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5)
- 2023(13448)
- 2022(11441)
- 2021(10600)
- 2020(9065)
- 2019(20811)
- 2018(20524)
- 2017(40653)
- 2016(22072)
- 2015(25013)
- 2014(25007)
- 2013(24592)
- 2012(23052)
- 2011(20779)
- 2010(21350)
- 2009(20571)
- 2008(20213)
- 2007(18604)
- 2006(16522)
- 2005(15122)
- 学科
- 济(87159)
- 经济(87033)
- 管理(73660)
- 业(72798)
- 企(61705)
- 企业(61705)
- 方法(38365)
- 财(34402)
- 数学(33851)
- 数学方法(33505)
- 融(29137)
- 金融(29131)
- 中国(28457)
- 银(28141)
- 银行(28110)
- 行(27017)
- 制(26830)
- 农(25826)
- 务(23190)
- 财务(23139)
- 财务管理(23094)
- 企业财务(22114)
- 业经(20360)
- 地方(18096)
- 贸(17362)
- 贸易(17348)
- 体(17197)
- 农业(17095)
- 易(16942)
- 学(15329)
- 机构
- 学院(314624)
- 大学(313277)
- 济(135069)
- 经济(132143)
- 管理(121694)
- 理学(103502)
- 研究(103170)
- 理学院(102473)
- 管理学(100980)
- 管理学院(100373)
- 中国(87495)
- 财(70852)
- 京(64279)
- 科学(58095)
- 财经(54247)
- 所(51938)
- 中心(50308)
- 农(49814)
- 江(49220)
- 经(49020)
- 研究所(46084)
- 业大(42486)
- 经济学(42155)
- 北京(40699)
- 财经大学(40103)
- 州(39114)
- 农业(38792)
- 经济学院(38107)
- 范(37451)
- 师范(37093)
- 基金
- 项目(197298)
- 科学(155862)
- 研究(147806)
- 基金(144033)
- 家(122893)
- 国家(121830)
- 科学基金(105369)
- 社会(94787)
- 社会科(90042)
- 社会科学(90016)
- 省(77093)
- 基金项目(75660)
- 教育(68091)
- 自然(66318)
- 自然科(64726)
- 自然科学(64709)
- 划(64109)
- 自然科学基金(63602)
- 编号(61167)
- 资助(59818)
- 成果(51764)
- 部(45138)
- 重点(44126)
- 发(42012)
- 课题(41779)
- 制(41691)
- 创(41325)
- 性(39637)
- 教育部(39359)
- 国家社会(38819)
- 期刊
- 济(151532)
- 经济(151532)
- 研究(96844)
- 中国(64344)
- 财(59346)
- 融(48719)
- 金融(48719)
- 农(46253)
- 管理(45552)
- 学报(43390)
- 科学(40595)
- 大学(33819)
- 学学(32045)
- 农业(29564)
- 教育(29517)
- 财经(27983)
- 技术(25938)
- 业经(23953)
- 经济研究(23944)
- 经(23786)
- 问题(19701)
- 贸(16937)
- 理论(16674)
- 财会(16193)
- 业(15438)
- 技术经济(15246)
- 国际(15216)
- 实践(14931)
- 践(14931)
- 会计(14327)
共检索到487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轩宇 鲁靖文
近年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已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一有悖于经典融资优序的现象成因,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张璁(2007)认为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的主要原因是股权融资成本偏低,制度和政策上的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姚燕 张宁
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成本高、缺乏融资渠道等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问题更为严重,往往通过获取上市公司"壳资源"来解决其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以民营企业集团——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集团)为例,剖析其是如何通过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进而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来解决融资需求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珉 江伟
本文从大股东控制权利益的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权稳固的公司负债比率较低,大股东控制权不太稳固的公司负债比率较高,总体上,公司的负债比率与大股东控制权的稳固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公司需要从外部筹集资金时,大股东控制权稳固的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大股东控制权不太稳固的公司偏好债务融资。这些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并非单一地偏好外部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对债务融资或股权融资的选择,是大股东出于控制权利益的考虑,在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保持控制权和控制权价值的大小所造成的影响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
关键词:
控制权利益 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平
本文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对公司管理者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MBO)与民营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PBO)以后的“隧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收购发生以后都可能产生“隧道效应”,但证据尚不够充分。另外,MBO公司比PBO公司显示出更大的产生隧道效应的可能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化成 姚燕
控制权转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其通过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股东财富的作用己在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得到了证实。由于存在大股东超强控制的内部治理环境和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环境,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表现出异于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实践的特点。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茂平
本文用事件研究法及ARMA模型对2003~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提前泄漏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投机炒作现象有所减少。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量 市场反应 ARMA模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鹿
2004年8月19日,持续数月的哈啤争夺战以世界第一大啤酒集团安海斯——布希国际公司(以下简称AB)的全面控股,世界第二大啤酒集团南非国际酿酒集团(以下简称SAB)的退出而宣告落幕。至此,哈啤集团退市,成为一家外资背景的私有公司。回顾哈啤被收购的历程,其作为收购相关方"多赢"的经典案例,仍然值得我们回味和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初晓明 王洪玲
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会改变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预期,从而引起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进而使得目标公司股东的财富发生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行业对2002年我国资本市场上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的目标方公司股东财富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资本市场而言,控制权转移能为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而对于不同行业控制权转移的财富效应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只有原材料企业在公告日前可以获得显著的正财富效应,而工业企业和消费企业的财富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财富效应 事件法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
文章基于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31家公司的数据,同时根据同行业和规模相近的原则选择了其他231家公司作为配对样本,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因素对控制权转移发生的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发现,总资产净利率(ROA)、每股现金净流量(NCFPS)、营运资本周转天数(WCD)、研发费支出(RD)、主营业务鲜明率(MBVR)对控制权转移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其中ROA、NCFPS和MBVR与控制权转移的发生负相关,WCD和RD与控制权转移的发生正相关。这说明随着控制权转移市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配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控制性股东。控制性股东的存在在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同时,又存在着控制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从而导致了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终极控制性股东,终极控制性股东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金字塔股权结构,是终极控制性股东用来强化控制权的一种常用方式。在该结构下,终极控制性股东利用两权分离通过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侵占上市公司及小股东利益,从而加剧了终极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终极控制权 融资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晓峰
以控制权为视角,通过构建统一的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期限条件下的债务融资和不同融资对象的股权(再)融资,得出了如下结论:在不影响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越偏向于股权融资;融资金额越多,越偏向于股权融资。
关键词:
债务融资期限 股权(再)融资对象 控制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晋平 文央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学刚 荆新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全样本研究思路,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坤埔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的研究出发,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在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先进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转移方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海生
2005-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到2009年限售股几乎全部解禁,非流通股全部流通,中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将促使形成一个有效的定价标准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一、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控制权市场交易主要以协议收购方式为主。股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