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1)
2023(3875)
2022(3275)
2021(3021)
2020(2673)
2019(6290)
2018(5989)
2017(11789)
2016(6431)
2015(7239)
2014(6944)
2013(7041)
2012(6602)
2011(5836)
2010(5839)
2009(5468)
2008(5438)
2007(5003)
2006(4537)
2005(4238)
作者
(20319)
(16902)
(16778)
(15881)
(10935)
(8199)
(7774)
(6501)
(6479)
(6048)
(5880)
(5789)
(5676)
(5500)
(5454)
(5332)
(5167)
(5111)
(5077)
(4990)
(4375)
(4338)
(4091)
(4022)
(4005)
(3803)
(3739)
(3722)
(3541)
(3520)
学科
(25405)
管理(24693)
(24115)
企业(24115)
(24005)
经济(23958)
(13648)
方法(13482)
数学(11869)
数学方法(11771)
(11276)
财务(11273)
财务管理(11251)
企业财务(10939)
(8615)
(6563)
体制(6011)
(5996)
银行(5972)
(5645)
(5498)
金融(5498)
(5466)
业经(5408)
中国(5292)
公司(5183)
(4282)
技术(3679)
人事(3631)
人事管理(3631)
机构
大学(93617)
学院(91201)
(35345)
经济(34609)
管理(34396)
研究(32113)
理学(29506)
理学院(29201)
管理学(28665)
管理学院(28524)
中国(26625)
科学(20554)
(20178)
(20150)
(18686)
(17518)
财经(15822)
研究所(15741)
农业(15191)
业大(15080)
中心(14704)
(14631)
(13925)
北京(12798)
财经大学(12236)
(11849)
商学(10911)
商学院(10848)
(10807)
(10772)
基金
项目(60612)
科学(46915)
基金(45466)
(41810)
国家(41506)
研究(38442)
科学基金(34948)
自然(25393)
自然科(24843)
自然科学(24831)
社会(24458)
自然科学基金(24414)
基金项目(23914)
社会科(23241)
社会科学(23234)
(22550)
(20128)
资助(20096)
教育(18128)
(14042)
重点(14036)
编号(13688)
计划(12763)
科研(12634)
(12478)
(11910)
教育部(11753)
创新(11731)
成果(11599)
(11525)
期刊
(36379)
经济(36379)
研究(25975)
学报(20238)
(18733)
中国(18236)
科学(15961)
(15805)
大学(14852)
管理(14506)
学学(14189)
(11841)
金融(11841)
农业(10696)
财经(8556)
(7155)
(6456)
经济研究(6428)
财会(6273)
会计(6260)
技术(5954)
教育(5834)
业大(5392)
(5020)
业经(4724)
农业大学(4628)
问题(4347)
国际(4346)
理论(4250)
统计(4122)
共检索到140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廷求  张光利  
高管是企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替换事件会给公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高管"扎堆"辞职现象为背景,分析了创业板市场高管辞职的动机、公司特征以及辞职事件的市场效应。我们发现在股价高估严重、绩效差的公司中,高管辞职概率大;在家族企业和"包装"费用高的企业中,更容易出现高管"扎堆"辞职的现象;创业板市场对高管辞职的反应显著为负,在持股高管辞职事件中表现更加突出。文章还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高管辞职的"信息效应"和"真实效应"不显著,但高管辞职事件带来了显著的"套现效应"。通过构建高管辞职套现动机指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而且掌握公司信息的强弱影响了高管辞职套现的动机。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邬国梅  
文章针对我国众多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现实情况,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原因、影响,并提出了了几点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会起  胡建平  
最近一年多来,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事件不断出现。这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在于股票市场的低效和相关政策法规存在漏洞,更根本的是在于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不完善。要防范此类行为,首先必须要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的约束性,此外还需健全法制法规和培养成熟的股票市场。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丁鑫  
高管持股作为一种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通过difference-in-difference和OLS统计分析方法对高管持股的激励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统计上具有显著性,经济上不具有显著性。指出高管持股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激励效果不明显,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增加股东财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叶小杰  
本文以独立董事辞职公告为切入点,实证检验市场化程度、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如果独立董事的任职时间早于现任董事长,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较差;独立董事的任期越短,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独立董事独立性与辞职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这表明,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与市场化程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替代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维安  孙林  
高管薪酬问题并不在于"薪酬数额之高",而在于薪酬与公司业绩是否紧密关联。基于2009~2012年A股中存在高管薪酬与业绩脱钩现象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管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有正向影响,即相对报酬低的公司高管薪酬-业绩脱钩程度较高;公司中高管权力越大,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的正向影响越大,即高管相对报酬低与更高的薪酬-业绩脱钩程度间的关联关系,更可能出现在高管权力较大的公司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震宇  杨之曙  白重恩  
本文考察了1999~2003年度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变更的情况,分析说明公司绩效、股权结构等诸多因素对高管层变更的影响。结果显示,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层职位的升迁或降职与公司业绩正向相关,不同属性的公司其评价总经理的业绩或能力指标也有所差异,而且决策者对高层人员业绩的要求也会因为公司历史业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淑英  
以2011-2014年304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TobiT分析模型,实证检验高管特征和政治关联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比例、高管是否持股与研发投入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即高管持股、持股比例越大,研发投入越多,说明对高管进行长期激励有利于增加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短期报酬激励与研发投入没有显著地相关关系;高管学历、高管人数均对研发投资有正向影响。另外政治关联对研发投资也没有显著地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陈晖丽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感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资源"背景后,代理问题较大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与代理问题较小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治理监督"的作用。而同时,具有"政治关系"资源和"非政治关系"资源的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说明了独立董事发挥了"资源支持"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最需要的是具有地方政治关系和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独立董事。本文结论能为证监会的监管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陈晖丽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感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资源"背景后,代理问题较大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与代理问题较小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治理监督"的作用。而同时,具有"政治关系"资源和"非政治关系"资源的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说明了独立董事发挥了"资源支持"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最需要的是具有地方政治关系和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独立董事。本文结论能为证监会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建平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事件不断出现,这在目前是合法的;对高管来说,也是经济理性的。这类现象的发生,表面上是由于法规上的漏洞,根因在于股票市场效率低、定价功能失调。要防范此类行为,除在法规上弥补漏洞外,必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自去年10月30日创业板推出以来,高管辞职就成了创业板一道黑色的风景,平均每个月辞职的创业板高管超过5人。高管辞职的目的何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套现股票。因为从今年10月30日起,高管们的持股将陆续进入解禁状态,巨大的利益诱惑正等待着这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凌士显  凌鸿程  郭建强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D&O保险)是一个市场化的外部治理机制。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2003—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D&O保险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D&O保险显著提升了关联交易总水平、关联销售金额和关联购买金额;根据控股产权性质分组研究发现,D&O保险对非国有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正向影响,比对国有控股公司更加显著;D&O保险、关联交易均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且关联交易发挥中介效应。研究表明,D&O保险通过监督效应提升关联交易,并促使其对公司价值发挥支持效应。研究加深了对D&O保险治理职能的理解,更新了对关联交易经济后果的惯性认知,对促进公司治理治理机制建设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凌士显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04~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从是否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时间长度及保险金额等三个维度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且引入时间越长、保险金额越高,会计稳健性也越高;同时,根据控股产权性质分组研究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上述结论通过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PSM倾向得分样本匹配法进行内生性处理后和以Basu模型度量的会计稳健性回归之后,依然成立。这一结论对借助市场化机制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见丽  陈宁  
我国创业板自推出以来,上市公司IPO估值泡沫严重泛滥,高管"扎堆"辞职套现,已招致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而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研究显示,IPO估值泡沫越大,则上市公司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可能性越大,高管辞职套现的人数越多,首次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时间也越短。研究结果表明,IPO估值的严重泡沫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欲望,进而加剧了创业板市场的高管辞职套现风潮。因此,治理的根源在于变革创业板IPO制度,促使IPO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