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
- 2023(337)
- 2022(310)
- 2021(325)
- 2020(276)
- 2019(764)
- 2018(711)
- 2017(1669)
- 2016(911)
- 2015(1188)
- 2014(1148)
- 2013(1166)
- 2012(960)
- 2011(806)
- 2010(844)
- 2009(780)
- 2008(851)
- 2007(754)
- 2006(614)
- 2005(581)
- 学科
- 企(7336)
- 企业(7336)
- 业(7094)
- 管理(6226)
- 财(4304)
- 务(4206)
- 财务(4206)
- 财务管理(4201)
- 企业财务(4100)
- 济(4097)
- 经济(4088)
- 方法(3208)
- 数学(2944)
- 数学方法(2941)
- 公司(2193)
- 制(1306)
- 体(1119)
- 体制(1104)
- 业经(848)
- 经营(836)
- 技术(834)
- 组织(797)
- 技术管理(720)
- 划(711)
- 国公(711)
- 跨(711)
- 跨国(711)
- 跨国公司(711)
- 策(687)
- 决策(662)
- 机构
- 大学(13293)
- 学院(13228)
- 管理(6637)
- 理学(5961)
- 理学院(5943)
- 管理学(5917)
- 管理学院(5900)
- 济(5531)
- 经济(5453)
- 财(3723)
- 财经(2988)
- 经(2746)
- 中国(2656)
- 商学(2406)
- 商学院(2403)
- 财经大学(2346)
- 研究(2328)
- 京(2306)
- 会计(2015)
- 融(1766)
- 公司(1703)
- 金融(1682)
- 工商(1628)
- 经济管理(1611)
- 会计学(1570)
- 江(1564)
- 会计学院(1518)
- 北京(1478)
- 经济学(1477)
- 学会(1415)
共检索到17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少甫 刘馨子
本文详细解析上市公司+P2P模式,并用理论结合实证研究该模式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建立超效率CCR-DEA模型对上市公司熊猫金控进入网贷行业前后的供应链效率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设立网贷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之后,供应链效率提高,且效率排名上升,并分析了该模式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未来发展情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成国 熊侣珊
优化网贷平台P2P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P2P网贷的"鲶鱼"和"酵母"效应对于优化我国金融生态格局、激发金融创新潜能、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网贷平台P2P公司在金融生态环境下的治理现状与问题;其次构建基于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两个层次的网贷平台P2P公司治理的金融生态系统;然后建立基于"战略—组织—知识"分析视角的网贷平台P2P公司治理的内外协同机制;最后提出今后网贷平台P2P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并分析其现实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明科 张然 梁雪春
本文对英国Zopa P2P平台、美国知名P2P网贷平台Lending club、prosper.com及国内三大P2P平台拍拍贷、安心贷、红岭创投进行网贷过程及特点的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对我国P2P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P2P 国内外公司 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鹏程 邹震田
近期以平安集团为代表的国内若干大型金融机构介入P2P借贷行业,以软银为代表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也纷纷投资于该行业。无论是大型金融机构支持还是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P2P借贷平台,都采用线上结合线下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是P2P借贷公司倒闭潮中纯线上或纯线下模式的演进,代表着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线上结合线下的P2P借贷模式进行分析,对代表性平台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拥有银行牌照的大型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商业银行介入该行业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P2P 人人贷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建刚 田静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P2P发展历程,将lending Club和我国P2P网贷平台进行对比,指出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借贷 监管 风险控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建刚 田静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P2P发展历程,将lending Club和我国P2P网贷平台进行对比,指出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借贷 监管 风险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辉 李逸翔
关注上市公司转型供应链金融的动因,对把握我国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向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公开数据,采用LASSO-LOGIT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转型供应链金融的动因。研究发现,与实际经营密切相关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速动比率等因素对上市公司的转型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辉 李逸翔
关注上市公司转型供应链金融的动因,对把握我国未来实体经济的发展动向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我国A股市场的公开数据,采用LASSO-LOGIT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转型供应链金融的动因。研究发现,与实际经营密切相关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速动比率等因素对上市公司的转型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雄元 张鹏
信息保密通过影响信息的公开程度对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信息保密制度作为资本市场会计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护交易双方利益和促进资本市场效率,但也会因其内在的缺陷性而导致资本市场效率的缺损,因此如何完善信息保密制度并有效协调其与信息披露的关系是资本市场尤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全面探讨信息保密的本质、动机、内容、经济后果以及监管策略等,以便投资者能更好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信息保密制度提供建议。同时我们认为,建立信息保密的公示制度并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是规范上市公司信息保密行为必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保密 信息保密制度 信息披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焰 刘颖
公司购并模式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具有内在联系。我国上市公司购并从初始便以混合购并为主要形式,不仅购并后绩效不佳,也与企业、产业发展的规律相背离。本文综合竞争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理论,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购并战略选择模型,以销售额增长率代表企业外部市场能力,以创值率代表企业内部核心能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企业在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不同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购并模式的选择,并对模型中的两个参数提出定量化计量思路。
关键词:
产业 上市公司 购并 竞争优势 核心能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晓燕 张龙平 李晓红
美国执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已有五年时间,并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采用整合审计的方式。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要求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可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我国是否需要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如何进行整合?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整合审计业务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净植
<正>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上市公司的估值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和对潜在投资价值的认可。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国有上市公司)在国计民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是宏观经济大盘的“定海神针”。推动国有上市公司建立良好正面的市场形象,促进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对于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方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上市前后代理成本改变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后代理成本显著上升;行业竞争性、上市年份、企业控制权类型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后代理成本的改变影响显著,国有股、法人股、机构持股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后代理成本的变化负相关。说明上市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上升,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所有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上市带来的外部市场约束及信息披露机制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所有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济建 苗晴
市值管理产生于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逐步实现股份全流通的背景下,是西方价值管理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延伸。本文借助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分析工具探讨了影响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创造的四个关键驱动要素——财务性价值驱动要素、公司治理价值驱动要素、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驱动要素、投资者关系管理价值驱动要素;在此基础上,从市值管理三大环节——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实现出发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框架;最后,提出了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有章 肖腊珍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分配现金股利的数量以及支付水平普遍较低,使得以分红收益和资本利得所构成的投资收益结构长期处于非理性的失衡状态,导致整个市场投机盛行。本文通过对现金分红的意义和动因的阐述,提出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来促使上市公司提高现金分红的比率和水平。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现金分红 股息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