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8)
- 2023(12666)
- 2022(10591)
- 2021(9691)
- 2020(7994)
- 2019(18243)
- 2018(17256)
- 2017(33997)
- 2016(18418)
- 2015(20373)
- 2014(19820)
- 2013(19526)
- 2012(18117)
- 2011(16284)
- 2010(16810)
- 2009(15751)
- 2008(15328)
- 2007(13812)
- 2006(12652)
- 2005(11283)
- 学科
- 济(71170)
- 经济(71087)
- 业(62982)
- 管理(58986)
- 企(53778)
- 企业(53778)
- 方法(30538)
- 融(27450)
- 金融(27449)
- 数学(26693)
- 数学方法(26398)
- 财(26266)
- 银(25874)
- 银行(25824)
- 中国(24944)
- 行(24938)
- 农(21283)
- 制(19293)
- 务(18885)
- 财务(18856)
- 财务管理(18827)
- 企业财务(18113)
- 业经(18004)
- 地方(15619)
- 贸(15307)
- 贸易(15294)
- 易(14964)
- 农业(14768)
- 学(14003)
- 策(13986)
- 机构
- 学院(264136)
- 大学(262705)
- 济(111037)
- 经济(108838)
- 管理(101203)
- 研究(90409)
- 理学(87571)
- 理学院(86645)
- 管理学(85250)
- 管理学院(84774)
- 中国(74882)
- 财(54933)
- 科学(54528)
- 京(53892)
- 农(49463)
- 所(46241)
- 财经(43489)
- 中心(42555)
- 研究所(42045)
- 业大(40764)
- 江(39775)
- 经(39541)
- 农业(39112)
- 经济学(34060)
- 北京(33514)
- 财经大学(32549)
- 院(32236)
- 州(31896)
- 范(31717)
- 师范(31274)
- 基金
- 项目(174600)
- 科学(137583)
- 基金(128484)
- 研究(123313)
- 家(113722)
- 国家(112747)
- 科学基金(96163)
- 社会(80031)
- 社会科(76176)
- 社会科学(76155)
- 省(68039)
- 基金项目(67589)
- 自然(63418)
- 自然科(62039)
- 自然科学(62017)
- 自然科学基金(60989)
- 划(57895)
- 教育(56527)
- 资助(52889)
- 编号(48135)
- 重点(39942)
- 成果(39554)
- 部(38871)
- 发(37936)
- 创(37342)
- 创新(34896)
- 科研(33755)
- 课题(33689)
- 教育部(33304)
- 国家社会(33202)
- 期刊
- 济(119474)
- 经济(119474)
- 研究(77548)
- 中国(49473)
- 学报(44739)
- 农(44630)
- 财(43284)
- 融(41999)
- 金融(41999)
- 科学(40590)
- 管理(37813)
- 大学(33493)
- 学学(32145)
- 农业(29100)
- 教育(22648)
- 财经(21876)
- 经济研究(20063)
- 业经(19639)
- 技术(19061)
- 经(18617)
- 业(15380)
- 问题(15339)
- 贸(14133)
- 国际(13561)
- 版(13029)
- 技术经济(12397)
- 理论(12212)
- 商业(11967)
- 现代(11923)
- 科技(11584)
共检索到397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浩岚
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是其快速扩张、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主要采用股权融资,具体包括配股、增发、可转换债券等三种方式。影响上市公司融资策略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法规、二级市场特点、融资成本和风险等等,上市公司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再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在控制融资风险、成本与谋求最大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帮亮 贝政新
本文以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762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研究和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从企业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公司规模、更好的成长性、更强的盈利能力以及更低的经营风险,但不一定具有更优的公司治理水平。实证结果还表明,公司在进行债权再融资决策时,相关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和股权集中度是三种债权再融资方式共有的影响因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彬
通过对2000-2003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别股东的再融资方式选择倾向不同,非流通股中国家股与流通A股、内部职工股、高管股倾向配股方式,而其他非流通股和流通B股、H股、基金、战略投资者均倾向增发、转债的方式。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配股,非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增发。原因在于各类别股东在不同再融资方式下的利益格局不同,同时各类别股东对再融资决策的影响力不同,决定最终选择结果不同。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再融资方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文德
企业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后,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选择多种方式筹集长期资本的基础。这些融资方式包括留存收益、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公司债券和借款等。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和便利性正是企业追求成为上市公司的一个主要动因,也是上市公司较非上市公司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晓聪 王慧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发行股权类证券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我国金融领域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倒逼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监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通股比率越高,投资人收益越低,即当前我国股权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因此,需拓展监管主体,提升监管效率,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机制。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监管机制 市场业绩 策略选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支晓强 童盼
本文利用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盈利能力、股利政策、成长性、公司是否同时发行境内外资股、境外外资股、以前年度配股次数、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限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配股决策显著相关。
关键词:
再融资选择 配股 股权再融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艳敏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重上市轻再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本文以宁波地区为例,分析了再融资业务中存在的规模小、方式单一、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因素包括缺乏再融资意愿和项目、融资条件不足、配套政策保障不力等,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股权机构、推动并购重组、加强政策扶持,培育再融资项目,规范再融资资金的使用等措施来提高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推动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拉动宁波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孙月静
企业向外界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对于企业来说融资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到许多因素,但都是以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利润最大化的为目标。文章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分为4种:内源融资、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对于这4种融资方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路径。
关键词:
融资方式 固定效应 融资成本 融资风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黄庆
上市公司权益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方式再融资的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上升,权益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管征 卞志村 范从来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在Myers和Majluf(1984)模型框架下,采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并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方式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实证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在中国避免提倡采用增发方式。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增发方式 配股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骆垠杏
采用Logistic模型,以2007—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15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决策主要受融资成本、公司特征以及内部人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弱上市公司内部人攫取私利的动机和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安俊 樊燕萍
本文对我国2008年至2011年间发生并购行为的煤炭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并购的目标资产规模小,而其利润规模大,企业就更倾向于内源融资的方式;历史负债规模及市盈率是决定债权融资的主要因素;净资产收益率、流通股股权、配股权则是股权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霞 薛爽
本文以 2 0 0 0— 2 0 0 2上半年公告拟进行增发和配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在增发方式市场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研究发现 ,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受到其股权结构、流通股比例和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 ,股权越集中、流通股比例越低和市值账面值比率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增发 ,而财务杠杆和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状况对公司的权益融资决策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增发 配股 股权集中度 流通股比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广生 岳芳芳
企业特征因素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选择。选取2007~2015年间实施增发、配股、可转债的最新样本数据,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成长性高、营运能力好的上市公司倾向股权再融资;偿债能力强、盈利性好又注重控制权收益的上市公司倾向可转债再融资;公司成长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股权结构对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十分显著。
关键词:
企业特征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股权偏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