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8)
- 2023(4604)
- 2022(4053)
- 2021(3720)
- 2020(3350)
- 2019(7582)
- 2018(7370)
- 2017(14561)
- 2016(8108)
- 2015(9312)
- 2014(9091)
- 2013(9051)
- 2012(8482)
- 2011(7648)
- 2010(7885)
- 2009(7224)
- 2008(6941)
- 2007(6421)
- 2006(5649)
- 2005(5207)
- 学科
- 济(30161)
- 经济(30127)
- 业(28967)
- 管理(26945)
- 企(25647)
- 企业(25647)
- 方法(15402)
- 数学(13540)
- 数学方法(13459)
- 财(13446)
- 务(11238)
- 财务(11232)
- 财务管理(11212)
- 企业财务(10873)
- 制(9455)
- 农(7956)
- 业经(7241)
- 中国(7184)
- 银(6972)
- 银行(6943)
- 体(6901)
- 行(6599)
- 学(6202)
- 融(6134)
- 金融(6133)
- 体制(5976)
- 贸(5838)
- 贸易(5834)
- 易(5671)
- 农业(5454)
- 机构
- 学院(114899)
- 大学(114826)
- 济(45922)
- 经济(44979)
- 管理(43826)
- 研究(41526)
- 理学(37678)
- 理学院(37197)
- 管理学(36639)
- 管理学院(36422)
- 中国(33445)
- 科学(25905)
- 京(24950)
- 农(23182)
- 财(22866)
- 所(22830)
- 研究所(20764)
- 业大(18902)
- 中心(18897)
- 农业(18524)
- 财经(18121)
- 江(17410)
- 经(16634)
- 北京(15930)
- 院(14848)
- 范(14183)
- 师范(13989)
- 财经大学(13736)
- 州(13463)
- 经济学(13027)
- 基金
- 项目(76088)
- 科学(59476)
- 基金(55616)
- 研究(52674)
- 家(49998)
- 国家(49565)
- 科学基金(41834)
- 社会(32562)
- 社会科(30895)
- 社会科学(30886)
- 基金项目(30239)
- 省(29295)
- 自然(28894)
- 自然科(28218)
- 自然科学(28212)
- 自然科学基金(27783)
- 划(25644)
- 教育(24752)
- 资助(22890)
- 编号(20745)
- 重点(17763)
- 部(17556)
- 成果(17243)
- 创(15925)
- 发(15698)
- 科研(15181)
- 计划(15001)
- 创新(14900)
- 教育部(14618)
- 课题(14408)
共检索到174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杰 王果
以1999~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全样本面板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现实状况、变化趋势与决定因素分析表明,中国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薪酬决定基本遵循了市场的决定逻辑,治理机制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垄断性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的薪酬由于行业的行政性垄断性质,使其在决定机制上偏离了市场原则,尽管其利用政治激励等方式使其薪酬水平在绝对意义上相对较低,但这一措施却扭曲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正常作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政府控制特别是中央政府控制,由于其委托-代理链条的延长,使企业高管薪酬比私有产权控制企业相对更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刘绪光 陈靖涵
本文沿着中国企业激励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公司治理趋同这两条主线,基于超越最优契约范式的市场配置视角、经理权力视角以及契约订立过程中的参照点效应,提出了关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三组理论假设。基于502家上市公司2001至2006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高管薪酬水平的上升反映了市场对经理才能日益增长的竞争性需求,但旨在约束经理权力、构架"完备"的公司治理机制并未发挥有效作用。此外,国际同行的薪酬基准对中国公司的高管薪酬决策具有参照点效应,这种薪酬设定过程中存在的参照点效应因薪酬委员会的存在而被放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侯金良
以净资产收益率、高管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和赫德芬指数等为解释变量,利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深、沪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管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和赫德芬指数等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应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以高管期权等为激励手段的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并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恩众 张文彬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4年的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高管薪酬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受公司规模的影响最大,这会激励高管把公司规模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甚至大搞多元化经营,而这些做法未必符合股东及社会的最佳利益。鼓励多元化薪酬模式、改进上市公司对审计机构的选择机制是我们给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绩效与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杰 田秋宇
本文对公司规模、上市年限、所有制性质、公司业绩、成长性能力、独立董事比例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为高管薪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武立东 王建
高管报酬的确定并非单纯的技术设计,而是与财务、公司治理机制密切相关的整体。以2002年~2004年深、沪两市的224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处理方式,实证检验企业绩效、治理机制与高管报酬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与高管报酬正相关,内部股东比例与高管报酬正相关,外部董事比例与高管报酬负相关;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股东比例越大反而带来更高的高管报酬水平,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说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存在大股东对高管层的赎买行为;外部董事的治理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高管层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表明董事会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参与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明华 赵峰 杜雯翠
高管薪酬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如何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高管薪酬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计算2008年1 58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提出基于公司业绩的高管薪酬指数,并分行业、地区和所有制性质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的特点,本文认为对高管薪酬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使用高管薪酬绝对值,而应充分考虑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匹配程度。
关键词:
高管薪酬指数 公司业绩 基准法 四分位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慧 刘孝成 徐枞巍
本文以2005年沪、深两市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管年度报酬与市场指标、风险指标和成长指标的关系。研究后发现:高管年度报酬与市场指标和风险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年度报酬虽与成长指标正相关,但在统计上不显著。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已初步建立了针对高管的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完善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体系,笔者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国萍 潘细香
文章以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长期偿债能力等角度对高管薪酬影响因素提出了假设,运用SPSS16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企业规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与长期偿债能力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与是否发行B股无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因素关系不明。
关键词:
运输行业 高管薪酬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新辉
本文以北京高技术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公司业绩、市值、规模、成长性、股权集中度等指标作为分析变量,构建了公司高管薪酬因果分析模型。通过控制变量共线性后发现:公司规模水平和经营业绩水平对高管薪酬均产生正面直接影响,其中公司规模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他们又通过"股票市值"这一中介变量对高管报酬产生间接影响,公司上市年限对高管报酬水平有间接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高管薪酬水平 路径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珺 蒋颍歌 田彬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备受争议,保监会适时出台"限薪令"以控制金融业公司高管的天价年薪。但由于金融业上市公司具有特殊性,其高管新酬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探析了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显著相关,而公司业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薪酬不相关。进一步对金融业中上市银行进行小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公司高管薪酬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相关性显著,而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高管薪酬 金融业 股权结构 董事会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维安 孙林
高管薪酬问题并不在于"薪酬数额之高",而在于薪酬与公司业绩是否紧密关联。基于2009~2012年A股中存在高管薪酬与业绩脱钩现象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管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有正向影响,即相对报酬低的公司高管薪酬-业绩脱钩程度较高;公司中高管权力越大,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的正向影响越大,即高管相对报酬低与更高的薪酬-业绩脱钩程度间的关联关系,更可能出现在高管权力较大的公司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忠民 翟蓓 武增海
本文利用陕西省上市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提供的企业绩效以及管理人员报酬等相关信息,借鉴现代模型影响与诊断分析技术,对陕西省上市公司高管激励问题进行建模实证分析,提取共同特征,识别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公司治理对策与建议,目的是为陕西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和高级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级管理层 薪酬 影响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瑞 马德芳 祁怀锦
当前上市公司业绩与管理者薪酬之间相关系数偏低,敏感性不强,说明企业的薪酬激励政策并没有给管理层以足够的激励,因此可能存在影响这种关系的第三方因素。文章以2003年~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第三方因素对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高管总薪酬、平均薪酬还是高管持股比例均与上市公司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而这种正向的薪酬—业绩关系,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成长性的提升而减弱,随着企业风险水平和负债水平的提升而增强。而由于市场业绩可能受到更多的非理性因素影响导致其回归结果与会计业绩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上市公司业绩 资本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玉 杨偲
本文根据2011年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医药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医药制造行业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绩效和公司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与公司的负债程度、国有股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市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医药制造业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