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4)
2023(10655)
2022(8778)
2021(8470)
2020(7111)
2019(16346)
2018(15777)
2017(31242)
2016(16434)
2015(18273)
2014(17909)
2013(17433)
2012(15481)
2011(13189)
2010(12821)
2009(11503)
2008(11241)
2007(9394)
2006(7770)
2005(6557)
作者
(40685)
(33936)
(33890)
(32266)
(21984)
(16252)
(15437)
(13193)
(12748)
(11936)
(11463)
(11279)
(10509)
(10500)
(10456)
(10444)
(10302)
(9951)
(9735)
(9694)
(8162)
(8035)
(7998)
(7830)
(7666)
(7631)
(7409)
(7138)
(6602)
(6547)
学科
(64574)
经济(64505)
管理(58717)
(58228)
(52652)
企业(52652)
(35502)
方法(34432)
数学(30845)
数学方法(30486)
(21253)
财务(21216)
财务管理(21159)
企业财务(20326)
(16212)
中国(15800)
(15213)
业经(14606)
财政(12766)
地方(12373)
(11550)
(10612)
(10552)
贸易(10546)
农业(10535)
技术(10520)
(10316)
(10294)
体制(9888)
理论(9724)
机构
学院(217002)
大学(215518)
管理(93263)
(91855)
经济(90301)
理学(82081)
理学院(81394)
管理学(80294)
管理学院(79854)
研究(61417)
(52477)
中国(48201)
(41576)
财经(39103)
(35800)
科学(33667)
(29873)
中心(29544)
财经大学(29475)
经济学(28306)
(27532)
业大(26931)
商学(26285)
商学院(26078)
经济学院(25762)
(25372)
北京(24980)
(24388)
研究所(24318)
师范(24155)
基金
项目(150450)
科学(121730)
基金(113455)
研究(112056)
(96580)
国家(95803)
科学基金(85912)
社会(74234)
社会科(70707)
社会科学(70689)
基金项目(60646)
(57193)
自然(55527)
自然科(54373)
自然科学(54362)
自然科学基金(53420)
教育(52535)
(48054)
资助(45674)
编号(44787)
成果(34875)
(34852)
重点(33213)
(32531)
教育部(31319)
国家社会(31159)
人文(31054)
(30940)
创新(30275)
科研(29636)
期刊
(92283)
经济(92283)
研究(61270)
(48697)
管理(35534)
中国(35059)
学报(26491)
科学(26101)
大学(22097)
(21467)
学学(21171)
财经(19981)
(19411)
金融(19411)
技术(19094)
(16952)
教育(16853)
经济研究(15782)
业经(15302)
财会(14739)
农业(14611)
会计(13120)
问题(12021)
技术经济(10331)
理论(10244)
(9937)
通讯(9932)
会通(9901)
现代(9818)
商业(9774)
共检索到305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爱民  虞静怡  徐祺  
2005—2020年我国发生了1 500多起上市公司更名事件,企业更名仿佛成为上市公司的“美颜”游戏。在长达26年时间里,被称作A股“更名王”的“上海贵酒”先后经历了六次更名事件。文章基于股东财富视角,选取其中三次更名事件,通过对比更名前后的股东财富变化,并结合公司战略行为,分析表明企业更名为“多伦股份”和“上海贵酒”属于战略调整,更名为“匹凸匹”则为热点炒作。进一步分析表明:更名事件短期内会产生正向市场反应,但更名次数越多,其反应越弱;长期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则受更名动机不同而呈现不同趋势,战略调整动机会对股东财富产生正向效应,而热点炒作动机则产生负向效应。更名事件研究对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公司运营以及投资者理性投资有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元  
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MBO对公司影响的价值传导机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提高,进而导致代理成本下降,公司价值和绩效得到提升。同时,还基于股权分置的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MBO的利益侵占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认为导致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形成的制度根源在于股权分置。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可以通过消除一部分由于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绩效。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MBO具有积极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万丽  薛祖云  
以2008、2009年的送转股除权日进行事件研究,通过均值比较与检验方法,首次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送转股后股价变化对股东财富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经过调整的除权前一日的股价,2008年股票除权后,股价以高于送转股的比例单调下降;而2009年股票除权后,股价呈上升趋势,并于第14日显著高于经过调整的除权前一日的股价。除权后20天内的股价整体上高于年末股价,说明相对基于年末股价的股利决策,送转股没有降低股价。企业发放股票股利,导致股票总市值上升,增加了股东财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江  
应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EVA、REVA与股东财富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计量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尽管EVA和REVA都与作为股东财富指标的非正常回报呈现正相关关系,但EVA与非正常回报的相关程度要比REVA与非正常回报的相关程度强;因为在中国REVA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呈现不确定性而不适宜作为衡量是否为股东创造财富的业绩指标,相对而言,EVA比较适合中国公司的现状,可用以替代非正常回报,作为衡量经营管理者是否能为股东创造财富的业绩指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璐璐  徐飞  
本文以2001—2004年沪深两市所有发生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的方法,考察对外担保的公布给股东带来的财富风险,区分不同的担保对象和担保类型,对企业对外担保行为的市场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能够区分不同担保类型对上市公司的实质影响,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为股东财富带来了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忠  白云霞  
本文就上市公司举债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及股市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举债所产生的效应恰恰与西方国家相反 ,即借款比率与股票风险 β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借款负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股东财富的波动有稳定的作用 ,但随着公司的业绩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变化 ,这种稳定作用的显著程度也不相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运冰  苏亮瑜  
本文以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国上市公司公告的以二级市场购买作为股票来源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公告的财富效应,并分析了财富效应对员工持股计划不同合约要素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能够为股东带来显著为正的短期财富效应,尤其在熊市时具有修正市场负面估值的作用;然而,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财富效应对基础合约要素(股份占比、参与人员比例、高管参与度和资金杠杆等)的敏感性并不显著,而有利于增强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和约束灵活性的创新型合约要素(保底条款和业绩考核条款等)却是影响员工持股计划财富效应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平  李光贵  巩方亮  
本文从资本成本、理财目标的角度论证了企业理财行为与股东财富、股票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选取2005年沪市A股制造业4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实现指数("RI)为重要指标,评价上市公司对于股票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够恪守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对于股东财富的创造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这种情形已经影响到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和效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孙海亮  
随着中国经济的多年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的深度参与,大批中国企业纷纷出海开展跨境并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由跨境并购所涉大额资金所产生的融资问题。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其大额资金需要,在外源性融资方面国内上市公司又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相关融资理论表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往往更有助于股东财富的增值,实现企业价值的优化。以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跨境并购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从整体上对债务及股权融资方式的股东财富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假设基本相符,即国内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债务融资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娟  孙海亮  
随着中国经济的多年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的深度参与,大批中国企业纷纷出海开展跨境并购,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由跨境并购所涉大额资金所产生的融资问题。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其大额资金需要,在外源性融资方面国内上市公司又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相关融资理论表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往往更有助于股东财富的增值,实现企业价值的优化。以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跨境并购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从整体上对债务及股权融资方式的股东财富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假设基本相符,即国内上市公司跨境并购债务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融资方式能够在短期内给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宇华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以2004-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29起跨境并购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公告能显著提高股东财富,并购当日的超额收益为2.04%,[-10,1]日的累计超额收益为2.52%。本研究同时发现,充当中国海外并购"初级行动团体"的中国上市公司与行业平均相比,具有更大的规模和更低的资产负债率。他们主要分布在服务、能源和机械产业,青睐并购海外同行业公司,旨在获取对方控制权,并且交易规模相对较小,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是一种战略并购,具有较强地化解海外并购经营和财务风险的能力,这可能是中国股票市场给予积极评价的主要原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宝  沈杰  
我们利用公开的股票资金净流入数据检验了A股市场上投资者过度交易行为,并就过度交易的的投资效率和原因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证发现,对于不同的持有期间,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买进股票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收益低于卖出的股票在相同时间内的平均收益,投资者表现出过度交易行为。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散户投资者表现出比机构投资者更严重的投资失误,对于不同流通市值规模和换手率水平,结论均成立。通过比较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买卖收益差值,我们发现自信水平更高的散户投资者收益表现更差,间接验证了过度自信是过度交易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志高  邱玉莲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以增发新股为目的的财务舞弊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大股东不仅是舞弊收益的获得者,而且还是舞弊通道的制造者,而大股东的存在又是股票流通性不够的结果。因此,非流通股的存在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症结所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卫东  罗国民  陶媛媛  
以我国2014年6月—2015年6月宣告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对不同股票来源和不同认购股票资金来源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公告员工持股计划后,股东将获得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赠送给员工的宣告效应,无论股票来源是上述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其认购股票的资金来源为员工自有资金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通过其他资金来源认购员工持股的宣告效应。研究结论为证监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地设计员工持股计划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经验。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建峰  
Laporta等(1998)通过比较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规定最为严格,其实施力度最大,因而对投资者保护得最好。投资者不必担心与公司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