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8)
- 2023(12020)
- 2022(10339)
- 2021(9637)
- 2020(8574)
- 2019(19961)
- 2018(19528)
- 2017(38709)
- 2016(20621)
- 2015(23525)
- 2014(23576)
- 2013(23392)
- 2012(21221)
- 2011(18806)
- 2010(18851)
- 2009(17471)
- 2008(17453)
- 2007(15370)
- 2006(12849)
- 2005(11256)
- 学科
- 济(90483)
- 经济(90398)
- 业(68667)
- 管理(68045)
- 企(59465)
- 企业(59465)
- 方法(49954)
- 数学(44947)
- 数学方法(44503)
- 财(29446)
- 农(21996)
- 务(21417)
- 财务(21366)
- 财务管理(21322)
- 企业财务(20414)
- 中国(19075)
- 业经(18177)
- 制(16759)
- 贸(16128)
- 贸易(16124)
- 易(15652)
- 地方(14697)
- 学(14675)
- 农业(14640)
- 技术(13664)
- 银(12973)
- 银行(12946)
- 和(12869)
- 融(12798)
- 金融(12795)
- 机构
- 大学(299421)
- 学院(297986)
- 济(126657)
- 管理(124675)
- 经济(124318)
- 理学(109233)
- 理学院(108224)
- 管理学(106619)
- 管理学院(106054)
- 研究(87901)
- 中国(68504)
- 财(59811)
- 京(59702)
- 科学(51260)
- 财经(48827)
- 经(44499)
- 农(44357)
- 中心(43085)
- 业大(42561)
- 江(42467)
- 所(42211)
- 经济学(39192)
- 研究所(38171)
- 财经大学(36660)
- 北京(36492)
- 经济学院(35795)
- 农业(35031)
- 范(34762)
- 师范(34403)
- 商学(34085)
- 基金
- 项目(202422)
- 科学(161861)
- 基金(151334)
- 研究(146316)
- 家(130016)
- 国家(128986)
- 科学基金(113736)
- 社会(95396)
- 社会科(90767)
- 社会科学(90739)
- 基金项目(80826)
- 省(78187)
- 自然(74938)
- 自然科(73307)
- 自然科学(73288)
- 自然科学基金(72030)
- 教育(68902)
- 划(65703)
- 资助(62625)
- 编号(58516)
- 部(46717)
- 成果(46156)
- 重点(44828)
- 创(42738)
- 发(41325)
- 教育部(41113)
- 人文(40188)
- 科研(39938)
- 创新(39876)
- 国家社会(39674)
共检索到415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玲 姜一川
本文采用Richardson预期投资模型计算公司的投资效率,检验了投资不足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MBO后公司业绩确实存在着下滑,并且公司的股利分派率显著提高,投资不足的公司数目显著上升,MBO前投资过度影响公司效率,但在MBO后转变为投资不足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证明个人融资进行MBO,使得管理层具有较高的现金分红冲动,其超额分派股利的动机导致了公司投资不足,进而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军波 吴应宇 余敏
文章选取国内2002年进行MBO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并对于样本公司实施MBO的四年内的绩效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分析结果并未证实理论假设,上市公司实行MBO后绩效并未实现明显改善。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财务指标 绩效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卫国 纪杰 葛春辉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997至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收购当年经营绩效提高不太明显;而收购后一年增幅则高达7 3509%,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是一种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雪飞 陈纪南
MBO是当今中国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在中国上市公司MBO中选取了 7家典型性样本公司 ,并从转让方式、定价、资金来源、业绩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同时结合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对比探讨 ,指出中国的MBO与国外盛行的MBO有着本质区别 ,因相应配套环境与措施的不健全 ,上市公司应慎行MBO ,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MBO。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坚强 陈宜家
本文以1998-2000年期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29间国有企业为样本通过比较上市前三年到上市后三年盈利、产出、财务杠杆和员工工作效率四个方面的指标来评价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后盈利、产出和员工工作效率都得到提高,但是财务杠杆水平下降。(2)上市地点、行业管制、国有股比例和境外股有无都对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较全面的评价了国有上市企业的业绩变化和国有股比例的影响因子,因而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经营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庆美 赵黎明 李鑫
以1997-2004年间16家MBO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16个综合反映企业绩效的财务指标,利用各公司在MBO前3年至后3年(t-3年至t+3年)共计7年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MBO前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MBO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实证基础。实证结果表明:虽然MBO曾在短期内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MBO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由此可见,MBO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能否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曜 梁健斌
本文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四个效应假设:(1)金字塔型股权结构下管理层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效应;(2)上市公司增加现金股利分配效应;(3)管理层的挖壕自守效应;(4)管理层的掘隧输送利益效应。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实证数据检验,本文肯定了两权分离效应、挖壕自守效应、掘隧输送利益效应的存在,否定了增加现金股利分配效应的存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元 胡君霞
国外学者通过对管理层收购(MBO)的研究表明,MBO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以及改善组织绩效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经济学模型,抽取13家国内上市公司,对他们最近六年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实施了MBO的样本上市公司中大部分在最近三年内绩效有提升表现,且总体绩效水平在最近三年显著提升。因此我们认为MBO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有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目前上市公司中发生的管理层收购 ,是一种基于融资方式的“杠杆收购” ,在与此相适应的融资渠道和手段没有形成以前 ,管理层融资方式单一、还款期限短 ,面临的短期偿债压力很大。管理层基于还债压力下的经营行为 ,除多分红和少积累外 ,极可能通过股权运作甚至股票炒作来解决还款资金问题 ,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在目前条件下 ,管理层收购 ,应限于股权相对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和收购资金少的个别上市公司。
关键词:
融资 管理层收购 经营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胡华夏 鲁顺
经济增加值是由企业调整后的营业利润(NOPAT)扣除企业的资本成本后计算所得,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指对企业财务报表上的会计利润予以调整后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利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智丰 余自武
以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105家信息服务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将网站投资者关系评价指标划分为常规信息、交易信息中国证监会强制披漏信息、交易信息、沟通有效性、沟通便利性、沟通反馈效果等六个维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常规信息、中国证监会强制披漏信息两个维度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其余四个维度显著相关,投资者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研究假设部分得到证实。结论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内在的理论解释。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大伟 蔡锐 徐鸣雷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这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7.50%的范围内,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7.50%~33.35%之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33.35%的情况下,持股比例的增加又会刺激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公司经营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 李佳颖 李孟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别采用应计盈余操控、真实盈余操控两种盈余管理指标,针对盈余管理与公司外部融资需求和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外部融资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对存在外部融资需求的公司而言,外部融资需求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进一步研究盈余管理与外部融资需求的交互作用对投资不足的影响,发现盈余管理对外部融资需求导致的投资不足具有缓解作用。即对于存在外部融资需求且投资不足的公司,盈余管理可以降低外部融资需求与投资不足之间的敏感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凡林 张瑜
文章以2012—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为样本,研究其信息化投资、IT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不考虑公司IT治理水平因素影响时,信息化投资强度与公司绩效水平间无明显相关关系;IT治理水平的高低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IT治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改善;在IT治理良好的情况下,信息化投资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说明IT治理能够起到乘数叠加的绩效提升效果。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一个公司如果投入大量的信息化资产,须在IT有效治理的条件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关键词:
信息化投资 IT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凡林 张瑜
文章以2012—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为样本,研究其信息化投资、IT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不考虑公司IT治理水平因素影响时,信息化投资强度与公司绩效水平间无明显相关关系;IT治理水平的高低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IT治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改善;在IT治理良好的情况下,信息化投资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说明IT治理能够起到乘数叠加的绩效提升效果。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一个公司如果投入大量的信息化资产,须在IT有效治理的条件才能得到相应
关键词:
信息化投资 IT治理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