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8)
2023(11114)
2022(9975)
2021(9357)
2020(8019)
2019(18839)
2018(18608)
2017(36365)
2016(19867)
2015(22612)
2014(22434)
2013(22474)
2012(20325)
2011(18052)
2010(17831)
2009(16451)
2008(16391)
2007(14448)
2006(12722)
2005(11133)
作者
(55969)
(46125)
(45887)
(43558)
(29695)
(21954)
(21008)
(18164)
(17491)
(16606)
(16020)
(15427)
(14580)
(14387)
(14216)
(14043)
(13925)
(13785)
(13317)
(13130)
(11405)
(11188)
(11146)
(10385)
(10326)
(10307)
(10190)
(10097)
(9228)
(9022)
学科
(78395)
经济(78304)
管理(70764)
(65697)
(58317)
企业(58317)
方法(42193)
数学(36449)
数学方法(36147)
(26839)
(19904)
财务(19835)
财务管理(19795)
企业财务(18914)
(18751)
中国(18052)
业经(17626)
(15284)
(15207)
地方(14503)
理论(13641)
(13197)
(13185)
贸易(13178)
农业(12866)
(12741)
(12702)
技术(12469)
(11988)
银行(11956)
机构
大学(280000)
学院(276833)
管理(120031)
(108671)
经济(106185)
理学(103366)
理学院(102333)
管理学(100910)
管理学院(100377)
研究(83172)
中国(64878)
(59242)
(53576)
科学(50711)
财经(42826)
(40309)
(39731)
业大(39523)
(39086)
中心(39027)
(38643)
北京(37376)
研究所(36419)
(34205)
师范(33918)
(32761)
财经大学(32256)
商学(31908)
经济学(31741)
商学院(31582)
基金
项目(189039)
科学(149046)
研究(139140)
基金(138431)
(118797)
国家(117813)
科学基金(103146)
社会(87155)
社会科(82722)
社会科学(82699)
基金项目(74585)
(72854)
自然(68215)
自然科(66614)
自然科学(66602)
自然科学基金(65432)
教育(64118)
(61005)
资助(57936)
编号(57091)
成果(45758)
(42331)
重点(41096)
(39239)
(38137)
课题(37930)
教育部(36949)
人文(36530)
创新(36472)
科研(36424)
期刊
(116195)
经济(116195)
研究(79992)
中国(48982)
管理(46063)
(44070)
学报(40585)
科学(37675)
(33190)
大学(31323)
学学(29343)
教育(28121)
(24984)
金融(24984)
技术(23958)
农业(23112)
财经(21158)
业经(18393)
(17803)
经济研究(17564)
图书(15584)
理论(14862)
问题(14665)
技术经济(13930)
财会(13760)
(13746)
实践(13693)
(13693)
会计(13330)
现代(13098)
共检索到400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柯甫  薛韬  孟庆祥  
本文选取沪深两地A股2004~2006年期间总共3997个公司样本观测值,用以检验微利公司、亏损公司是否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结果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是微利公司扭亏为盈的"法宝";亏损公司为了在来年顺利实现盈利,表现为亏损年度非经常性损益显著为负,并且低于控制样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焰  王伟  
文章从上市公司、监管者、投资者、分析师、审计机构等多个角度,对某上市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监管者对其的行政处罚存在时滞,投资者经历了先过度反应、后又理性回调的过程,分析师能够区分非经常性损益在每股收益中的作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妙娟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于盈余管理是具有判别能力的,并能给出自己相应的整合意见,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不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涛  陆正飞  单宏伟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现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相当倚重于非经常性损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动机各异:亏损公司主要是为了实现扭亏和避免亏损等,高盈利公司则是为了平滑利润和避免利润下降。实证结果还表明,非经常性损益确实对上市公司扭亏乃至后续年度是否继续亏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其作用远大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将非经常性损益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独立内容纳入利润表,并进行具体、透明的表外披露;同时,也建议在监管政策实施中全面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刚  
非经常性损益是财务报告披露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说明非经常性损益的具体项目内容及上市公司主要盈余操纵方法,结合近年沪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得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整体披露情形,同时结合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析其对会计盈余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小凤  
2001年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可能受到抑制。文章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标准出台后,地方政府参与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非经常性损益标准的出台使得补贴对配股资格的影响降低,但仍具有一定影响;同时,补贴为上市公司的扭亏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公司通过补贴达到了防止被*ST的目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海平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ST公司为避免被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是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虽然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相关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但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似乎有增无减。本文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分析了ST公司利用非经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多种手段,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玉琳  尚雯  
一、问题提出盈余管理的问题一直都是会计领域甚至经济领域的热点关注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有可能因为管理者的操纵导致公司的价值受到损害。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迅速且繁荣的发展,包括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成功,使得资本市场成为我国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由于资本市场规范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内外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很多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军伟  马威伟  
关键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凡  张建强  
以06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为窗口,分阶段考查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盈余的影响。结果发现:微利和配股公司存在以非经常性损益提升利润的向上盈余管理偏好,重亏和高盈利公司存在以经常性损益加大亏损及平滑利润的向下盈余管理偏好。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普遍采用非经常性损益对盈余进行管理,这一倾向在06准则后集中度更高,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连灯  
获取上市企业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企业经营生产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上市企业的盈利情况往往是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数据,反映这一情况的关键指标便是企业的会计利润。而会计利润的计算除了企业日常的营业利润外还包含了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具有偶然性、一次性的特点,使得其成为上市企业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有利手段。本文对上市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上市企业具体运用了哪些方式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操纵。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蒋大富  熊剑  
会计准则作为盈余管理借用的工具,上市公司是否会借会计准则变更之际进行盈余管理?2007年我国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研究这个论题提供机会。本文以异常非经常性损益比重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变更之际有较强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会计准则变更之际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中,ST公司具有更强的盈余管理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变更之前的盈利状况和上市公司风险警示显著地影响会计准则变更年度的盈余管理方向和大小,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和为降低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显著;另外,研究发现,证券监管部门通过风险警示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利用会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华  
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均于2012年取消了"扣非后净利润为正"的摘星利润指标,此举被社会舆论认为是监管机构为大量劣质实体通过非经常性盈余管理实现摘星保壳提供了条件。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对沪深A股市场2014—2017年摘星公司的长期业绩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三个典型案例分析发现,*ST上市实体运用非经常性盈余管理实现摘星后其主营业能力、盈利能力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最后本文就证券市场有效退出机制的形成与*ST指标体系的完善提出几条保障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晓  
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不可合理预期的偶然性,把非经常性损益与扭亏这一特别盈余管理结合起来,不可合理预期的偶然性就变为可预期性,这中间潜伏着操纵的内在机理。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是其虚增利润的手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雨  闫绪奇  
基于发行新股、避免报告亏损等目的,管理层操纵公司报告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现有大量的研究更多地是关于两种常用的盈余管理方式:应计利润操纵与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然而少有文献研究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分类转移是指故意将经常性项目与非经常性项目进行错误分类的行为。将通过用非经常性项目进行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从其他方式中分离出来,有利于看清上市公司在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的行为选择,为监管者和投资者提供识别盈余管理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