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5)
- 2023(10761)
- 2022(9671)
- 2021(9228)
- 2020(7829)
- 2019(18542)
- 2018(18380)
- 2017(35521)
- 2016(19465)
- 2015(22025)
- 2014(22017)
- 2013(21915)
- 2012(19802)
- 2011(17448)
- 2010(17308)
- 2009(15957)
- 2008(16069)
- 2007(14156)
- 2006(12425)
- 2005(10954)
- 学科
- 管理(70944)
- 济(70741)
- 经济(70657)
- 业(65445)
- 企(58576)
- 企业(58576)
- 方法(36421)
- 数学(30731)
- 数学方法(30399)
- 财(26992)
- 务(20810)
- 财务(20735)
- 财务管理(20701)
- 企业财务(19792)
- 农(17871)
- 业经(16872)
- 中国(16757)
- 学(15376)
- 制(14978)
- 理论(13554)
- 和(13133)
- 地方(12984)
- 划(12797)
- 农业(12478)
- 银(11844)
- 银行(11810)
- 技术(11735)
- 环境(11552)
- 贸(11342)
- 贸易(11335)
- 机构
- 大学(269438)
- 学院(267281)
- 管理(115288)
- 济(100669)
- 理学(98580)
- 经济(98180)
- 理学院(97569)
- 管理学(96085)
- 管理学院(95573)
- 研究(81459)
- 中国(64348)
- 京(57730)
- 财(51762)
- 科学(50830)
- 财经(40463)
- 所(40243)
- 江(38900)
- 业大(38460)
- 农(38143)
- 中心(38052)
- 经(36774)
- 北京(36729)
- 研究所(36249)
- 范(33419)
- 师范(33125)
- 州(32203)
- 财经大学(30421)
- 商学(30285)
- 商学院(29967)
- 院(29886)
- 基金
- 项目(180856)
- 科学(141831)
- 研究(132997)
- 基金(131259)
- 家(113235)
- 国家(112266)
- 科学基金(97753)
- 社会(81443)
- 社会科(77183)
- 社会科学(77161)
- 基金项目(70900)
- 省(70078)
- 自然(65483)
- 自然科(63890)
- 自然科学(63878)
- 自然科学基金(62742)
- 教育(60993)
- 划(58853)
- 编号(55234)
- 资助(54425)
- 成果(44594)
- 部(39863)
- 重点(39474)
- 创(37470)
- 课题(36824)
- 发(36460)
- 项目编号(35117)
- 科研(34908)
- 创新(34859)
- 教育部(34458)
- 期刊
- 济(110301)
- 经济(110301)
- 研究(77791)
- 中国(49726)
- 管理(45023)
- 财(44420)
- 学报(40151)
- 科学(37276)
- 农(33129)
- 大学(30643)
- 学学(28672)
- 教育(28309)
- 融(24262)
- 金融(24262)
- 技术(23331)
- 农业(23157)
- 财经(19433)
- 业经(17519)
- 经(16297)
- 经济研究(16146)
- 图书(15672)
- 财会(15231)
- 会计(14853)
- 理论(14334)
- 业(13762)
- 问题(13599)
- 实践(13326)
- 践(13326)
- 技术经济(13136)
- 现代(12830)
共检索到393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一涵 周咏梅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上市公司通过加速计提、少计提或不计提、巨额计提、非正常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然后探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所造成的虚构财务状况、粉饰经营成果、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操守、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制度、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外部审计监督水平等规范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盼旭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原会计准则中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规定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需求动机,因此成为上市公司盈余调节的重要工具。2007年是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针对上市公司采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又或者从公司的管理角度出发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生年
本文在新会计准则颁布的制度背景下,选用2001-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修正的Jonse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研究了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2)新增减值准备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转回减值准备则与操控性应计利润正相关;(3)新准则颁布前后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比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更为显著,支持了新准则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规定。
关键词:
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 操控性应计利润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道琴 卢相君 沈向国
上市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与原会计制度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原来四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基础上又增加四项减值准备。这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目的是为了挤出上市公司资产中的水分,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化解其投资风险。通过对吉林省上市公司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吉林省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 吉林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英 张媛 于雁翎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管理当局垄断性的提供盈余信息,此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盈余管理就自然产生了。而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不可能根据具体经济环境中具体企业的具体特点给出一个具体的减值策略,这种灵活性和主观性使得资产减值成为了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本文从资产减值的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傅蕴英 唐菊香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实施前后亏损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晨 李学峰 张宇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将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探讨了它们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类上市公司是否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验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文章列举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飞 刘建勇
本文选取2011—2013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对资产减值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新倾向;上市公司并不偏好利用同属流动资产的存货减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依然存在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资产减值类型 盈余管理 相关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永琦 冉茂盛
资产减值会计一直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运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对自2001年全面实行“八项计提”会计政策以来,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检验,以考察新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选择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
关键词:
资产减值会计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尚洪涛 马清
本文研究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额的变化情况,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规定的有效性问题,同时提出完善意见。
关键词:
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春苗 李秀凤 苑泽明
2006年新会计准则禁止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在之后的会计年度内被转回,只有在处置相关资产时才能进行相应会计处理。文章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衡量盈余水平,建立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的多元线性模型,回归结果发现:现行资产减值制度下还存在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来操纵盈余的现象,且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与盈余管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 相关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丁方飞 伍中信
对2001~2006年旧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实施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所产生的应计盈余明显地降低了会计盈余的质量。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应计盈余所构建的逆向套利组合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报酬率,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应计盈余与超额回报负相关,说明市场不能识别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支持新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咏梅 杨阳
本文对2005年、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 275家上市公司在股改前后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动进行研究,采用了修正的Jones模型对资产减值准备变动的效果进行衡量,并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为了降低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水平,当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降低股改前一年度盈余的动机和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投资者的信心,当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增加本年度盈余的动机和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上市公司。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监管和盈余管理控制带来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资产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姿
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是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研究入手,阐述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于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