制SPV方式将融资隐匿在资产负债表外,实现"调节资产负债率"以达到报表中去杠杆的效果。运用SPV融资工具在实现融资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隐性债务和财务风险,因此,上市公司既要做好金融融资工具为实体经济服务,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超  
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上市公司通常利用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或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SPV融资工具进行融资。通过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分类和合并财务报表实务操作中的职业判断,将偿付义务"上移"到母公司,或通过合营SPV将融资隐匿在资产负债表之外,达到"调节资产负债率"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SPV融资工具的结构逻辑,结合上市公司运用SPV融资工具的实证分析,寻找上市公司运用SPV融资工具的原因。再通过分析SPV融资工具运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提出SPV融资工具风险防范方法,并提出会计处理建议,提升信息披露要求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静杰  杨刚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和优先股融资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杠杆融资的市场作用、实践意义和操作方法 ,提出了公司进行金融工具创新的意义和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瑞  
借助财务杠杆实现融资并购的杠杆收购模式,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受到诸多中小企业的热捧,而债务融资作为杠杆收购实施的关键,发挥着资金保障作用,股权质押作为债务融资方式之一,因具有融资快、成本低的优势,引起了收购方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进行杠杆收购,但这种方式极易导致风险叠加,若缺乏合理有效控制则将会导致杠杆收购成果付诸东流。因此,文章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分析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新龙  王宗军  
对19922015年的零杠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零杠杆公司并不是某些行业的特定现象,刚上市的公司则更倾向于采用零杠杆方式经营;采用零杠杆政策的公司规模更小、增长机会更大、有形资产所占的比重更低;大多数零杠杆公司融资是受限制的,而不能获得负债融资;一部分融资不受限制的公司故意采用零杠杆策略,与融资受限制的零杠杆公司相比,这些公司盈利能力强、股利支付率高、上市时间更长、规模更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显异  李洋  
本文以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经济杠杆层面对杠杆风险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之间存在逆向搭配机制,并共同对联合风险产生重大影响,各类风险与企业绩效之间均呈现显著的三次函数关系,但表现为不同的单调区间及关联程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风险水平与企业绩效都位于正相关的区间内,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联合风险则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杠杆效应,微观经济杠杆会导致企业绩效出现较高的波动性。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黄凌灵  侯增杰  纪磊磊  
文章以2004-2008年我国88家上市公司并购交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并购融资规模、控股方式、并购频繁程度、支付方式以及并购企业性质对并购前后一年中主并购企业资本结构及短期偿债能力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融资规模、控股方式和并购频繁程度同主并购公司的资本结构变化显著正相关;并购融资规模和控股方式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显著负相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攀  王艺霖  霍源源  
良好的金融治理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的重要保障。在测算了"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的中国金融治理水平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其对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金融治理水平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融资效率,这一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达到54.20%。当金融治理水平和股票市场活跃度超过门槛值后,加杠杆对融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大幅减弱,将金融结构、融资结构作为替代指标的稳健性检验佐证了这一发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相比,改善金融治理更能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提高小型企业融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超鹏  吴世农  程静雅  王璐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机构对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发现:风险投资的加入不仅可以抑制公司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有息债务融资和外部权益融资,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现金流短缺所导致的投资不足问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均可起到抑制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的作用,但只有高持股比例、高声誉、联合投资或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才能够显著地改善外部融资环境,缓解现金短缺公司的投资不足问题。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企业上市后仍然可以利用风险投资机构的监督职能、声誉资源和融资关系网络来解决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企业投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和理性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鸿志  何小锋  
本文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筱萍  赵云珊  潘煜双  
债务融资风险的存在会给上市公司带来极大的安全经营隐患,对上市公司负债融资风险的分析有助于筹资者规避风险。文章将多元回归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以山西省上市公司为例,对其负债融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聚类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内部治理要素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效应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作为内部治理变量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和管理层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其中控制人性质、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二职分离、高管持股比例的制约作用比较显著。研究还发现,上述内部治理要素具有协同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卢斌  贲小强  
本文以2004~2011年间中小企业板块的公司为样本,检验了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于上市公司的债权和权益融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无论上市公司是否具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管理层都倾向于选择融资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俊  
本文随机抽取广西上市公司2005~2014年的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回归分析对其融资结构效率与风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融资规模不足,权益融资比例较低,债务融资比例较高,权益债务结构效率低;中长期债务融资比例过低,短期债务融资比例过高,债务期限结构效率较低,财务风险逐年增加。最后,针对该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爱良  张丹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国内资本市场,我国上市公司必须通过加强融资风险的防范来获得融资的竞争优势。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现状以及成因,提出了通过提高融资效率、优化资本结构、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措施来降低和防范公司的融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