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4)
- 2023(2634)
- 2022(2285)
- 2021(2260)
- 2020(1890)
- 2019(4471)
- 2018(4254)
- 2017(9305)
- 2016(4882)
- 2015(5789)
- 2014(5650)
- 2013(5560)
- 2012(5281)
- 2011(4580)
- 2010(4592)
- 2009(4533)
- 2008(4774)
- 2007(4486)
- 2006(4157)
- 2005(3988)
- 学科
- 企(22045)
- 企业(22045)
- 业(22027)
- 管理(21090)
- 济(16097)
- 经济(16065)
- 银(14782)
- 银行(14637)
- 制(13630)
- 行(13326)
- 财(13207)
- 务(12019)
- 财务(12018)
- 财务管理(12000)
- 企业财务(11729)
- 方法(10259)
- 数学(9171)
- 数学方法(9150)
- 业务(9033)
- 度(7999)
- 制度(7998)
- 银行制(7744)
- 融(7565)
- 金融(7565)
- 体(5793)
- 体制(5587)
- 公司(5330)
- 法(3724)
- 业经(3465)
- 中国(3246)
- 机构
- 大学(66984)
- 学院(65685)
- 济(27810)
- 管理(27722)
- 经济(27206)
- 中国(24889)
- 理学(22856)
- 理学院(22694)
- 管理学(22574)
- 管理学院(22450)
- 财(19240)
- 银(18784)
- 银行(17982)
- 研究(17513)
- 行(16682)
- 财经(14730)
- 京(13527)
- 经(13512)
- 融(12121)
- 金融(11846)
- 财经大学(11431)
- 江(10236)
- 中心(9971)
- 商学(9146)
- 人民(9136)
- 商学院(9109)
- 农(8847)
- 北京(8826)
- 州(8802)
- 经济学(8646)
- 基金
- 项目(36409)
- 科学(28866)
- 基金(28650)
- 研究(26327)
- 家(23553)
- 国家(23366)
- 科学基金(21285)
- 社会(17702)
- 社会科(16974)
- 社会科学(16965)
- 基金项目(15262)
- 自然(14240)
- 自然科(13789)
- 自然科学(13784)
- 自然科学基金(13583)
- 资助(12792)
- 省(12478)
- 教育(11845)
- 划(10380)
- 编号(10149)
- 部(9037)
- 成果(8732)
- 教育部(8363)
- 性(8272)
- 人文(8225)
- 制(7727)
- 重点(7629)
- 大学(7315)
- 国家社会(7314)
- 创(7200)
共检索到113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实践中银行债权人经常成为被强裁的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以这种标准为依据强裁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的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中银行债权经常成为被强裁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重整 强裁 银行债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虞孔坝 程剑飞 项小青
温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营经济重镇,金融市场化发育程度较高,银企之间借贷往来极为活跃。自2011年温州爆发民间借贷风波以来,风险逐步蔓延至银行业金融机构,银企债权纠纷趋于频繁、部分银行债权落空,暴露出当前银行债权保护存在的政策漏洞与操作难题,银行债权保护机制亟待改善。本文根据温州企业破产重整司法实践,结合政府调研所获得的一手资料,探讨银行债权保护的机制建设,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启发
谈企业转制中银行债权的保护□朱启发在国有企业改革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攻坚阶段,银行债权在企业转制中大量流失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因此,在企业转制中如何做好银行债权保护,提高质量是摆在银行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光星
商业银行债权是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主要标的,加强对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权的保护,不仅是为了维护商业银行自身利益,也是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动荡并防范由此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在全面检视与债转股有关的本土立法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破产式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着手构建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商业银行债权保护之进路,以确保商业银行转股目的顺利实现与金融市场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洁 梁琳
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破产重整制度作为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方式之一,亦是解决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培育新动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质效的重要途径,新旧动能转换的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企业破产重整工作。银行作为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满四 邵国良
本文以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广东的企业为样本,以相对较长时期的数据为证据,将银行债权细化为短期债权和长期债权,将上市公司细分为民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对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进一步证明,我国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近年来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约束虽然在不断加强,但财务约束仍只是简单的约束机制,可能进一步加剧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银企双赢。研究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银行债权对国有公司存在"财务软约束",而对民营公司则存在"市场软约束";在金融危机爆发时,银行债权对民营公司表现出更为有利的公司治理效应,而对国有公司却相反。
关键词:
银行债权 公司治理效应 广东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邓莉 张宗益 李宏胜
本文应用债权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选择了上市公司2001~2004年作为数据窗口,共4816个公司的混合数据样本,对银行债权治理的现金流效应、代理成本效应、以及银行债权期限结构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贷款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对借款公司的治理效应都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我国银行对贷款人经营活动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银行债权 负债融资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本文对我国银行在上市公司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制和途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债权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力度很弱。银行贷款无论期限长短,治理总体效应都为负,体现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治理机制的途径上,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与公司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都是正相关关系,长期贷款与自由现金流量之间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银行的长期债权能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由于长期贷款占比少,银行债权不能有效约束经理人。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自由现金流和管理成本费用率之间有显著的合理相关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效应 债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晖
从银行债权治理的监督作用和控制效应的视角,本文研究了银行债权治理是否影响独立审计质量这一问题。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间6 878个样本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银行债权治理发挥了监督作用和控制效应,提高了独立审计质量,而且当公司进行向上盈余管理时,银行债权治理效应作用更大,审计质量相对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我国当前对投资人、债权人保护的相关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继续完善以进一步加强银行等外部人的治理力量。
关键词:
银行债权治理 监督效应 审计质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洪学军 李珍珍 谢尹琳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修订后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进一步完善了包括银行在内的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机制,在总体强化对银行债权保护的同时也对银行债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就新公司法中予以修改和增加的制度规定对银行债权保护的影响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以求在银行实务操作中引起相应的重视。
关键词:
新公司法 银行债权 影响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锋 梁红漫
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企业破产法》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但其制度的实施环境和具体设计均存在缺陷,使银行债权面临风险。要使银行债权得到法律保护,必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维护破产重整程序的公平与公正,并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重整准入资格审查程序。同时,银行也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主动应对制度的变化。
关键词:
破产重整 银行债权 法律保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悦芹 王来星
编者按:如何处理大量的银行不良贷款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的难题,此文提出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设立一个定名为重整公司的中介机构,通过发行良好信誉的债券,来购买银行的不良债权并对其进行置换,借助于重整公司,对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将债权变为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祝继高
本文研究了债权人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本文利用银行起诉上市公司违反债务契约的法律诉讼数据,分析银行是否要求被起诉企业采取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起诉前两年、前一年和当年),以及不同类型的银行对稳健性的需求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相比未被银行起诉的企业,被银行起诉的企业会计政策更为稳健,而且非四大国有银行对会计稳健性的要求更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被银行起诉的企业在被起诉前贷款利率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支持了会计稳健性能够帮助银行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
关键词:
稳健性 债权人 破产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玉玲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以公司绩效为银行债权公司治理效应的衡量变量,实证研究了银行债权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银行债权反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绩效。且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中银行债权负的治理效应更强。同时本文从动态演进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中负的治理效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但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在我国仍然是负的。
关键词:
银行债权 公司治理 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