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9)
2023(2779)
2022(2415)
2021(2219)
2020(1959)
2019(4607)
2018(4396)
2017(9179)
2016(5000)
2015(5748)
2014(5521)
2013(5539)
2012(4882)
2011(4288)
2010(4292)
2009(3980)
2008(4049)
2007(3688)
2006(3255)
2005(2836)
作者
(14002)
(11849)
(11805)
(10889)
(7406)
(5621)
(5441)
(4450)
(4314)
(4215)
(4022)
(3828)
(3787)
(3621)
(3591)
(3559)
(3525)
(3484)
(3467)
(3379)
(2851)
(2812)
(2766)
(2647)
(2583)
(2572)
(2559)
(2480)
(2322)
(2315)
学科
(24653)
(23198)
企业(23198)
管理(20709)
(20127)
经济(20105)
方法(12648)
(11823)
数学(11491)
数学方法(11439)
(10222)
财务(10213)
财务管理(10198)
企业财务(9909)
(6901)
(6081)
体制(5631)
公司(5147)
业经(4552)
(4445)
(3123)
贸易(3121)
技术(3110)
(3101)
农业(3077)
(3025)
中国(2983)
理论(2690)
(2548)
经营(2548)
机构
大学(72222)
学院(71682)
管理(31356)
(29316)
经济(28844)
理学(27924)
理学院(27675)
管理学(27366)
管理学院(27234)
研究(19319)
中国(15510)
(15270)
(14144)
财经(12430)
(11646)
(11438)
科学(11254)
业大(11076)
(9878)
商学(9568)
商学院(9521)
财经大学(9520)
(9466)
农业(9281)
中心(9004)
经济管理(8645)
北京(8607)
研究所(8422)
经济学(8307)
(7618)
基金
项目(47467)
科学(38200)
基金(36328)
研究(32658)
(31403)
国家(31132)
科学基金(27864)
社会(21945)
社会科(20995)
社会科学(20988)
基金项目(20179)
自然(19141)
自然科(18735)
自然科学(18730)
自然科学基金(18464)
(18156)
教育(15793)
(15283)
资助(14856)
编号(12529)
(11203)
重点(10368)
(10027)
教育部(9942)
人文(9881)
成果(9809)
科研(9463)
创新(9291)
(9247)
大学(9169)
期刊
(28759)
经济(28759)
研究(18263)
(15157)
管理(11443)
中国(11389)
学报(11316)
科学(9909)
(9268)
大学(8844)
学学(8482)
财经(6481)
农业(6230)
(6174)
金融(6174)
财会(5872)
(5411)
会计(5067)
技术(5000)
经济研究(4789)
教育(4585)
业经(4508)
通讯(3985)
会通(3977)
(3871)
问题(3624)
(3535)
技术经济(3449)
商业(3405)
(3139)
共检索到98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艳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者以公开方式向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购买其所持股票的要约,以实现收购目的的上市公司收购方式。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99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青   周伟  
上市公司收购指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行为。收购人可通过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证券交易所的集中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青  周伟  
要约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该制度为在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下强化管理层的约束机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研究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上市公司要约收购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德平  吴云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兆宏  
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法律制度之国际比较徐兆宏要约收购是指投资者向目标公司(上市公司)股东发出公开购买股份的要约来获取目标公司控制权的市场夺易行为。由于要约收购具有速度快、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与征集出席委托书、公开市场收阳等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程兴华  
本文旨在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制度作一比较和探讨。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协议收购是目前上市公司并购中具有效率性的制度安排,但这种交易制度在实践中难以保障并购交易的公平性;要约收购有利于改善并购交易的公平性,但现行的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影响了并购交易效率。为提高上市公司并购交易制度的有效性,现行的并购交易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要其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有效配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龙振海  
本文以2005年到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要约收购为研究背景,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交易期内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交易期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并不能显著提高公司的价值。该结论表明,在减弱非市场化因素干扰的背景下,受制于本身机制设计的机构投资者并不能显著提升目标公司的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春  李善民  
协议收购中的强制要约是一项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制度。2002年我国法律借鉴英国的立法精神,对强制要约制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又对该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经验数据,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对强制要约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强制要约制度实施前后市场对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反应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强制要约的实施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好"的信号,尤其是在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该制度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使市场对协议收购产生积极的反应。我们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强制要约制度的评价和改善提供有益的信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人骥  刘春江  
本文以南钢股份要约收购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从控股溢价和流通溢价两个角度分别对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要约收购行为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非流通股东可以分享控股溢价,但是控股溢价偏低,对非流通股东不具有充分吸引力;如果非流通股东兑现利润退出,将承受较大的隐性损失。而流通股东不能分享控股溢价,且其拥有的流通溢价遭受了折价的不公正待遇;如果流通股东受约退出,将承受较大的直接成本。根据强制要约收购的法理判断,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都未获有效保护,中国的要约收购仅具有形式而非实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向德伟  宋彩霞  罗祥城  
要约收购这种企业并购行为在西方资本市场上比较普遍,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在调整要约收购标准、建立部分要约收购制度、修改要约收购的定价方式、实施反收购和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妙妙  陶启智  朱翔龙  
本文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被收购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效率越低、规模越小的公司,被收购的概率越大,但营运效率高的公司,更有可能成为有潜力的目标而受到主并购公司青睐;流动性越差,股权的流动性越大,股权集中度过于分散,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加;公司杠杆越高,公司越容易成为并购目标财务比率与公司控制权被收购的概率有关,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对模型的冲击不大,没有显著改变公司控制权被收购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茹  
收购上市公司实务及法律问题陈静茹近年来,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和运作中充分展示其魅力。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上市之路,对于讲求效益和效率的企业家来说,非市场化因素的确让其大伤脑筋,能顺利通过者廖廖无几,只好移情别恋。为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收购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朗平   李鹏程   胡智慧   谢运  
在国内并购法规不断完善的今天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企业在进行上市公司并购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构建收购主体 ,而收购主体的合法性主要包括主体资格、对外投资、资金的来源和财务状况等多个方面 ,因此企业在并购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以使并购活动在合法的框架下顺利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