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8)
2023(10576)
2022(9144)
2021(8318)
2020(7426)
2019(17245)
2018(17054)
2017(33466)
2016(18430)
2015(21262)
2014(21327)
2013(21366)
2012(19969)
2011(18099)
2010(18283)
2009(17355)
2008(17589)
2007(16179)
2006(13892)
2005(12653)
作者
(54313)
(46001)
(45786)
(43637)
(29159)
(21983)
(20912)
(17777)
(17166)
(16322)
(15592)
(15378)
(14609)
(14560)
(14551)
(14245)
(14054)
(13544)
(13401)
(13268)
(11372)
(11363)
(11190)
(10422)
(10327)
(10319)
(10257)
(10209)
(9272)
(9057)
学科
(79321)
经济(79201)
管理(62854)
(60071)
(51558)
企业(51558)
方法(41083)
数学(36808)
数学方法(36522)
(28334)
(20526)
(20033)
(19213)
财务(19182)
财务管理(19136)
中国(18519)
企业财务(18279)
业经(16545)
(14616)
贸易(14612)
(14204)
(14190)
(13845)
地方(13199)
(13066)
银行(13032)
农业(13029)
(12690)
金融(12686)
(12253)
机构
大学(275782)
学院(272922)
(116122)
经济(113736)
管理(107062)
理学(92330)
理学院(91384)
管理学(90077)
管理学院(89556)
研究(88316)
中国(68747)
(58833)
(56555)
科学(51786)
财经(46256)
(45806)
(44859)
(41971)
(41778)
中心(41457)
研究所(40161)
业大(39951)
经济学(36657)
农业(36144)
北京(35487)
财经大学(34450)
经济学院(33313)
(32360)
(32338)
师范(32001)
基金
项目(177716)
科学(140054)
基金(131077)
研究(128185)
(113935)
国家(113025)
科学基金(96950)
社会(82996)
社会科(78825)
社会科学(78802)
基金项目(69607)
(68419)
自然(62776)
自然科(61309)
自然科学(61284)
自然科学基金(60258)
教育(60059)
(58048)
资助(54697)
编号(51029)
成果(42290)
(41429)
重点(40197)
(36857)
(36748)
(36710)
教育部(35854)
课题(35134)
科研(34753)
创新(34631)
期刊
(125499)
经济(125499)
研究(79244)
中国(52262)
(50055)
学报(42676)
(40583)
管理(38802)
科学(38346)
大学(32510)
学学(30927)
(27858)
金融(27858)
农业(26406)
财经(24283)
教育(23967)
技术(22561)
(20652)
经济研究(19770)
业经(19137)
问题(17069)
(14665)
(14456)
技术经济(13947)
财会(13845)
理论(13451)
(13330)
统计(13121)
会计(12880)
商业(12101)
共检索到405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芸  刘艳琴  
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好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对其是否能争取到保留上市资格的机会并无显著影响,撤销特别处理后的公司也普遍出现业绩下滑。这说明上市公司对自身质量改进缺少足够的关注,最终导致退市制度所应产生的正面效应长期弱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科  李钊  
文章对我国特有的ST制度以及伴生的"摘帽"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两个实证模型。第一个实证模型是运用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摘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真正影响ST"摘帽"能否实现的因素并不是公司规模的大小和盈利能力的高低,而是宏观经济形势、控股股东的性质、非经常性损益等上市公司本身不能直接控制的因素。第二个实证模型运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摘帽"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虽然"摘帽"在短期内能够增加上市公司股票的财富效应,但是这种效应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摘帽"对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也很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退市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丽梅  
在美国,股票换手率通常不高,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就会出现股价极度低迷,很容易触发退市机制。市场自发优胜劣汰机制,是退市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10月,全球上市公司退市数量累计达21280家,超过IPO数量累计值16299家。成熟资本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和退市率普遍高于新兴市场,美股市场更是超过七成公司退市,退市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以纳斯达克交易所为例,上市股票最多时曾超过5000只,2018年年底为2711只。而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天明  雷良海  
本研究从上市公司非系统性风险和公司股票估值的角度出发,采用1998年至2013年具有时间连续性的209家ST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ST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公司特征、行业和时间固定效应后,ST政策的实施与上市公司非系统性风险呈正相关,与公司股票价值呈负相关;在引入反映公司管理者行为的盈余管理变量后,盈余管理并未起到降低企业非系统性风险的作用,相反却增加了ST政策对企业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基于上述分析,ST政策的实施起到了警示作用,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我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逐渐趋向理性,影响投资者投资判断的传统财务包装手段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博  陶仲羚  
退市难是当今中国证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退市机制运行是否顺畅是衡量证券市场成熟度的试金石。本文通过对比中美退市制度及实施效果,发现我国退市制度实施效果不佳,退市制度形同虚设,继而分析了中美退市制度实施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为我国退市制度及其配套制度的改革及完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为中国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登新  
我国股市自开门营业18年来,退市制度仅在2001~2003年间被付诸行动,一批超级垃圾股在此期间集中退市,这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上市公司队伍,并极大地震慑住了狂炒垃圾股的过度投机行为。但之后的2004~2007年4年间几乎再无垃圾股退市。无论垃圾公司如何超级垃圾,它们总有办法坚决不退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康杰  简思达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进程1993年,《公司法》对上市公司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情形作出了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强制退市制度由此建立。2001年,水仙电器、广东金曼两家公司成为首批依法退市公司。2003年,中国证监会明确上市公司退市后,其股票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为退市公司提供了股票转让平台。2006年,修订后的《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强制退市的具体情形,并增加了因为吸收合并、要约收购而发生的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自然  成思危  
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缺少一个有效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这样的制度设计造成了监管层面和上市公司治理层面各方激励约束的恶性循环,不利于激励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延伸到宏观层面,突出的表现为国内证券市场的低迷及其功能的削弱。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在近几年来有所提高,但以贷款利率或债券收益率为标准衡量的整体投资价值仍旧不高。而且绩效差的上市公司比重过高,并且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为了解决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激励机制问题并实现其功能定位的调整,我们建议应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胜  宋福铁  
文章基于证监会与地方政府目标分离以及证监会长(短)期目标分离视角,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退市制度与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结果表明:证监会以短期市场波动最小为目标,维持既有不太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但对地方政府和投机者产生不当激励;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增进投资者保护为目标,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是最优策略,不当激励消失,但在劣质股票数量较多情况下市场波动急剧降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可消除不当激励,制订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退居次优策略,市场波动稳步降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逐步提高;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国  
创业板退市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事关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下一步关键是在出台退市机制的过程中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建立健全创业板退市机制是今年全国证券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在抓紧论证出台创业板退市机制,这项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建平  李晓莉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科学的退市制度可以发挥优胜劣汰功能,促进上市公司提高运营质量,帮助投资者增强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市资源的稀缺性、利益关联和退市标准的相对单一导致我国缺乏有效的退市机制。退市机制的缺失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助长了市场操纵行为,无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证券市场完整的运作体系需要疏通发行和退出两个端口,在完善退出机制的同时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形成进退有序的格局。应通过完善相应的机制,引导规范的市场化重组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德鹏  张莉  
"连续亏损"这一退市标准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退市难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痼疾。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退市标准应朝着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