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7)
2023(15841)
2022(13840)
2021(12950)
2020(10837)
2019(25022)
2018(24403)
2017(47918)
2016(25574)
2015(28475)
2014(28013)
2013(27205)
2012(24707)
2011(21897)
2010(21528)
2009(19403)
2008(18760)
2007(15991)
2006(13633)
2005(11427)
作者
(69228)
(57633)
(57000)
(54295)
(36699)
(27522)
(25968)
(22634)
(21812)
(20170)
(19659)
(19158)
(17935)
(17821)
(17800)
(17459)
(17129)
(17099)
(16517)
(16439)
(13959)
(13919)
(13722)
(13107)
(12858)
(12737)
(12586)
(12412)
(11441)
(11347)
学科
(100310)
经济(100194)
管理(78841)
(74865)
(64045)
企业(64045)
方法(52408)
数学(46391)
数学方法(45848)
(29837)
(25708)
中国(24257)
业经(22605)
(20500)
财务(20431)
财务管理(20389)
企业财务(19461)
(19037)
(18934)
地方(18445)
(17528)
贸易(17519)
农业(17277)
(16996)
技术(16136)
理论(16047)
(15760)
银行(15722)
环境(15668)
(15628)
机构
大学(352316)
学院(350392)
管理(146278)
(140930)
经济(138113)
理学(128764)
理学院(127508)
管理学(125370)
管理学院(124742)
研究(107473)
中国(80896)
(72179)
(65743)
科学(65096)
财经(54368)
业大(50970)
(50560)
中心(50349)
(50246)
(49895)
(47508)
研究所(46284)
北京(44488)
(44039)
师范(43634)
经济学(43443)
财经大学(41283)
(39946)
经济学院(39677)
农业(39312)
基金
项目(251453)
科学(199957)
基金(185856)
研究(184068)
(160693)
国家(159383)
科学基金(139579)
社会(118300)
社会科(112247)
社会科学(112222)
基金项目(98964)
(96698)
自然(91230)
自然科(89179)
自然科学(89162)
自然科学基金(87570)
教育(85297)
(81317)
资助(76432)
编号(74211)
成果(58513)
(56559)
重点(55448)
(52737)
(51779)
课题(49688)
教育部(49533)
创新(49174)
国家社会(49154)
科研(48478)
期刊
(139980)
经济(139980)
研究(97649)
中国(56347)
学报(52587)
管理(51620)
(50815)
科学(48538)
(44473)
大学(41156)
学学(39005)
教育(34768)
农业(31356)
技术(29733)
(29532)
金融(29532)
财经(25910)
业经(23657)
经济研究(23205)
(21994)
问题(18151)
理论(16987)
科技(16295)
技术经济(16166)
(16081)
图书(15990)
(15804)
商业(15669)
实践(15557)
(15557)
共检索到48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方政  徐向艺  陆淑婧  
由于实际控制人的存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研究需要将实际控制人的影响纳入高管激励研究中。基于此,本文引入"双向治理"研究视角,期望通过考察实际控制人在高管显性激励安排有效性中的影响,即高管迎合实际控制人需要的管理层权力,探索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显性激励安排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货币化薪酬呈现积极的治理效应,但是高管持股却容易诱发代理问题,并且弱化货币化薪酬的激励效果。进一步分析得知,高管期权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货币化薪酬与代理成本关系的调节效应中,并且主要见于民营企业和高科技行业。本文研究表明,中国情境下更为有效的高管显性激励组合应该是充分考虑实际控制人的潜在影响,构建货币化薪酬与期权激励的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兼顾高管持股的负面治理效应和期权激励的适用情境,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高管显性激励的制度安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方政  徐向艺  陆淑婧  
由于实际控制人的存在,中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研究需要将实际控制人的影响纳入高管激励研究中。基于此,本文引入"双向治理"研究视角,期望通过考察实际控制人在高管显性激励安排有效性中的影响,即高管迎合实际控制人需要的管理层权力,探索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显性激励安排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货币化薪酬呈现积极的治理效应,但是高管持股却容易诱发代理问题,并且弱化货币化薪酬的激励效果。进一步分析得知,高管期权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货币化薪酬与代理成本关系的调节效应中,并且主要见于民营企业和高科技行业。本文研究表明,中国情境下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的激励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长、短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比例仅与当期会计业绩正相关,与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不相关,这恰恰反映出目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高管薪酬结构既具合理性,又存在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波  孙菊生  
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治理特征、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提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 ,在实行股权激励前业绩普遍较高 ,存在选择性偏见。 (2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与由第一大股东选派的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的公司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高于两职分离的公司。 (3 )成长性较高的公司 ,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 (4)强制经营者持股、用年薪购买流通股以及混合模式的激励效果较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对于那些内部治理机制弱化的公司 ,经营者存在利用股权激励机制为自己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阚爽  
本文运用2014年上海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重点探讨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方法的情况下两种激励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仅存在高管薪酬激励或者股权激励时,二者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当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时,二者仍与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但是二者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影响均小于仅存在高管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时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阚爽  
本文运用2014年上海地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重点探讨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方法的情况下两种激励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仅存在高管薪酬激励或者股权激励时,二者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当企业同时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时,二者仍与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但是二者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影响均小于仅存在高管股权激励或薪酬激励时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娟  田冠军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作为代理人的高管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的管理与协调,是企业的核心决策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保障。高管团队的结构是否合理,委托人对代理人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促进二者利益相一致,这将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也是能否提高企业业绩,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实现双赢的关键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秀乐  赵青  
文章以2005—2009年间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会计舞弊的77家A股上市公司及按年、行业、规模选择配对的77家没有被证监会认定为会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的关系。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会计舞弊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玉润  林慧婷  王茂林  
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行业内市场势力"和"行业间市场竞争"两个维度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研发强度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较弱,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稳健;此外,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水平较高时,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结论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创新强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国有性质的产权不利于产品市场竞争作用机制的发挥。同时,若配合施行较高水平的高管激励,则更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常亚波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上各类投资者、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本文利用Tobit模型对我国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9—2012年分红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股权薪酬与公司现金分红之间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说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应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明显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现金分红水平无关,高管更看重公司的长远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华伟  
经理人股权激励是公司治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实证检验来阐释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权激励通过影响公司经理人的收益,进而影响其行为,这些行为将通过经理人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并最终通过公司对外报告的会计业绩表现出来。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所披露的公开信息,来检验和对比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水平。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公司业绩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三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叶瑶  
本文基于1999-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考察了债务融资和经理激励对企业投资不足影响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债务融资和经理薪酬均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投资不足行为,二者对投资不足的联合效应表现为替代关系,负债率较高的公司采用相对较低的经理薪酬就可以起到缓解投资不足的效果。我们进一步按企业所在地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后,发现负债与经理薪酬对投资不足的影响效应表现略有不同。此外,我们实证得到经理持股和期权激励可以显著约束到公司投资不足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淑珍  
本文选取了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之间公告股权激励实施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供应商授信周期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对高管股权激励的强度越高时,企业供应商的授信周期越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激励动机下的股权激励方案对供应商授信周期的影响不同。激励型公司供应商的授信周期与股权激励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激励型公司的股权激励强度越高,企业供应商的授信周期越长。然而这一现象在福利型公司中并不显著,福利型公司供应商的授信周期与股权激励强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骏  徐玉德  
我国债权人利益司法保护体系尚不完善而产生的信贷约束,对上市公司的各项决策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这一特殊制度背景出发,研究了债务期限约束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期限约束强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负相关;对国有企业而言,其"天然的政治关系"消除了债务期限约束的负面影响,相反随着债务期限约束的弱化高管激励强度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在信贷强约束条件下,公司制定高管薪酬契约过程中会关注债权人利益,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削弱管理层风险转移的动机;而在信贷软约束时,债务融资的这种治理功能将受到限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已有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债务水平与管理层权力会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分为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对激励扭曲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激励过度程度越弱,激励不足程度越强;相对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会限制高管薪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这一关系在激励不足组中并不明显;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加大激励过度与不足的程度。在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后,这三个方面对激励过度与不足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会受到大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和产权性质的不同影响,这为进一步理解高管薪酬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