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50)
2023(16414)
2022(13833)
2021(12908)
2020(11211)
2019(26002)
2018(25561)
2017(48176)
2016(26051)
2015(29070)
2014(28935)
2013(28634)
2012(26113)
2011(23291)
2010(23355)
2009(22179)
2008(22399)
2007(19928)
2006(17058)
2005(15354)
作者
(73858)
(62012)
(61969)
(58634)
(39446)
(29709)
(28071)
(24272)
(23234)
(22013)
(21132)
(20823)
(19695)
(19518)
(19176)
(19046)
(18595)
(18392)
(17949)
(17811)
(15252)
(15217)
(15179)
(14268)
(13894)
(13891)
(13839)
(13704)
(12417)
(12398)
学科
(112448)
经济(112329)
(103306)
(92845)
企业(92845)
管理(91465)
方法(55843)
数学(46404)
数学方法(45771)
(37031)
(32467)
业经(32046)
(27906)
财务(27851)
财务管理(27805)
中国(26629)
企业财务(26508)
农业(22664)
技术(22643)
(21620)
理论(19731)
(19438)
(19290)
贸易(19277)
(19266)
(18726)
地方(18541)
(17613)
(17178)
(15960)
机构
学院(372197)
大学(368658)
(154867)
管理(153220)
经济(151932)
理学(132440)
理学院(131143)
管理学(128855)
管理学院(128155)
研究(116330)
中国(93029)
(76634)
(72860)
科学(70858)
(61687)
财经(57944)
(57806)
(56193)
中心(55570)
业大(54523)
(52734)
研究所(52187)
农业(48427)
北京(47658)
经济学(46128)
(44228)
(43824)
师范(43363)
财经大学(42932)
(42155)
基金
项目(247961)
科学(198045)
基金(182972)
研究(178934)
(158902)
国家(157586)
科学基金(138051)
社会(114785)
社会科(109009)
社会科学(108979)
(97746)
基金项目(96868)
自然(91445)
自然科(89445)
自然科学(89424)
自然科学基金(87908)
教育(82456)
(81408)
资助(74877)
编号(71640)
成果(56658)
(56013)
重点(55504)
(54856)
(52293)
创新(51634)
科研(48404)
(48218)
课题(48028)
国家社会(47559)
期刊
(167661)
经济(167661)
研究(104107)
中国(69290)
(62154)
管理(61028)
(55380)
学报(53910)
科学(52113)
大学(41740)
学学(39520)
农业(37767)
技术(36228)
(32951)
金融(32951)
教育(32899)
财经(29027)
业经(28890)
经济研究(26486)
(24910)
(23786)
技术经济(21954)
问题(21792)
统计(20312)
财会(19449)
(19348)
(17818)
科技(17786)
现代(17445)
商业(17402)
共检索到549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赛迪  蒋芳  张涵卿  李新玲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年报数据,本文主要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构成及其对净利润的贡献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两个视角,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典型特征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发现,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是最常见的项目,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丧失控制权后剩余股权利得则是对单个公司最具影响力的项目;绝大多数公司整体确认非经常性利得而非损失;不同实际控制人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列报不同;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贡献率与其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与其所处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和整体盈利水平有关,其面临的风险越大盈利水平越低,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越大。针对创业板公司总体而言,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总体影响较大,更为甚者,确认非经常性损益成为不少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宇晟  
一、前言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资者难于判断公司前景,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根据进一步的规定,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依据),则可被视为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而根据我国证劵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或者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该上市公司将会被进行暂停上市处理,并最终可能会被进行退市处理。为了保住自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嵘  
随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逐步规范化,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整体上对净利润的影响逐渐减弱,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情况也有所缓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妮媚  
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应体现在,公司净利润中若包含较大比重的性质特殊、持续性较低的非经常性损益,会对报表使用者评价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造成干扰甚至误导。本文总结了2015年深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在执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经常性损益相关规定及披露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争议,包括部分公司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解除暂停上市或退市风险警示、控股股东参与资产处置交易的作价是否公允、部分公司多年持续依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实现盈利、以及对部分成本或损失是否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的争议较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育军  丁白杨  刘玉丹  
本文选择在沪深股市上市的82家汽车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手工查找其在2012年的年报中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具体项目、频次、金额、所占比例;然后,从非经常性损益总体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现状。研究结论发现"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这两个项目对净利润的贡献率最大,相当多的ST公司和微利公司通过政府补助来调节利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杨有红  黄家英  
近年来,非经常性损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利器。如何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核算与披露, 约束上市公司的此类行为,完善资本市场配置稀缺资源的功能,已引起我国会计界和监管机构的关注。本文探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合理界定,分析了该类信息的披露方式,提出了应由目前的表外披露改为在利润表内或专设附表单独披露、并将信息披露与监管政策相结合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静  孙海凤  
根据沪市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数据,本文采用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指标,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的程度和手段,认为监管制度对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的限制,"摘帽"公司更注重通过提升主营业务收益来实现扭亏,而未受非经常性损益限制的"摘星"和恢复上市公司则更多地通过做多非经常性收益项目、增加净利润来扭亏,政府财政补贴、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仍然是它们做多非经常性收益、实现扭亏的重要手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肖飞  
文章以2002~2005年上市公司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为研究对象,对非经常性损益与股票价格、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其信息噪音。在借鉴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年度虚拟变量对模型进行优化,发现优化后的模型拟合优度R2显著提高;进一步的检验假设表明:非经常性收益与股价、投资回报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信息噪音不明显,而非经常性损失存在明显的信息噪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玉军  
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对投资者给股票定价时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反应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投资者在做出定价决策时,区分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和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并在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正时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给予了比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更高的定价。但是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负数时,投资者给予了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更高的定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奇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的利润情况历来为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在内的报表使用者所关注。但在现行利润表编报的框架要求下,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的真实反映,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要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必须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干扰和影响,充分关注报表附注中的信息披露,才能清除业绩泡沫和市场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文静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影响公司财务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收集2007年沪市858家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的基础上,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了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本文发现,经常性收益还是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务业绩的主要来源,其整体业绩并未因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因而导致质量低下。但同时数据也表明,部分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利润调节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对微利公司和T族公司尤为如此。相关部门仍需加强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监管,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妙娟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于盈余管理是具有判别能力的,并能给出自己相应的整合意见,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燕芳  牟亚茹  
本文在甄别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僵尸企业的基础上,按资产负债率水平将识别出的僵尸企业分为应破产类和改组重组类。根据分类分析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对两类僵尸企业扭亏均有影响,但从拟合优度发现应破产类僵尸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扭亏依赖性明显更高。通过对53家完全依靠非经常性损益实现扭亏的应破产类僵尸企业的扭亏行为进行分析,得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政府补助项目、债务重组项目和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是其扭亏的惯用手段。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婧  汪祥耀  
本文在描述中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2001年正式披露起至2011年11年间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分项披露频率及特征,探讨其不同类型项目的市场反应差异。研究发现,11年间非经常性损益在企业净利润中占比整体大幅上升,已成为企业净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趋稳定。此外,针对非经常性损益分项构成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显示,投资者在对非经常性项目定价过程中,区分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频率及其交易与事项的具体特征,特别是对于偶发的经营性损益,其定价系数甚至高于企业正常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的两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