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0)
2023(11747)
2022(10018)
2021(8964)
2020(7785)
2019(17791)
2018(17303)
2017(33706)
2016(18256)
2015(20519)
2014(20397)
2013(20379)
2012(18994)
2011(17400)
2010(17550)
2009(16541)
2008(16463)
2007(15026)
2006(13173)
2005(11864)
作者
(56698)
(47855)
(47786)
(45262)
(30466)
(23136)
(21581)
(18741)
(17817)
(16772)
(16436)
(15587)
(15303)
(15035)
(15005)
(14757)
(14720)
(14201)
(13813)
(13796)
(12088)
(11623)
(11621)
(10967)
(10848)
(10609)
(10559)
(10327)
(9618)
(9413)
学科
(96990)
经济(96895)
管理(58217)
(56066)
(47183)
企业(47183)
方法(40523)
数学(36164)
数学方法(35943)
(25314)
(20250)
地方(20077)
中国(19495)
(18811)
业经(18093)
(17833)
财务(17815)
财务管理(17776)
企业财务(17034)
(16088)
(15236)
贸易(15230)
(14734)
农业(13897)
地方经济(13306)
环境(12725)
(12416)
银行(12364)
(12334)
(12257)
机构
大学(278884)
学院(277210)
(124974)
经济(122738)
管理(106802)
研究(95168)
理学(92747)
理学院(91720)
管理学(90343)
管理学院(89838)
中国(72084)
科学(58614)
(57014)
(55971)
(52768)
(49703)
财经(45297)
研究所(45289)
业大(44403)
中心(42972)
农业(42055)
(41124)
(40737)
经济学(39489)
经济学院(35594)
北京(35452)
财经大学(33613)
(33035)
(32463)
师范(31997)
基金
项目(183036)
科学(143467)
基金(135615)
研究(125238)
(120488)
国家(119507)
科学基金(101623)
社会(82673)
社会科(78507)
社会科学(78480)
基金项目(72751)
(70636)
自然(67719)
自然科(66135)
自然科学(66110)
自然科学基金(65013)
(59760)
教育(56634)
资助(55232)
编号(47801)
重点(41509)
(40902)
(39247)
成果(37945)
(37773)
科研(36028)
创新(35468)
教育部(34886)
计划(34862)
国家社会(34699)
期刊
(137440)
经济(137440)
研究(78688)
学报(49126)
中国(46995)
(46273)
(46120)
科学(42885)
管理(38114)
大学(35800)
学学(34636)
农业(30323)
(25743)
金融(25743)
财经(23841)
经济研究(23711)
技术(21169)
(20431)
业经(20294)
问题(18134)
(16618)
教育(16443)
技术经济(15691)
(14467)
(13960)
商业(13712)
统计(13699)
世界(12804)
国际(12573)
理论(12569)
共检索到403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资产剥离,资本运作模式日渐成熟,逐步适应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我国学者关于资产剥离行为导致的经济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探讨资产剥离的动因和绩效。因此,本文以A企业为案例,根据该企业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两次资产剥离方案,从A企业的资产剥离实施过程入手,研究两次不同的非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剥离情况,分析资产剥离造成经济后果:一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二是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做出总结,并对上市公司中出现的资产剥离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资产剥离,资本运作模式日渐成熟,逐步适应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我国学者关于资产剥离行为导致的经济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探讨资产剥离的动因和绩效。因此,本文以A企业为案例,根据该企业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两次资产剥离方案,从A企业的资产剥离实施过程入手,研究两次不同的非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剥离情况,分析资产剥离造成经济后果:一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二是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做出总结,并对上市公司中出现的资产剥离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欣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动因与企业绩效进行了研究,发现四种主要的资产剥离动因对企业都可产生正向超额收益,并且在这四种剥离动因中,市场对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和调整资产结构两种剥离动因的反应要强于另外的两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毅  查秀芳  陈三梅  
与以往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在对资产战略性剥离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长期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资产战略性剥离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月  赵思维  龚玉  
由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出现了亏损,此时企业应剥离部分资产以降低资产负债率,否则今后企业的生存将难以为继。在经济下滑时,瘦身后的企业必须用创新的办法走出困境,因此研究主要从这一角度探究资产剥离式扭亏对后续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013年扭亏为盈的177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查询这些公司后续三年的创新绩效,针对资产剥离式扭亏对后续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发现企业采用资产剥离式扭亏手段,对企业后续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股权制衡度越高,会削弱资产剥离对企业后续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股权集中度越高,会增强资产剥离对企业后续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玉罡  王苏生  
一、基本假说并购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多数企业都在尽可能地通过并购来扩张。然而,除了少数企业因出现危机而被动剥离资产外,似乎没有人愿意主动对资产进行剥离。那么,那些被动剥离资产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在危机出现前主动地剥离资产以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良忠  朱荣林  范永进  
研究发现,在剥离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尤其是公告后的7个交易日内),将近有一半的公司获得了正的累积超常收益。这说明样本公司在剥离事件公告前后的短暂时间内,的确能够增加股东的财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阎晓春  嵇菊莉  
本文选取多项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绩效综合得分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2009年发生资产剥离的上市公司前后共四年的绩效综合得分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只能够在短期内改善其绩效,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带来持久的绩效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远艳  
资产剥离,是指公司将其一部分资产出售给第三方,以取得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行为。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许多学者在资金占用、现金股利发放等方面都证明了存在着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而从利益输送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文献较少。本文以被剥离资产的交易价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作为切入点,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的大股东或地方政府的利益输送行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海平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0年实施资产剥离战略的50家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和50家未进行资产剥离的配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截面数据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型紧缩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行为与其上一年的财务杠杆、财务风险、资产规模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和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营运能力、经营风险以及代理成本不相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峰  
随着转型经济中企业并购与重组活动的日益增多,理论界和实业界都期望有适合转型经济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重组行为。为此,本文以战略反馈和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剥离的动因。通过对1999-2003年中国上市企业剥离行为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上市企业的剥离行为主要出于战略考虑,包括并购后整合的需要、过度多元化调整的需要以及绩效改进的需要;传统的代理理论则缺乏解释力度。这一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已经能够根据战略需要来进行业务重组,同时也呼吁政府和业界加强公司治理,以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星雨  陈新明  
当前中美贸易关系日趋复杂,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资产剥离研究的现实性凸显。基于传统的在华跨国公司资产剥离动因二维观,本文选择经营绩效和不确定性作为影响资产剥离的内外部因素。通过二维逻辑回归发现,经营绩效和不确定性影响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资产剥离行为,资产剥离和并购经验以及生产成本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华跨国公司资产剥离行为与企业行为理论相一致,企业对小规模亏损十分敏感,随着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程度的深入,剥离决策应考虑结合即期问题和远期谋划的系统性战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李心合  莫迁  
近年来,中国企业资产剥离行为日益增多,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得到与并购同等的重视。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从企业战略角度研究多元化水平和经理人变更对企业资产剥离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多元化程度愈高的上市公司,愈有可能从事资产剥离;上年发生总经理或董事长变更的企业,愈有可能在下年进行剥离资产;资产剥离还与上年的每股收益、流动比率显著负相关,但与上年的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企业资产规模的关系不明显。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虹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借助产权的配置(不同的产权属性与层级),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交易行为以及这种交易行为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干预是形成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产权下资产剥离的同属管辖交易行为呈现显著差异,相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而言,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市场给予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整体反应是消极的,且同属交易与非同属交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虹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独特视角,从市场化进程差异、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以及企业产权配置三个方面探讨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业绩改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地方政府干预越少,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后的业绩越好。但是,如果资产剥离交易双方同属地方政府管辖,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控制的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后业绩改进产生负面影响,非政府控制的产权性质则有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