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9)
- 2023(18345)
- 2022(15891)
- 2021(14728)
- 2020(12672)
- 2019(28776)
- 2018(28267)
- 2017(54524)
- 2016(29793)
- 2015(33204)
- 2014(32870)
- 2013(32226)
- 2012(29296)
- 2011(26017)
- 2010(26203)
- 2009(24389)
- 2008(23665)
- 2007(20429)
- 2006(17743)
- 2005(15645)
- 学科
- 济(110755)
- 经济(110595)
- 管理(92327)
- 业(88787)
- 企(75092)
- 企业(75092)
- 方法(54497)
- 数学(47176)
- 数学方法(46591)
- 财(36703)
- 中国(30015)
- 农(28959)
- 制(26334)
- 业经(25593)
- 务(24808)
- 财务(24726)
- 财务管理(24649)
- 学(23743)
- 企业财务(23479)
- 贸(20345)
- 贸易(20330)
- 易(19782)
- 地方(19666)
- 银(19536)
- 银行(19469)
- 农业(19110)
- 技术(18542)
- 理论(18425)
- 行(18307)
- 融(18048)
- 机构
- 大学(414985)
- 学院(412598)
- 管理(164748)
- 济(161670)
- 经济(158193)
- 理学(143150)
- 理学院(141611)
- 管理学(139015)
- 管理学院(138274)
- 研究(132567)
- 中国(102740)
- 京(87600)
- 科学(83231)
- 财(80197)
- 农(69976)
- 所(66289)
- 业大(64817)
- 财经(63987)
- 中心(61539)
- 江(60111)
- 研究所(59985)
- 经(58277)
- 农业(55239)
- 北京(54179)
- 范(50484)
- 师范(49841)
- 经济学(48866)
- 院(48451)
- 州(48022)
- 财经大学(48005)
- 基金
- 项目(287863)
- 科学(225840)
- 基金(210702)
- 研究(204399)
- 家(185488)
- 国家(183999)
- 科学基金(158290)
- 社会(129402)
- 社会科(122692)
- 社会科学(122659)
- 基金项目(112312)
- 省(111976)
- 自然(105972)
- 自然科(103509)
- 自然科学(103479)
- 自然科学基金(101619)
- 划(94709)
- 教育(94351)
- 资助(86752)
- 编号(81821)
- 成果(65143)
- 重点(64560)
- 部(63421)
- 创(60000)
- 发(59193)
- 科研(56160)
- 创新(56122)
- 课题(55828)
- 教育部(54430)
- 大学(53749)
- 期刊
- 济(169374)
- 经济(169374)
- 研究(118634)
- 中国(80125)
- 学报(70312)
- 财(64768)
- 农(61940)
- 科学(61580)
- 管理(59843)
- 大学(53320)
- 学学(50820)
- 农业(41899)
- 教育(39032)
- 融(38534)
- 金融(38534)
- 技术(33937)
- 财经(31169)
- 业经(27427)
- 经济研究(27232)
- 经(26489)
- 业(22000)
- 问题(21931)
- 版(20726)
- 科技(20027)
- 财会(19690)
- 理论(19582)
- 技术经济(18681)
- 会计(18418)
- 业大(18308)
- 实践(17825)
共检索到59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佘晓燕 邱炀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内控缺陷披露视角,研究上市公司风险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审计费用及非标审计意见均与审计师变更存在相关关系,且在不同风险程度下其对变更的影响存在不同效应。以上结论表明:公司面临风险困扰时,应加强风险控制而非与审计师合谋购买审计意见,应选聘执业质量好的审计机构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高度谨慎性和风险意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本研究为我国监管部门在完善内部控制和审计师变更制度等方面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审计师变更 变更方向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葛新旗
审计和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缺陷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进而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2012-2015年的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之间的相关性及法律环境好坏对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缺陷程度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法律环境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 审计师变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葛新旗
审计和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内部控制缺陷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进而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本文以2012-2015年的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之间的相关性及法律环境好坏对审计师变更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师变更显著正相关,缺陷程度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法律环境与审计师变更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 审计师变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淑杰
内部控制信息及其缺陷披露能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有效的积极信号,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并不能完全保证缺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以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梳理并汇总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状况,重点采取案例方式就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和缺陷信息披露等方面问题进行实务研究,呼吁企业完善具体化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回归更加理性的真实缺陷信息的披露,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效率和披露质量的提升有所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梅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披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春玲 丁辉
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情况,以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CEO和CFO变更情况,研究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同公司治理结构变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控缺陷及修复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CEO变更之间的关系,而针对公司治理结构变更同内控缺陷及修复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不仅检验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CEO与内控缺陷和修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检验了内部控制委员会和CFO变更与内控缺陷修复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陈刚 刘桂春 姜亚凝
以深圳主板市场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因公司前期年度报告存在缺陷而进行重述的公司更有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划分为财务报告层面缺陷和公司层面缺陷,财务报告重述与二者都呈显著正相关,而审计师变更仅与财务报告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单方面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瑶 郭雪萌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角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证据,从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公司基本特征这三个角度,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师类型、审计委员会财会专业管理水平、审计委员会非财会专业管理水平、监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董事会会议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系列研究为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超 刘星
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的关键信息之一,其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在时序上的关系。基于我国当前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现状的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前一期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披露后一期的过度投资倾向有所减弱;对于审计监督较弱、披露充分性较低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在控制自选择偏差等影响后仍然成立。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可靠性还较弱,但缺陷信息披露行为对特定企业提高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可靠性 投资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虹静
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作为投资者实施风险评估进而作出投资决策的参考,而内部控制缺陷是上市公司内控自我评价和披露的核心内容。以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债务资本成本更高;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程度越严重,债务资本成本越高。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债务资本成本存在"首次披露"效应,即首次披露内控缺陷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非首次披露公司。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缺陷 债务资本成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本文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统计了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财务指标并没有低于行业均值,样本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较总体水平也偏高,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引致市场的负面反应,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足的明显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振 李晓庆
本文以2011-2013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内控缺陷披露的相关性以及外部监管处罚是否影响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披露内控缺陷的态度。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或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积极披露内控缺陷信息;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倾向于不披露内控缺陷信息,并且更容易受到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证监会或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处罚,能对受处罚公司的董事会及管理层正视内控缺陷及其披露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公司治理 外部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忠雪 毛安敏
本文以2012~2013年深市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两职合一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的分析,确证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育红
本文选取了2008年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什么样的公司特征相联系,结果发现: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规模小、业务较复杂、正经历组织变革、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较多、国有股持股比例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特征 审计委员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