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64)
2023(3513)
2022(3167)
2021(3186)
2020(2661)
2019(6340)
2018(6364)
2017(12277)
2016(7162)
2015(8523)
2014(8843)
2013(8544)
2012(7811)
2011(6907)
2010(7205)
2009(6759)
2008(7170)
2007(6834)
2006(6308)
2005(6014)
作者
(19743)
(16214)
(16107)
(15588)
(10569)
(7862)
(7587)
(6291)
(6104)
(6084)
(5586)
(5446)
(5251)
(5164)
(5132)
(5000)
(4947)
(4794)
(4727)
(4721)
(4081)
(4035)
(3974)
(3876)
(3846)
(3809)
(3610)
(3387)
(3333)
(3255)
学科
管理(30528)
(30200)
(28665)
企业(28665)
(24384)
经济(24327)
(15797)
(13282)
财务(13262)
财务管理(13227)
企业财务(12696)
方法(10700)
(9165)
数学(8680)
数学方法(8509)
(6818)
中国(6727)
业经(6518)
(6186)
理论(5931)
体制(5335)
公司(5250)
(5250)
银行(5246)
(4763)
(4735)
人事(4530)
人事管理(4529)
教育(4483)
农业(4380)
机构
学院(100696)
大学(97942)
管理(38162)
(35877)
经济(34799)
理学(31255)
理学院(30975)
管理学(30450)
管理学院(30275)
研究(27872)
中国(26097)
(23786)
(20922)
(17703)
财经(17536)
(15650)
科学(15398)
(14763)
(14503)
中心(14076)
北京(14054)
财经大学(12812)
(12721)
师范(12617)
研究所(11945)
(11451)
商学(11331)
技术(11304)
商学院(11266)
(10989)
基金
项目(51378)
研究(41254)
科学(39430)
基金(35083)
(28598)
国家(28260)
科学基金(24969)
社会(23432)
社会科(21978)
社会科学(21972)
(20909)
教育(20792)
编号(19049)
基金项目(18395)
成果(17252)
(16725)
自然(16388)
自然科(15976)
自然科学(15974)
资助(15771)
自然科学基金(15700)
课题(13421)
(12240)
项目编号(12074)
(11511)
(11483)
重点(11325)
大学(10693)
(10454)
人文(10409)
期刊
(48843)
经济(48843)
研究(33286)
(24001)
中国(23381)
管理(16712)
教育(15685)
(13731)
金融(13731)
学报(11335)
(10953)
科学(10047)
技术(9653)
财会(9466)
财经(9204)
大学(9119)
业经(8470)
会计(8435)
学学(8192)
(7748)
农业(6703)
通讯(6617)
会通(6593)
经济研究(6444)
问题(6074)
图书(6002)
理论(5708)
(5540)
(5273)
(5260)
共检索到170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津瑜  阎晓敏  孙爱芬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定价的难点主要是行业的差异性使得薪酬定价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部分高管人员任意自行或互相定高薪,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在高管人员薪酬定价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了从上市公司内外部两方面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采取多元化的薪酬定价方式,重视高管人员长期激励的效果,使高管人员的薪酬真正能起到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效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田丰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不合理,其人力资本不能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参与分配,导致高管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营行为短期化,造成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日趋恶化。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制度的研究对于理顺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上市公司乃至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培欣  田英辰  李锐  
根据200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指标及公司经营规模之间呈现较显著的、稳定的弱正相关关系;从行业因素看,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薪酬与行业有关,总体薪酬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各公司之间差异显著,高管人均薪酬较低;从地区因素看,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薪酬与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高管人员的年度薪酬与国有股比例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建议建立年薪制与股票期权制二位一体的薪酬体系,并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长英  
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其它市场经济国家 ,都是理论界和企业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薪酬现状、国外薪酬体系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旨在探讨如何重构一个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有效的高管人员薪酬激励体系 ,以激励高管人员 ,使其个人追求有助于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学力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差异化的原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效益、行业、地域等因素,其中也存在行业差距过大、兼职取薪不规范、薪酬信息发布不规范等问题。建议逐步缩小不同行业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的差距;进一步完善高管薪酬考核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高管人员薪酬信息的透明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俊  彭蔚蔚  
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治理评价报告和上市公司年报公布的数据,探讨了高管人员的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高管的薪酬不是由公司的业绩决定。表明单一现金固定年薪制不合理,薪酬所起到的激励作用很小,应该将固定收入与风险收入相结合,提出采用年薪制度与股票期权制结合的方式来改革薪酬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彦敏  黄莹莹  
在两权分离的公司内实施激励机制,是否有利于实现所有权价值最大化倾向,可以在股东做出让出利益的决策中找到证据,然而,这种证据仅能表明股东的一种良好愿景,而不能证明股东目标已经达到。文章采用回归分析,对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和上市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人员平均年薪、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和独立董事平均年薪、董事长领薪与否均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高管人员持股比例的影响程度最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嫄  
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激励高管人员努力工作,提高企业业绩。本文分析了广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以及股权激励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完善公司治理、加大股票期权激励以及出台相应的激励配套措施是现阶段增强高管激励效果、提高广西上市公司企业业绩可以考虑的手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禄仕  余柳  
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机制问题,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为基础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高管薪酬水平、高管人员持股、高管薪酬结构、高管薪酬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戚拥军  彭必源  
当今的主流观点认为,在职消费纯粹是高管人员在浪费公司的剩余资源、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认为,该观点完全忽视了在职消费可以起到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和显赫身份等积极作用。产生这种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职消费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一般是间接的,通常很难准确计量,因而被忽略;而其给公司"浪费的资源"(即在职消费的成本)却可以准确计量。但是从公司的角度而言,只有全面考察某项在职消费的相关成本和收益,才能正确评价该项在职消费是否对公司有利。
[期刊] 改革  [作者] 干胜道  王杭  陈彦琼  
在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高管薪酬粘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模型,采用我国沪深A股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呈正相关关系;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存在高管薪酬粘性;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但独立董事规模或监事会规模扩大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不明显。我国企业在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高管薪酬粘性,不仅需要机构投资者发挥"股东积极主义"的治理作用,强化对高管"薪酬与业绩"关系的质询机制,而且需要从证券监管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等方面引入更有效的外界监督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曲芳芳  刘涛  
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企业的技术进步,更需要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薪酬是企业激励的重要手段,高管薪酬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高管薪酬是否能够产生有效激励,对企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高管薪酬水平被视为社会财富分配承上启下的一个支点,关乎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收入的利益平衡,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分配是否公正公平。建立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制度,不但能够有效地激发高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而且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吸引和保留素质优良的人才,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蒋航程  赵丹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从上市公司年度经营绩效以及管理人员报酬等相关信息着手,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与高管人员的薪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探讨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内在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佳  刘道云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畸高问题至今尚无妥善而根本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当今不同立法例采用的各种解决途径进行比较后发现,似乎没有任何单一措施能够使该问题得到彻底的遏制。某些立法例的情势更加复杂,亟待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深化改革措施以使该问题从公司日程中消失。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建议在上市公司建立一个至少大多数由真正独立的独立董事组成的实质独立的薪酬委员会,改革薪酬方案的制定标准和程序,采取合理化薪酬规则,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透明度,加强上市公司自律和内部管理,增强董事会的责任感和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明华  赵峰  杜雯翠  
高管薪酬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如何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高管薪酬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计算2008年1 58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提出基于公司业绩的高管薪酬指数,并分行业、地区和所有制性质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的特点,本文认为对高管薪酬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使用高管薪酬绝对值,而应充分考虑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匹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