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4)
- 2023(7687)
- 2022(6827)
- 2021(6456)
- 2020(5793)
- 2019(13857)
- 2018(14048)
- 2017(28141)
- 2016(15337)
- 2015(17849)
- 2014(17983)
- 2013(18054)
- 2012(16873)
- 2011(15029)
- 2010(15063)
- 2009(14043)
- 2008(14337)
- 2007(13018)
- 2006(11227)
- 2005(9974)
- 学科
- 济(63231)
- 经济(63156)
- 管理(48960)
- 业(48176)
- 企(41072)
- 企业(41072)
- 方法(32644)
- 数学(28855)
- 数学方法(28623)
- 财(23045)
- 农(17017)
- 务(16993)
- 财务(16966)
- 财务管理(16926)
- 企业财务(16161)
- 制(14278)
- 中国(13922)
- 业经(13483)
- 地方(13043)
- 贸(12767)
- 贸易(12761)
- 易(12371)
- 学(12286)
- 农业(11345)
- 银(10668)
- 银行(10648)
- 和(10044)
- 行(9920)
- 理论(9903)
- 融(8990)
- 机构
- 大学(221126)
- 学院(219291)
- 管理(88220)
- 济(86679)
- 经济(84651)
- 理学(75401)
- 理学院(74586)
- 管理学(73482)
- 管理学院(73045)
- 研究(67619)
- 中国(54884)
- 京(46966)
- 财(43065)
- 科学(41650)
- 农(35876)
- 所(34311)
- 财经(34026)
- 中心(33901)
- 江(33689)
- 业大(32344)
- 研究所(30772)
- 经(30700)
- 北京(29364)
- 农业(28360)
- 范(28017)
- 师范(27760)
- 州(27160)
- 经济学(25819)
- 财经大学(25188)
- 院(23899)
- 基金
- 项目(141606)
- 科学(110487)
- 研究(103665)
- 基金(102221)
- 家(87996)
- 国家(87252)
- 科学基金(75171)
- 社会(63995)
- 社会科(60533)
- 社会科学(60512)
- 基金项目(55546)
- 省(55431)
- 自然(49622)
- 自然科(48391)
- 自然科学(48376)
- 教育(47894)
- 自然科学基金(47562)
- 划(46518)
- 编号(44346)
- 资助(42157)
- 成果(36795)
- 部(31850)
- 重点(31070)
- 发(29370)
- 课题(28586)
- 创(28492)
- 科研(27649)
- 项目编号(27540)
- 教育部(27385)
- 大学(27051)
共检索到324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赛娜
上市公司的年报往往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和盈利能力。本文选择在沪深股市上市的37家电子支付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新浪财经发布的各个上市公司年报,手动查找2014年年报中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通过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各个项目、金额、频次、所占比例。以此作为参考,从非经常性损益总体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深入分析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状况。研究结论发现"符合判定条件的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这两个项目对净利润的贡献率最大,相当多的企业通过这两个项目来调节利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赛娜
上市公司的年报往往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和盈利能力。本文选择在沪深股市上市的37家电子支付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新浪财经发布的各个上市公司年报,手动查找2014年年报中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通过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各个项目、金额、频次、所占比例。以此作为参考,从非经常性损益总体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深入分析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状况。研究结论发现"符合判定条件的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这两个项目对净利润的贡献率最大,相当多的企业通过这两个项目来调节利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育军 丁白杨 刘玉丹
本文选择在沪深股市上市的82家汽车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手工查找其在2012年的年报中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具体项目、频次、金额、所占比例;然后,从非经常性损益总体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现状。研究结论发现"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这两个项目对净利润的贡献率最大,相当多的ST公司和微利公司通过政府补助来调节利润。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信息披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爱平 杨有红 黄家英
近年来,非经常性损益已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利器。如何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核算与披露, 约束上市公司的此类行为,完善资本市场配置稀缺资源的功能,已引起我国会计界和监管机构的关注。本文探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合理界定,分析了该类信息的披露方式,提出了应由目前的表外披露改为在利润表内或专设附表单独披露、并将信息披露与监管政策相结合的建议。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界定 披露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寿丽君
本文通过分析2001至2004年上市银行年报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状况,对照监管部门法规,发现存在披露不充分的现象,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也有理解偏颇,由此造成很多重大的可疑事项未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本文认为这对银行利润的真实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建议政策制定者制定更详细的法规来规范披露行为,并就一些特殊事项做出释疑。
关键词:
上市银行 非经常性损益 披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宇晟
一、前言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资者难于判断公司前景,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根据进一步的规定,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依据),则可被视为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而根据我国证劵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或者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该上市公司将会被进行暂停上市处理,并最终可能会被进行退市处理。为了保住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焰 王伟
本文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假说:应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管制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逐次增多。同时,采用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与每股收益的绝对值比率这一指标和378家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图表分析、配对t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我们找到经验证据支持我们的研究假说,进而支持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取得了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信息披露 管制效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溪 程璐
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 1999年度财务报告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信息。由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持续性很低 ,所以中国证监会的新增信息披露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净利润信息的相关性。而从第一次实施结果来看 ,上市公司选择的、归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名目繁多 ,且不尽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论特征 ;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也存在各式各样的不规范情况 ,因此可靠性和可比性尚显薄弱 ,有用性有所削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肖飞
文章以2002~2005年上市公司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为研究对象,对非经常性损益与股票价格、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其信息噪音。在借鉴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年度虚拟变量对模型进行优化,发现优化后的模型拟合优度R2显著提高;进一步的检验假设表明:非经常性收益与股价、投资回报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信息噪音不明显,而非经常性损失存在明显的信息噪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焰 张莉
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以来,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与披露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该信息的披露现状进行揭示和分析。本文认为这一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出更详细的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嵘
随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逐步规范化,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整体上对净利润的影响逐渐减弱,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情况也有所缓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焰
本文重点阐述了美国非经常性损益规定的历史沿革,梳理了美国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确认标准和披露方法等要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通过分析得出美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管制对中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非经常性损益规范的合理确定、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标准和合理确定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方法的启示。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信息披露 历史沿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静 孙海凤
根据沪市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数据,本文采用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指标,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的程度和手段,认为监管制度对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的限制,"摘帽"公司更注重通过提升主营业务收益来实现扭亏,而未受非经常性损益限制的"摘星"和恢复上市公司则更多地通过做多非经常性收益项目、增加净利润来扭亏,政府财政补贴、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仍然是它们做多非经常性收益、实现扭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T族公司 净利润 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玉军
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对投资者给股票定价时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反应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投资者在做出定价决策时,区分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和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并在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正时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给予了比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更高的定价。但是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负数时,投资者给予了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更高的定价。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市场反应 Ohlson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奇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的利润情况历来为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在内的报表使用者所关注。但在现行利润表编报的框架要求下,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的真实反映,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要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必须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干扰和影响,充分关注报表附注中的信息披露,才能清除业绩泡沫和市场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利润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