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8)
- 2023(11311)
- 2022(9700)
- 2021(9064)
- 2020(7927)
- 2019(18629)
- 2018(18282)
- 2017(35665)
- 2016(19355)
- 2015(22030)
- 2014(22241)
- 2013(22389)
- 2012(20732)
- 2011(18606)
- 2010(19099)
- 2009(18124)
- 2008(18802)
- 2007(17078)
- 2006(14946)
- 2005(13816)
- 学科
- 济(80821)
- 经济(80696)
- 管理(67712)
- 业(63025)
- 企(55739)
- 企业(55739)
- 财(39543)
- 方法(37362)
- 数学(31820)
- 数学方法(31506)
- 务(23051)
- 财务(23016)
- 财务管理(22955)
- 制(22744)
- 企业财务(21961)
- 中国(21245)
- 农(20518)
- 业经(17578)
- 学(16469)
- 体(15764)
- 财政(14709)
- 地方(14610)
- 银(14176)
- 银行(14144)
- 理论(14048)
- 贸(13781)
- 贸易(13774)
- 易(13355)
- 体制(13279)
- 行(13274)
- 机构
- 大学(284837)
- 学院(280777)
- 济(118789)
- 经济(116296)
- 管理(107735)
- 研究(92961)
- 理学(92021)
- 理学院(91061)
- 管理学(89664)
- 管理学院(89119)
- 中国(73437)
- 财(68820)
- 京(59601)
- 科学(53607)
- 财经(50137)
- 所(47530)
- 经(45250)
- 江(44200)
- 农(43617)
- 中心(42563)
- 研究所(41972)
- 业大(38098)
- 北京(37982)
- 经济学(37412)
- 财经大学(36960)
- 范(34795)
- 师范(34477)
- 州(33976)
- 农业(33895)
- 经济学院(33732)
- 基金
- 项目(175215)
- 科学(137878)
- 研究(129764)
- 基金(128260)
- 家(110157)
- 国家(109257)
- 科学基金(93944)
- 社会(83273)
- 社会科(78944)
- 社会科学(78923)
- 基金项目(67583)
- 省(67305)
- 教育(60704)
- 自然(59380)
- 自然科(57981)
- 自然科学(57959)
- 自然科学基金(56947)
- 划(56438)
- 资助(52935)
- 编号(52825)
- 成果(45381)
- 部(40656)
- 重点(39690)
- 制(36998)
- 课题(36205)
- 创(36198)
- 发(36128)
- 教育部(35473)
- 性(34907)
- 国家社会(34433)
共检索到437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计小青
本文在扩展Stigler的“捕获”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了内生财务呈报管制的形成机理,指出只有“被管制者寻求的管制”才有可能是有效的管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有效的财务呈报管制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基础条件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并讨论了测度财务呈报管制效果的规范和实证方法,从而初步构建了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关键词:
内生财务呈报管制 “捕获”理论 自我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德容
会计信息公共物品的性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计信息供给的自然垄断性等因素的存在所造成的市场失灵,使得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成为必需。但财务呈报管制有其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人们应认清财务呈报管制的双刃性,在财务呈报管制过程中进行理性选择。
关键词:
财务呈报 管制 公共物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凯丽 黄金鑫 吕雪晶
政府财务信息呈报格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务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以及花费的成本。本文首先从三个等级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了财务信息呈报的需求状况,并通过对当前普遍使用的呈报格式进行了比较,发现现有呈报格式过于单一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XBRL技术设计了更加满足信息使用者异质性需求的"个性化财务报告";最后,从具体内容和分析方法两者着手,提出构建相应的财务信息分析框架,便于信息使用者对该财务报告有更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
呈报格式 XBRL技术 分析框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计小青 曹啸
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会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 ,一方面 ,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正不断完善;另一方面 ,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欺诈案件却频繁爆发。本文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为此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解释内生财务呈报管制的形成以及构建有效财务呈报管制的前提条件;在此框架内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呈报管制无效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考察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小青
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不能消除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并没有改变对财务呈报进行管制的基础 ,不能取消管制 ,而是应该采取不同的管制形式、方法和手段。因此中国的财务呈报管制要从观念和技术上积极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财务呈报管制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计小青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财务呈报管制的国家 ,其运作模式曾一度成为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然而 ,安然等系列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美国资本市场体系和财务呈报管制制度的反思。本文在分析美国财务呈报管制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我国财务呈报管制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邱勇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不断被披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利润操纵等问题做了分析,认为:(1)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与“政府提供隐性担保”有关,上市公司根据既定信息与监管部门进行动态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普遍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2)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根本在于我国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失衡,在程序理性上出了问题。(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在于激励不足和会计控制不强。从大量评述性讨论来看,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解释主要是“造假成本低”。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监管方式、方法不当的监管非效率制度下,造假成本低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辉
从契约理论角度看,财务控制是对初始契约的不完备性所进行的修正,这恰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逻辑起点。在企业集团复杂的代理关系中,母公司处于核心主导地位,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主体。通过均衡代理成本和财务协同效应使财务控制的制度安排净收益最大化不仅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目标,同时也蕴涵财务控制的机理。因此反映上述特征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完整架构应由目标层、治理层和管理层所组成。
关键词:
不完备契约 企业集团 财务控制 架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晓珺
公司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的灵魂,而财务治理效率的提升是财务治理追求的根本目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利益相关者的"社会人"属性,该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社会人"特征、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以及财务治理效率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SCP模型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驱动力、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效率驱动力产生的行为、财务治理效率等3个方面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为进一步探讨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社会人” 财务治理效率 SCP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心合 蔡蕾
面对公司所遇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财务报表分析的学科定名和框架安排已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扩展财务分析框架需要转换财务分析视角,包括价值创造、战略、价值链或价值网、生态化等,都应当纳入财务分析体系。扩展后的财务分析框架,以公司价值及其创造为目标,以战略分析为起点,以价值驱动因素分析和价值源泉分析为主体的分析架构。其中,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使用“五种状态”模型,价值源泉分析使用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模型,两种模型均内含财务、经营和生态的一体化运作,并将预测性分析寓于其中。
关键词:
公司 财务分析 框架 超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金帆 杨淑娥
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其内容包括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及其背后的财权配置。依据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力,将公司治理的利益主体划分为两类,并论述了两类利益主体的财务治理框架,同时探讨了内部人控制的产生机制、政府的制度供给及其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作用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公司财务治理 监督机制 制度供给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华
本文以因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开批评或公开处罚的74家上市公司以及86家财务信息披露正常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1998至2005年的五大类26项指标,应用相关性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确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假企业与正常企业在23项指标上有显著差异,有9项指标对模型有强的解释力,并且两类企业所属的模型在截距项上有明显的区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新民 钱爱民 陈德球
科学、有效地评价上市公司质量,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财务状况质量是上市公司质量最综合、最显性的体现。以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来源于美国,这种评价方法由于没有也不可能考虑中国情境下的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与信息披露变化等方面具体的制度背景、经营环境以及管理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对会计信息造成的影响,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差的适用性,并在相当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在整体上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的评价与判断。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情境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以"股权结构、经营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后果、管理质量"为分析路径,从资本结构质量、资产质量、利润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4个维度,解读上市公司的资本引入战略、资源配置战略、战略实施效果和战略支撑能力,透视公司的管理质量和治理效率,以期为评价上市公司质量提供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缪富民
财务控制的目标是对出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代理契约的冲突进行管理和协调。以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制度博弈模型为分析基础,可以清楚表明财务控制机理特征:首先,财务控制本身具有的制度成本(控制成本)是制约控制成效的关键因素;其次,财务控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应具备使经营者违背代理契约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功能;最后,财务控制本质是一种契约安排,是出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多次动态博弈的结果,因此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完善。
关键词:
财务控制 制度博弈 财务约束 财务激励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曾繁荣 潘灵桥
一、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和Cooper等学者于1978年提出来的,是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决策单元(即DMU,Decision Making Unit)进行有效性分析的一种方法。从几何上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