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2)
- 2023(12912)
- 2022(11083)
- 2021(10444)
- 2020(8935)
- 2019(20856)
- 2018(20269)
- 2017(39511)
- 2016(21668)
- 2015(24457)
- 2014(24527)
- 2013(24325)
- 2012(22814)
- 2011(20436)
- 2010(20943)
- 2009(20133)
- 2008(20827)
- 2007(18812)
- 2006(16573)
- 2005(15321)
- 学科
- 业(97705)
- 济(97276)
- 经济(97162)
- 企(88932)
- 企业(88932)
- 管理(83641)
- 方法(45145)
- 财(38409)
- 数学(36364)
- 数学方法(36069)
- 农(30889)
- 业经(29982)
- 务(28086)
- 财务(28059)
- 财务管理(28015)
- 企业财务(26769)
- 中国(22818)
- 制(21937)
- 农业(21465)
- 策(19522)
- 技术(18536)
- 贸(17881)
- 贸易(17873)
- 易(17399)
- 和(17067)
- 划(16644)
- 体(16236)
- 地方(16083)
- 理论(15753)
- 银(13869)
- 机构
- 学院(318190)
- 大学(313067)
- 济(139675)
- 经济(137039)
- 管理(130756)
- 理学(111717)
- 理学院(110688)
- 管理学(109357)
- 管理学院(108747)
- 研究(101302)
- 中国(82528)
- 财(70953)
- 京(64638)
- 科学(57002)
- 财经(54741)
- 农(51549)
- 所(51071)
- 经(49679)
- 江(49389)
- 中心(47194)
- 研究所(45226)
- 业大(42562)
- 经济学(41797)
- 北京(40797)
- 农业(40346)
- 财经大学(40245)
- 州(38696)
- 经济学院(37803)
- 商学(37038)
- 商学院(36733)
- 基金
- 项目(196441)
- 科学(157049)
- 研究(146961)
- 基金(144995)
- 家(123202)
- 国家(122064)
- 科学基金(107198)
- 社会(94755)
- 社会科(89946)
- 社会科学(89921)
- 省(76696)
- 基金项目(76435)
- 自然(68774)
- 自然科(67198)
- 自然科学(67180)
- 教育(67054)
- 自然科学基金(66085)
- 划(63254)
- 编号(60103)
- 资助(59959)
- 成果(49029)
- 部(45004)
- 创(43415)
- 重点(43413)
- 发(41852)
- 业(41784)
- 课题(40292)
- 创新(39815)
- 教育部(39205)
- 性(38945)
- 期刊
- 济(160520)
- 经济(160520)
- 研究(96628)
- 财(62426)
- 中国(60216)
- 管理(52700)
- 农(47911)
- 学报(40892)
- 科学(40576)
- 融(34727)
- 金融(34727)
- 农业(32244)
- 大学(31964)
- 学学(30306)
- 技术(28625)
- 财经(28410)
- 业经(27327)
- 教育(26704)
- 经济研究(25516)
- 经(24345)
- 问题(20645)
- 业(19893)
- 技术经济(18681)
- 财会(18534)
- 贸(18284)
- 会计(16286)
- 世界(16228)
- 现代(16054)
- 国际(15858)
- 商业(15561)
共检索到488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原红旗
上市公司过去10年配股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变是监管部门和企业博弈的结果。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真正使得管理层决策以提高公司价值为目标,才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
配股政策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军辉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其配股政策处在不断变革中,新公司法对配股规则作了重大调整,这意味着证券市场的利益格局将重新分配。本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门槛变迁与监管政策变化对监督机构、上市公司、投资者、会计师事务所、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还讨论了配股门槛变迁是否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配股门槛 利益相关者 利益再分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义宏
配股资格线由中国证监会制定,它是利用净资产收益率(Rate of Return on Common Stockholders’Equity,简称ROE)数据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进行管制。本文用一个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线而操纵利润的实例,以及上市公司ROE分布随配股资格线变迁而相应变化的实证,揭示了上市公司为应对配股资格管制而采取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利润操纵现象及其成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文 宋衍蘅
本文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 ,道德风险模型和权衡理论均不能有效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融资渠道的相对狭窄和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严格限定 ,使为保留资金储备或大股东利益而进行圈钱成为公司配股的一个可能原因。在缺乏相应约束机制的情况下 ,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有可能通过上市公司的配股行为获取潜在利益 ,因此 ,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公司的配股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配股 股权集中度 圈钱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军辉 王华
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的业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市公司配股特点,结合配股政策的变迁,将配股企业划分为三个区间:1998年配股,1999年至2000年配股和2001年至2002年,研究不同政策区间的业绩变化特点,同时考虑了企业的规模和行业特征,结果发现,企业配股后业绩的变化有显著的政策区间效应。
关键词:
配股融资 业绩 政策区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震
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财政现象,土地财政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及其效率。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为分析对象,通过纳入地方政府意志探究土地财政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强度越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时存在差异化的表现;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抑制区域层面的技术交流,并驱动地方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抑制作用;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土地财政强度越大越会驱使企业强化金融杠杆以获取更多金融资源,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稳定性下降,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造成挤出,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此外,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会影响"土地财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范式,"为增长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强化了土地财政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创新而竞争"的制度激励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土地财政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莫增斌 陈起林
政资分开是指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或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权与国有资产所有权分开。政资分开原则是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依据,它对国有企业改单乃至实现整个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有重大意义。政资分开问题,实质上涉及到政府和企业的权力关系及其变迁问题。作者以政府和企业的权力变迁为主线,分别考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和企业的权力关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变迁过程;然后在分析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企业权力分割变迁的基础上。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资分开的客观必然性以及政资如何分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茜
笔者运用合作博弈的谈判模型研究地方政府政策对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合约的影响。模型推导出在宽松、适度、严格三种政策下,地方政府收益最大时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履行合约的取值要求,研究认为政策的选择取决于地方政府谈判成本大小和声誉损失系数以及跨国公司在当地的社会责任履行成本系数,并就三种政策下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政企关系 合作竞争博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立新
在以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为原则的前提下 ,本文提出了公司配股财务选择的理论模型 ,并分析现实中上市公司非理性的配股行为产生的原因 ,由此建议应形成诱导上市公司配股理性行为的机制。
关键词:
净资产收益率 配股 财务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磊 孟翠湖
配股在我国资本市场后续融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政策进行了重新规范。研究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配股定价的研究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文章首先对配股定价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回顾,然后选取2004—2006年实施配股的26家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上市公司配股定价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配股定价 影响因素 多元线形回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倪敏 黄世忠
本文基于Myers和Majluf的模型框架,对控股股东的配股决策条件及配股动机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配股融资存在三种动机:时机性圈钱、无条件圈钱以及投资好项目。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控股股东参与配股程度、配股定价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对三种动机的具体表现及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放弃全部配股权或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配股公司很可能具有时机性圈钱或无条件圈钱动机;投资好项目动机主要存在于未放弃全部配股权且同时也未变更资金投向的配股公司中;而未放弃全部配股权但同时变更资金投向的公司,配股后业绩下降最多,其控股股东存在先支持、后掏空的行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明 万迪昉 张喆
配股作为中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实际融资效率并不高,配股认购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并加大了承销商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配股认购比例与配股价格负相关,与配股期市场平均收益率正相关,与公司配股当期的业绩关系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配股认购比例还与配股期进行配股融资的公司资产规模负相关,与配股期进行配股融资的公司数量正相关。
关键词:
配股 认购比例 理论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鹏 颜坚玲
文章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经典融资理论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的债务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后总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说明在股权融资后有大规模的债务融资现象。在控制了行业、第一大股东性质后,这种现象仍然显著存在。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配股后流动负债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长期负债比率上升幅度。从配股后的第二年开始,公司的总资产负债率就明显大于配股前三年的平均总资产负债率,这说明企业配股后的债务融资不是为了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调整到目标负债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配股 债务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