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7)
- 2023(8342)
- 2022(7095)
- 2021(6491)
- 2020(5486)
- 2019(12391)
- 2018(11932)
- 2017(22901)
- 2016(12507)
- 2015(13980)
- 2014(13238)
- 2013(13282)
- 2012(12315)
- 2011(11099)
- 2010(10895)
- 2009(10081)
- 2008(9973)
- 2007(8931)
- 2006(7791)
- 2005(6990)
- 学科
- 济(50196)
- 经济(50121)
- 业(41342)
- 管理(40418)
- 企(35453)
- 企业(35453)
- 方法(25398)
- 数学(22453)
- 数学方法(22287)
- 财(18203)
- 务(13611)
- 财务(13602)
- 财务管理(13578)
- 企业财务(13095)
- 农(12943)
- 学(12104)
- 中国(11633)
- 业经(11019)
- 贸(10956)
- 贸易(10950)
- 易(10676)
- 制(10515)
- 农业(8781)
- 银(7856)
- 技术(7806)
- 银行(7803)
- 融(7624)
- 金融(7624)
- 体(7475)
- 行(7291)
- 机构
- 大学(184318)
- 学院(181267)
- 济(74886)
- 经济(73607)
- 管理(69553)
- 研究(66794)
- 理学(61360)
- 理学院(60604)
- 管理学(59421)
- 管理学院(59127)
- 中国(50880)
- 科学(43849)
- 农(41005)
- 京(39634)
- 所(36193)
- 财(33985)
- 研究所(33256)
- 业大(33231)
- 农业(33039)
- 中心(29641)
- 财经(27680)
- 江(26081)
- 经(25491)
- 北京(24748)
- 院(24290)
- 经济学(22462)
- 农业大学(21634)
- 范(21132)
- 财经大学(21081)
- 科学院(20827)
- 基金
- 项目(128660)
- 科学(101289)
- 基金(97474)
- 家(90032)
- 国家(89357)
- 研究(82090)
- 科学基金(75366)
- 自然(54046)
- 社会(53625)
- 自然科(52868)
- 自然科学(52850)
- 基金项目(52476)
- 自然科学基金(51981)
- 社会科(50954)
- 社会科学(50939)
- 省(47694)
- 划(42672)
- 资助(40063)
- 教育(37177)
- 重点(29867)
- 编号(29524)
- 部(28872)
- 计划(26918)
- 创(26713)
- 科研(26247)
- 发(26033)
- 创新(25120)
- 业(24186)
- 教育部(23879)
- 科技(23153)
共检索到262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杰 王果
采用中国证券市场1992~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全样本数据及各地区市场及历史数据,考察企业各类违规行为的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及其基于中国特殊情形的原因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控制权的分离将明显弱化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对上市公司经营层违规概率的显著负向影响,至少在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比例大于10%的情况下,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所有权分离度与企业股东违规概率显著正相关,而终极控制人所有权比例的作用则并不显著;终极控制性股东的"国有"或"非国有"的性质并不重要,而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是企业治理机制产生作用的前提;社会普遍的契约意识是影响企业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爱勤 龙俊雄
文章运用2000—2016年间发布年报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logit模型,控制年份和行业效应,并分别使用了分析师数量、明星分析师数量作为分析师关注的代理变量,分别考察其对违规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分析师关注的增加,企业违规的可能性越小;明星分析师的声誉效应并不能显著地减少企业的违规行为。
关键词:
分析师追踪 违规 公司治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志岳 吴世农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因为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公开谴责、公开批评或公开处罚的195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95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应用二分类Probit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和排序Probit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董事会特征是否会影响公司违规的发生概率、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等违规行为。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会降低工作效率;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公司经营越规范;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约束公司行为。美中不足的是,它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其治理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与代理理论相矛盾,关于董事会领导结构的实证结果支持现代管家理论,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公司越不...
关键词:
公司违规 董事会特征 现代管家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震
最近,关于草原兴发的报道不断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上。2006年5月24日,《南方都市报》刊登文章《草原兴发承认做假账》。6月8日,草原兴发接到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的调查书。7月5日,《证券时报》刊登了《草原兴发被深圳交易所强制复牌》的消息。7月12日,《上海证券报》刊登了《关于对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巧良 连晓璐
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划分为经营违规和信息披露违规,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ogit回归发现: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与区域腐败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区域的腐败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越容易发生违规行为,这种情况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更明显;上市公司所在地的政治环境指数对违规行为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上市公司所在地的税费负担指数在一定程度上"滋生"违规行为,同时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反腐败及其领域的文献,为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蓉 常维
近年来,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群发,本文利用200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违规事件样本,从"同群效应"的角度探究违规行为的群体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存在显著的地区同群效应("近墨者黑"),同地区其他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显著增加了该地区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且信息披露型违规的同群效应更加明显。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违规决策的地区同群效应主要源于交流式学习和观察式学习的两种模仿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同一地区内,相同产权性质公司间的同群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十八大之后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地区同群效应显著减弱。本文研究揭示了违规行为的地源性特征,也从抑制违规传染视角实证支持了近年来的系列整治活动。
关键词:
违规行为 同群效应 学习模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冠东
文章以2008~2010年发生违规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和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对两组样本在处罚公告日前后的收益率进行差异性检验,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处罚公告日前后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违规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股票在公告日前后有明显的负向反应。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所在行业、处罚机构、处罚原因、处罚措施会对市场反应产生影响。针对不同处罚效果,文章给监管机构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并给投资者提出了投资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苏朦
保理业务集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风险承担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其重要性和市场认知度日益提升。基于证监会等监管机构1994—2021年发布的违规处理文件,定义和识别上市公司保理违规行为,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类型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保理违规是近年兴起的违规行为,主要类型是违规披露;主板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保理违规最为突出,且集中在东部地区;保理违规正成为上市公司造假的新路径,典型手段包括虚构底层供应链交易、混淆业务实质和虚构保理业务收入。研究结论有助于规范企业保理和供应链交易行为,完善监管机构的保理约束机制。
关键词:
保理违规 分布特征 违规披露 虚构造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苏朦
保理业务集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和信用风险承担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其重要性和市场认知度日益提升。基于证监会等监管机构1994—2021年发布的违规处理文件,定义和识别上市公司保理违规行为,并对其分布特征及类型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保理违规是近年兴起的违规行为,主要类型是违规披露;主板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保理违规最为突出,且集中在东部地区;保理违规正成为上市公司造假的新路径,典型手段包括虚构底层供应链交易、混淆业务实质和虚构保理业务收入。研究结论有助于规范企业保理和供应链交易行为,完善监管机构的保理约束机制。
关键词:
保理违规 分布特征 违规披露 虚构造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经长 王玲
本文对近年来由于会计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监管机构处分、处罚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探寻其中的特征和规律,进而对那些"潜在"的违法违规公司的预警识别和监管防范提供有益的参考。文章还对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以后的主要变化和未来监管重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政府监管部门更有效地配置监管资源和提高监管效率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薛锋 董颖颖 石雨欣
基于修正的 KMV 模型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使股价异常波动造成投资者损失,同时也会使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降低,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增加,从而使得公司的违约距离减小,违约风险增大。公司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与违约距离变化的统计检验显示,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
关键词:
违约率 违规行为 KMV 模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福龙 毕世宏
文章主要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必须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建立健全法规 ,改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等 ,才能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步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违规行为 金融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玲洁 董永琦 丘彦强
选取2013~2018年间深交所上市公司接待基金公司实地调研的活动数据,对基金公司实地调研与被调研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对上市公司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降低其违规倾向、违规次数及违规强度,且调研次数越多,违规行为越少。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披露程度较低、法制环境较差的公司中,实地调研对违规行为的治理作用更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锋 柯孔林
以2002~2004年间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经检验样本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及协方差矩阵不相等,故将粗糙集理论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利用粗糙集方法具有不需要满足统计假设和遗传算法可以有效简化判别规则的特点,构建了符合上市公司数据实际情况的违规行为预警模型。实证结果显示该集成模型对上市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预测精度为82.00%,预警效果较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建琼 曹世蛟
通过建立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基于高管连锁的关联关系,测算每家目标公司的关联公司违规氛围,并由此考察违规行为在关联关系上的传染性。研究发现:关联公司的违规氛围显著助长了目标公司的违规倾向,并且具有较强违规习性的目标公司更容易受感染,而没有违规前科的目标公司则仍能洁身自好。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论是由董事长或总经理建立的连锁关系,还是由其他高管建立的连锁关系,均会导致违规行为的传染。对违规行为分类后发现,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具有较高的传染性,而领导人违规几乎不具有传染性。区分目标公司面临的监管强度后发现,违规行为的传染在监管强度较低时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