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
- 2023(1580)
- 2022(1402)
- 2021(1373)
- 2020(1245)
- 2019(3014)
- 2018(2892)
- 2017(6261)
- 2016(3407)
- 2015(3880)
- 2014(3764)
- 2013(3758)
- 2012(3245)
- 2011(2873)
- 2010(2840)
- 2009(2809)
- 2008(3001)
- 2007(2695)
- 2006(2466)
- 2005(2355)
- 学科
- 企(22255)
- 企业(22255)
- 业(21922)
- 管理(18618)
- 济(13325)
- 经济(13295)
- 财(11067)
- 务(10534)
- 财务(10533)
- 财务管理(10521)
- 企业财务(10259)
- 方法(8549)
- 数学(7208)
- 数学方法(7197)
- 制(5832)
- 公司(5425)
- 体(4737)
- 体制(4466)
- 业经(3783)
- 经营(3376)
- 策(2951)
- 划(2741)
- 决策(2656)
- 农(2570)
- 组织(2540)
- 银(2435)
- 银行(2434)
- 计划(2271)
- 行(2151)
- 理论(2078)
- 机构
- 大学(48816)
- 学院(48653)
- 管理(23306)
- 理学(20451)
- 理学院(20347)
- 管理学(20223)
- 管理学院(20139)
- 济(19957)
- 经济(19636)
- 财(12556)
- 中国(10999)
- 研究(10467)
- 财经(10053)
- 京(9301)
- 经(9210)
- 商学(8242)
- 商学院(8203)
- 财经大学(7711)
- 江(6597)
- 会计(6294)
- 经济管理(5930)
- 北京(5887)
- 工商(5669)
- 公司(5539)
- 州(5340)
- 业大(5339)
- 农(5318)
- 经济学(5244)
- 中心(5195)
- 融(5176)
共检索到7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卫东
本文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者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会加重经营者腐败现象,而董事会的学历结构以及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合一,与经营者腐败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董事会 经营者腐败 管理费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国林
本文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者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的增加,会加重经营者腐败现象,而董事会的学历结构以及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合一,与经营者腐败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证券市场 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卫东 冯冰花
国内上市公司对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仍旧以年度报酬为主,这种报酬存在着与业绩脱钩的问题,使得股东通过“高薪养廉”的意图没有实现,高管的高报酬反而助长了经营者腐败现象。
关键词:
薪酬 经营者腐败 管理费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卫东 李树爱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这种激励约束机制对经营者腐败现象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由国内股市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现状与持股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关键词:
高管持股 公司治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卫东 陈超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股权结构对经营者腐败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营者腐败与股权集中度、流通A股比例、B股H股等外资股比例均呈正比,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行政单位的公司也更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关键词:
股权结构 经营者腐败 管理费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国林
不同的研究者得到董事会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结论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研究者所采取的样本不同,或者是他们所研究的董事会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不同,所以董事会对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一样。本文通过采用平行数据方法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董事会与经营业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董事会 经营绩效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唐敏 徐文聪
本文以2002~2004年间374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年度内开会次数与盈余管理呈负向相关关系;董事会中未领取报酬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董事会 琼斯模型 回归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袁萍 刘士余 高峰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结构特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9~2003年5年共3589组“公司——年度”Panel数据),并引入年份虚拟变量,我们发现:(1)从整体上看,董事会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而监事会对公司业绩无显著影响。(2)分项来看,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往国内用Panel数据得到的独立董事对业绩无明显正向影响或负影响的实证结果);董事的学历水平对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学历是以往国内实证研究中没有引入的变量);董事人数、两职状态、董事会会议频率、持股董事比率对公司业绩无显...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董事会 监事会 独立董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德明 姚璇
机构投资者对经营者薪酬的直接监控和间接监控作用,缓解了因股东和经营者利益冲突而造成的代理问题。机构投资者通过对董事会构成两因素(董事会成员数量和成员类型)施加影响,使董事会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公司高管人员,从而奠定有效激励与约束高管团队人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的现状,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应从优化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发展积极的机构投资者;优化董事会结构,提高外部董事比例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燕 苏卫东
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但以社会责任为纽带二者就有了必然的联系。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必要性,并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对金融市场稳定没有显著影响,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董事会持股比例对金融市场稳定都有显著的正影响。
关键词:
董事会 金融市场稳定 社会责任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志强 孙芳城
199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一方面重视了外部履约环境研究,另一方面重视了董事会与公司治理效率研究。理论界开始认为,虽然通常面临法律要求,但董事会仍然很可能是一种内生的与代理问题俱来的治理机制。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往往力量薄弱或者难以有效监督管理层。对董事独立性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也是令人失望的。
关键词:
董事会 公司治理 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丛春霞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剑民
现代公司在依据自身意愿运用财产从事活动的同时,要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风险,这必然促使公司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监督,同时也受到整个社会包括行政司法机关、新闻媒介、证券市场、劳动力市场、债权人以及与公司有关联的专业机构等主体的外部监督。要保证公司的运行符合法律规定并尽可能维护股东利益,就应该形成以内部自治监督为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山慧 王宗军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研究董事会规模对上市公司经营困境的影响。采用2003-2009年首次被ST或*ST的沪深两地上市公司研究作为经营困境公司样本,并且同等配对健康公司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健康公司的董事会的平均规模要大于困境公司的董事会的平均规模;并且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的概率显著负相关,即董事会规模越大,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的可能性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