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8)
2023(11391)
2022(10096)
2021(9630)
2020(8089)
2019(18856)
2018(18676)
2017(36758)
2016(20046)
2015(22239)
2014(22242)
2013(21992)
2012(19999)
2011(17880)
2010(17635)
2009(16094)
2008(15825)
2007(13808)
2006(11900)
2005(10431)
作者
(57161)
(47324)
(46865)
(44770)
(30279)
(22816)
(21368)
(18472)
(17789)
(16907)
(16210)
(15846)
(14966)
(14830)
(14662)
(14546)
(14299)
(14062)
(13570)
(13544)
(11790)
(11445)
(11396)
(10774)
(10612)
(10483)
(10441)
(10429)
(9478)
(9339)
学科
(75568)
经济(75471)
管理(63840)
(63104)
(55989)
企业(55989)
方法(39136)
数学(33965)
数学方法(33616)
(25228)
(19129)
财务(19070)
财务管理(19046)
企业财务(18349)
(18202)
中国(17350)
(17240)
业经(17039)
(15209)
地方(13605)
理论(13068)
技术(12969)
(12418)
农业(12304)
(12101)
贸易(12095)
(11750)
(11365)
环境(11120)
(11117)
机构
大学(282723)
学院(279631)
管理(115907)
(106873)
经济(104516)
理学(101510)
理学院(100432)
管理学(98797)
管理学院(98286)
研究(88342)
中国(65231)
(59375)
科学(55947)
(51583)
(44056)
(43353)
业大(42395)
财经(42275)
研究所(40214)
中心(39869)
(38666)
(38492)
北京(37237)
(35166)
师范(34804)
农业(34123)
(32159)
财经大学(32074)
(32026)
商学(31379)
基金
项目(195849)
科学(154214)
基金(143912)
研究(140792)
(125326)
国家(124305)
科学基金(107737)
社会(87865)
社会科(83333)
社会科学(83312)
基金项目(77606)
(75576)
自然(72666)
自然科(71006)
自然科学(70989)
自然科学基金(69744)
教育(64526)
(63899)
资助(59580)
编号(56860)
成果(45794)
(43446)
重点(43057)
(40817)
(39563)
科研(38076)
创新(37973)
课题(37899)
教育部(37414)
大学(36757)
期刊
(111197)
经济(111197)
研究(79056)
中国(47323)
学报(46262)
管理(42219)
科学(41738)
(41348)
(38546)
大学(34742)
学学(32916)
教育(27998)
农业(27012)
(23769)
金融(23769)
技术(22221)
财经(20773)
业经(18170)
(17416)
经济研究(17401)
理论(14393)
问题(14306)
图书(14294)
(13926)
科技(13691)
实践(13330)
(13330)
(13008)
技术经济(13006)
财会(12985)
共检索到391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英凯  周静  杨安华  
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两种管理层激励方式,而能否为股东创创造价值则是判断管理层激励是否有效的一般标准。文章以2006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着重考察了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结果发现:前者对提升企业价值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后者则无益于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加。这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管理层激励主要依靠提高管理层的薪酬而得以实现,而管理层持股需要继续得到监管政策的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明月  
一、引言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高管薪酬一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群英  
薪酬激励问题是影响现代公司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往针对高管薪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文章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不同模式,通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制度的相关数据分析,进行货币薪酬与股权激励两种激励模式的比较,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决策提供建议,从而改善公司治理,增强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黎媚  
为确保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公司高管个体性的价值追求,本文以高管薪酬为出发点,分析体现薪酬水平的管理作用,从管理的效益程度、协调程度、结构程度等方面研究高管薪酬的战略价值,从而推动上市公司辩证地、科学地、全面地健康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毛洪涛  周达勇  王新  
本文考察了薪酬委员会在高管薪酬考核与评价中对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关系的调整。研究发现,当盈余波动性较大时,薪酬委员会会减弱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与应计利润相比,薪酬委员会会增强经营活动现金流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本文还发现了薪酬委员会降低薪酬粘性给公司薪酬激励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薪酬委员会对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之间关系的调整是积极、有效的,设立薪酬委员会的公司对高管薪酬的考核与评价也更加客观、合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永兰  
文章以我国2016年沪深两市35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控制上市公司规模、行业类别和实际控制人经济性质等变量的前提下,研究管理层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但解释程度较低,管理层平均薪酬和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与公司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薪酬激励方面,不仅要提高管理层团队的薪酬水平,还要缩小管理层内部的薪酬差距;在股权激励方面,应重点选择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既要发挥长期激励效果,又要有助于提升管理层持股比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晓京  
股权激励在解决产权分离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也进入了股权激励方案出台的黄金时期,大批公司开始出台股权激励政策,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一员。本文对青岛海尔公司的数期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该公司正确选择了激励对象、拥有较长的行权期限、制定了略嫌严苛的行权条件,从而提高了股权激励有效性,其在制定激励方案、挑选恰当时机、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辉  卿水娟  彭晓  
以我国2010—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对审计定价、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高管激励方式对审计定价及审计延迟的影响存在差异。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但与反映审计师努力程度的审计延迟无显著关系,审计定价的提高源于风险溢价的收取;高管股权激励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显著负相关,审计定价的降低可归因于风险溢价和审计延迟的双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产权性质降低了高管薪酬激励负效应带来的审计风险,以减少风险溢价收取的方式缓解了其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股权激励并不会因产权性质的差异而被收取差异化的审计定价;实施两种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正面效应中和了薪酬激励的负面效应,薪酬激励和审计定价之间的正向关系消失;高管薪酬激励对审计定价策略的影响并不会因市场化水平产生明显差异,但股权激励则相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会起  
目前我国企业正在进行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并把股权激励作为今后改革的方向。我国上市公司中目前实施的股权激励模式大致分为三类:业绩股票或业绩单位、虚拟股票与股票增值权、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方式作为一种终极评分的股权激励模式,在遏制高管人员的自利性盈余管理行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方面相对有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建议按以下思路进行改进:支付期限宜采用分期行权制;薪酬折算采用递增的动态折价方式;设置限制性的奖励条件及相应的惩罚机制;将经济增加值与现金含量的收益质量指标共同作为业绩评价的考核标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江  黄珊  
笔者选取2001年~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以及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薪酬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市公司已逐步建立起与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中央控股企业、地方性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高管薪酬都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此外,"高绩效"企业实行相对激励与绝对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低绩效"企业则实行绝对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李昀泽  
以2011~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允价值盈余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公允价值收益与高管薪酬正相关,损失与高管薪酬负相关,相较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重奖轻罚"问题得到缓解,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同时对CAS 39实施前后公允价值对薪酬契约的影响进行对比,发现CAS 39实施前公允价值与高管薪酬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实施后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而在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中仍然存在"重奖轻罚"的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文章选取2006—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两种激励措施是否优化了公司投资行为这一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都起到了提高适度投资的作用,优化了经理投资行为。对经理进行有效激励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二者还没有产生相互影响,同时使用两种手段不具有增量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志忠  叶陈毅  罗书章  
在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样本,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所有权集中程度和资本结构等方面对影响高管人员薪酬的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实证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搜集数据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公司规模、股权结构、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太显著,而与所有权集中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显著性较明显。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提出应对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秋彤  熊泽胥  
本文以2013-2017年间的509家沪深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企业代际传承与民营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始人管理的企业中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的相对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代际传承后的上市民营企业里,股权激励近乎无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闫继臣  
争论多时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试点方案终于颁布。在中国股市一股独大的现状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存在诸多弊端;解决股权分置是有效制约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背离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有利时机。本文在对股权分置状态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弊端和股权分置试点方案进行剖析后认为,加大对上市公司高管的硬约束是解决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的基本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