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9)
- 2023(3724)
- 2022(3149)
- 2021(3203)
- 2020(2780)
- 2019(6601)
- 2018(6430)
- 2017(12486)
- 2016(6937)
- 2015(8026)
- 2014(7777)
- 2013(7922)
- 2012(6958)
- 2011(6050)
- 2010(6205)
- 2009(6107)
- 2008(6557)
- 2007(6261)
- 2006(5802)
- 2005(5317)
- 学科
- 管理(39567)
- 业(35861)
- 企(35472)
- 企业(35472)
- 济(24660)
- 经济(24617)
- 财(18030)
- 务(15547)
- 财务(15526)
- 财务管理(15498)
- 企业财务(14960)
- 方法(13815)
- 数学(11013)
- 数学方法(10967)
- 制(8647)
- 人事(6555)
- 人事管理(6555)
- 业经(6539)
- 策(6366)
- 划(6284)
- 经营(6040)
- 理论(5800)
- 体(5748)
- 银(5515)
- 银行(5514)
- 中国(5290)
- 决策(5290)
- 公司(5284)
- 计划(5207)
- 体制(5132)
- 机构
- 大学(98378)
- 学院(96952)
- 管理(46095)
- 济(39419)
- 经济(38494)
- 理学(38241)
- 理学院(37918)
- 管理学(37683)
- 管理学院(37464)
- 财(24764)
- 中国(24247)
- 研究(24059)
- 京(20414)
- 财经(18540)
- 经(16873)
- 江(15135)
- 财经大学(14064)
- 商学(13542)
- 商学院(13442)
- 北京(12892)
- 中心(12307)
- 科学(12115)
- 州(12093)
- 经济学(11357)
- 所(11206)
- 公司(10906)
- 经济管理(10712)
- 业大(10151)
- 经济学院(10032)
- 范(9962)
- 基金
- 项目(55339)
- 科学(44990)
- 基金(42847)
- 研究(40920)
- 家(35618)
- 国家(35318)
- 科学基金(32462)
- 社会(27426)
- 社会科(25820)
- 社会科学(25812)
- 基金项目(23341)
- 自然(21934)
- 自然科(21470)
- 自然科学(21466)
- 自然科学基金(21135)
- 教育(19714)
- 省(19648)
- 资助(17839)
- 划(16590)
- 编号(16447)
- 成果(14035)
- 部(13432)
- 人文(12348)
- 教育部(12347)
- 重点(11413)
- 创(11372)
- 大学(11314)
- 项目编号(11193)
- 性(11182)
- 国家社会(10807)
共检索到155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炜 张欢
管理主义动机是现代企业资本扩张中的一项重要动因。在我国公有制企业独特的内部人控制结构下 ,这一治理因素是否对公司的资本扩张发挥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扩张行为的考察和统计检验 ,论证了经理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对推动我国公有股权控股的上市公司实施配股增发、购并等资本扩张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作者进而提出缺乏有效约束机制的激励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代理问题 ,治理管理主义问题的首要原则是强化经理人约束和股东控制。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扩张 管理主义 融资偏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肖钰 黄亮华 翁欣
本文研究地方政府积极借债背后的干预动机和市场化程度制约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我国2008-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在地方干预经济动机越强,政府举债程度越高的地区,过度投资程度越大;而民营企业在政府干预动机越强的地区,过度投资程度越小。政府的干预动机推进了国有企业过度扩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市场化改革推进较快的地区,政府对企业控制能力有限,约束了政府的干预动机,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程度较小。
关键词:
政府借债 政府干预 市场化改革 过度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张敏 刘志彪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1998~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中国企业扩张方式(自行投资和外部扩张)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主要以自行投资作为主要的扩张方式。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类别、董事会活跃度、股权集中度、现金、企业规模和是否有集团形式的母公司等因素显著地影响了企业扩张方式的选择;企业的两种扩张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关系;实际控制人类别、董事会活跃度、成长性、现金、是否有集团形式的母公司、企业规模、无形资产规模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这两种扩张方式在规模上的差异。
关键词:
并购 自行投资 扩张方式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元珍 戚奇峰
文章以新疆28家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总资产、净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研发投入等14个反应企业扩张能力的财务指标为研究变量,采用因子分析法,从企业规模、市场能力、盈利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对新疆上市公司扩张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为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新疆上市公司 扩张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祥松 卢春城
筛选沪深两市采掘业上市公司中在2008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作为样本,对比全行业和未发生并购企业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长期并购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并购活动在短期内会对企业造成绩效冲击,但长期来看,并购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梁 袁宏泉
本文以1999年-2003年间沪深两市发生的826起并购事件为有效样本事件,利用生产函数计算出公司并购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对外扩张的并购活动对产出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整体上看,上市公司收购股权或收购资产的对外扩张对产出效率的提高并不理想;收购股权的效率要高于收购资产的效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要素生产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玉罡 窦倩 柳杭
本文从中小板上市公司IPO后并购及资本支出这一视角,来研究公司的IPO动因。研究证实了IPO募集资金量与资本支出的正相关关系,且公司内部投资是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主要发展途径。在并购强度高的行业内,并购则成为上市公司IPO后可能选择的另一种扩张方式。此外,IPO后的股票增发及债务融资也为公司发展提供后续资本支持,可看作是公司IPO的间接动因。
关键词:
中小企业板IPO 并购 资本支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燕 郑涵钰
基于1996—2015年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利用Heckman两阶段法对OFDI扩张速度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考察,并分析了内外部因素在调节扩张速度对企业绩效影响时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扩张速度显著促进对外投资企业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且资本密集型行业、向发达国家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加长期稳健。而具有较高研发水平、较低负债率和从事较高国际经营化程度的行业则进一步促进企业在快速扩张中获益。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茆健
本文采用2001—2007年中国184家民营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和差分广义矩方法考察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周期性特征。实证结果发现,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在衰退期和繁荣期都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我们称之为"扩张偏向的技术创新"行为。在细分行业的分析中,这种特征在消费者相机选购品业也表现得非常显著,但在其他行业中则不显著。本文提出了"利润率差距假说"来解释扩张偏向的技术创新行为形成的原因并验证这个假说,我们认为,利润率差距的缩小增加了企业对主营业务进行技术创新投资的激励,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呈现出扩张偏向。在政策建议上,我们提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点,特别是财税激励政策要有行业区别...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扩张偏向 利润率差距假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小玄 杜君
文章通过建立国企的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函数,揭示其包含了来自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的多元化目标,其中规模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最近似的可量化目标,其能够包括并同时满足国企追求的其它效用目标。本文表明了国企持续超常的规模扩张是建立在长期高额负债率和利润率显著低下的基础上,证实了国企不仅缺乏融资约束,也缺乏市场竞争约束。由于这两个基本约束的软化,导致企业过度膨胀,超过了正常合理水平。由于规模庞大且层级结构复杂,还会加剧了企业的难以监控的"黑箱"行为。这种机制可能诱发腐败,还导致一系列不良效应,包括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垄断势力强化,企业成本剧增等等。对于市场约束的缺位,合理的解决路径是加强市场约束,而不是加强行政约束。改革的选择方向是,实行分类改革,对于面向市场的企业,需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合理契约来实现市场激励和约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雨
中国企业扩张频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企业的扩张是机会主义导向下的盲目扩张,并且过多依赖以往的成功经验。机会主义在过去能够成功,但在今天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继续依赖机会主义是难以取得发展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傅传锐 陈雅茹 王燕武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是宏观政策调控微观效应研究的新议题。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政策与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关系以及产权性质、内部控制质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2)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在财政政策与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相对于国有控股、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对非国有控股企业、内控质量高的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提升幅度更大。拓展性研究表明,尽管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同时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与结构资本的效率,但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渠道提高整体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多维度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实施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彬 彭程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4~2009年的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高管控制权与企业资本扩张行为的关系及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证结果发现:高管控制权与企业的投资扩张及多元化扩张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当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时,其正相关程度更大。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较强的高管所实施的多元化扩张战略会加大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丽 陈志军
企业对外扩张战略的制定属于董事会的职责。本文从董事会的结构特征与激励方式两方面探究其对企业扩张行为的影响,以2014-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发现:(1)董事会结构特征中较大的董事规模不利于企业对外扩张,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与公司扩张行为的关系不明显。(2)董事股权激励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实施跨区域扩张战略。(3)产权性质不同,董事会结构特征与激励方式对企业扩张战略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民营企业较大的董事会规模与扩张战略的负向关系更明显,董事持股比例较为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扩张行为,国有企业独立董事更偏好跨区域扩张战略。进一步研究发现,跨区域扩张战略提高了民营企业的绩效,与国有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不同性质的扩张型企业如何调整董事会结构和激励方式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 扩张战略 产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