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5)
- 2023(5560)
- 2022(4478)
- 2021(4010)
- 2020(3343)
- 2019(7611)
- 2018(6870)
- 2017(14162)
- 2016(7083)
- 2015(7904)
- 2014(7467)
- 2013(7363)
- 2012(6513)
- 2011(5725)
- 2010(5992)
- 2009(6234)
- 2008(5327)
- 2007(4884)
- 2006(4392)
- 2005(4143)
- 学科
- 业(32362)
- 企(29629)
- 企业(29629)
- 管理(26891)
- 济(26881)
- 经济(26841)
- 融(24794)
- 金融(24794)
- 银(21842)
- 银行(21842)
- 行(21149)
- 财(16977)
- 务(14883)
- 财务(14870)
- 财务管理(14855)
- 中国(14665)
- 企业财务(14418)
- 方法(12571)
- 数学(11047)
- 数学方法(10996)
- 制(10975)
- 中国金融(10885)
- 业经(7979)
- 体(7309)
- 农(7264)
- 体制(6725)
- 地方(6437)
- 农业(5907)
- 贸(5234)
- 贸易(5224)
- 机构
- 学院(95281)
- 大学(93423)
- 济(41954)
- 经济(41140)
- 管理(37965)
- 理学(32654)
- 理学院(32419)
- 管理学(32122)
- 管理学院(31956)
- 中国(29732)
- 研究(25817)
- 财(24253)
- 财经(19354)
- 京(17736)
- 经(17573)
- 融(16906)
- 金融(16563)
- 银(16349)
- 银行(15788)
- 中心(15064)
- 行(14777)
- 财经大学(14744)
- 经济学(13950)
- 江(13062)
- 人民(13030)
- 经济学院(12760)
- 商学(12550)
- 商学院(12466)
- 国人(12085)
- 中国人(12037)
- 基金
- 项目(58550)
- 科学(46973)
- 研究(46187)
- 基金(43890)
- 家(35908)
- 国家(35527)
- 科学基金(32223)
- 社会(31297)
- 社会科(29885)
- 社会科学(29880)
- 基金项目(23189)
- 省(22539)
- 教育(20983)
- 自然(19077)
- 编号(19005)
- 自然科(18639)
- 自然科学(18636)
- 自然科学基金(18363)
- 划(18068)
- 资助(17919)
- 成果(15783)
- 性(13489)
- 部(13461)
- 创(13282)
- 国家社会(13105)
- 重点(13003)
- 项目编号(12864)
- 人文(12777)
- 制(12689)
- 教育部(12544)
共检索到148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复生 辛苗苗
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运用的成熟度,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相关金融工具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时机尚未完全成熟。在我国目前的环境下,上市公司若广泛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相反,却为企业人为操纵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 会计目标 资本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志胜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过于复杂的原因之一在于金融工具本身具有丰富的风险内涵。现行金融工具会计体系是一种基于分类基础上的混合计量基础或计量属性体系,公允价值单维计量模式比现行的混和计量模式更简易,公允价值单维计量体系将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长期目标。本研究表明,公允价值在应用层面并不会增加金融工具计量的复杂性,同时也契合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在理论层面,应进一步加强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与要素、不确定到期日与自身信用风险的处理以及信息披露透明度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金融工具 风险计量 分类体系 公允价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董春丽
2006年四项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正式颁布,并在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公允价值成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在实际运用中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我们应如何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条件,本文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衍生金融工具 计量运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艳琴
伴随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大量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开始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成为金融工具的主要计量方式。在当前这场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原本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却被美国银行界认为是次贷危机严重恶化的根源之一。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属性,应通过加强风险教育,提高估值技术和模型风险监管,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机制等方法,减少公允价值计量中的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甘露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因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被指责"推波助澜"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本文阐述了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应用情况、对银行监管的影响,以及危机漩涡中的争议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 金融危机 监管资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永斌 郑智勇
当前经济金融化趋势下,实体企业金融化问题进一步凸显,表现为金融工具在财务报告中重要程度的提升。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揭示了金融工具的风险和价值。公司治理通过影响金融工具的信息环境,从而影响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因此,为切实解决我国企业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实务问题,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按照要求修订了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准则。关注2014年CAS39和IFRS9趋同的时代背景,基于2015—2019年30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公司治理的指标体系,从整体和分层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层级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让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更好地利用公允价值做出经济决策,改善综合治理水平和信息透明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层级相关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尤小雁 刘晨昕
在财政部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成为此次修订的一大特点,这对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商业语言的国际趋同的意义是无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的现阶段,公允价值的运用困难重重,其重要表现在:按照三个级次确认公允价值存在困难;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增加了所得税调整计算的难度;增加了中介机构和仲裁监管机构判断企业对资产或负债计量合理性的难度。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存在着一些没有规范到的细节和理解上的模糊认识,亟待解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胜寒 章颖薇
本文结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案,对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分析,提出可以将"能以公允价值合理计量"为标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进行限制,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并且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雷曼兄弟 衍生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田鑫
选用证监会行业分类下货币金融服务中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季度数据,共计384个样本,实证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当期及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衍生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仅对企业当期业绩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但提升幅度显著低于其在成熟市场中的表现。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与公允价值计量特性和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工具的行为与动机有关。据此结论,从完善衍生品市场、丰富衍生品种类、加强对银行业的内外部监管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兴 徐文学 柳萍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房地产价值不断攀高的背景下,这无疑会在当期增加企业的净资产,但这样一个对企业有利的政策目前并未被大多数企业采纳。文章通过分析公司未采纳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在上市公司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宝华
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应用。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而后基于2006年年报和2007年第一季度会计报告,分析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文莉 刘慧媛
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与质疑的热点话题。文章选取2010—2013年A股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高管薪酬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就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类上市公司不存在高管薪酬粘性,体现出较强的薪酬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珺 潘美霞 蒋颍歌
本文以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为基础,通过实证方法对比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公允价值是否改进会计信息对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对公司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新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的股票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盈余信息和净资产账面价值对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有所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和相对价值相关性,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已经开始考虑公允价值因素,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冯雪彬 樊文斌 王耀
自2007年我国全面推行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就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对于价值变动频繁且幅度较大的金融资产而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其进行计量,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但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现行会计、审计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正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审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