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5)
2023(9472)
2022(8077)
2021(7433)
2020(6477)
2019(14311)
2018(14341)
2017(27156)
2016(14917)
2015(17015)
2014(17107)
2013(16391)
2012(15069)
2011(13541)
2010(13657)
2009(13061)
2008(13267)
2007(12120)
2006(10750)
2005(10130)
作者
(42790)
(35852)
(35684)
(34029)
(22851)
(16980)
(16407)
(13577)
(13563)
(13074)
(12166)
(12106)
(11624)
(11503)
(11471)
(10853)
(10671)
(10555)
(10534)
(10418)
(9064)
(8756)
(8687)
(8291)
(8252)
(8077)
(8009)
(7728)
(7267)
(7095)
学科
管理(58427)
(52375)
经济(52254)
(51536)
(47147)
企业(47147)
(24704)
方法(21767)
(19025)
(18301)
财务(18255)
财务管理(18221)
数学(17896)
数学方法(17633)
企业财务(17424)
业经(14635)
(14160)
中国(13577)
(13512)
(12000)
体制(11135)
理论(10903)
(10755)
银行(10732)
(10112)
(9843)
金融(9836)
(9354)
技术(9118)
(8660)
机构
大学(214947)
学院(212677)
管理(83355)
(80105)
经济(78181)
理学(70609)
理学院(69921)
管理学(68796)
管理学院(68405)
研究(67274)
中国(54296)
(45975)
(45364)
科学(39584)
财经(35084)
(33911)
(33774)
(32423)
中心(32049)
(31627)
研究所(29610)
业大(29270)
北京(28205)
(26624)
(26152)
财经大学(25940)
师范(25810)
农业(25177)
(24624)
经济学(23509)
基金
项目(137038)
科学(108193)
研究(101116)
基金(100454)
(87028)
国家(86319)
科学基金(74939)
社会(64386)
社会科(60889)
社会科学(60880)
基金项目(53013)
(52496)
自然(48578)
自然科(47485)
自然科学(47470)
教育(47307)
自然科学基金(46657)
(44344)
编号(41975)
资助(40628)
成果(36752)
(30873)
(30575)
重点(30460)
课题(28358)
(28315)
项目编号(27492)
教育部(26919)
(26657)
创新(26582)
期刊
(92264)
经济(92264)
研究(62033)
中国(47879)
(42049)
学报(34662)
管理(33373)
(29442)
科学(29432)
大学(26357)
学学(24673)
教育(24083)
(22212)
金融(22212)
农业(19015)
财经(18589)
技术(17673)
(15716)
业经(14576)
经济研究(13876)
图书(13521)
财会(13292)
会计(13070)
问题(11363)
(11027)
理论(11005)
(10259)
实践(9941)
(9941)
书馆(9333)
共检索到331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前强  
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尤其是明星CEO的个人事务可对公司治理、公司利益、股东权益产生实质性影响已不再是法外空间,而是逐渐演化为具有涉他性的私人场域中的"涉公司性"和公司场域中的"准商业性"两类事务,从而应被纳入规制范畴。鉴于主体身份和发生场域的双重特殊性,对两类个人事务的规制将是横跨公司团体法上的行为拘束契约、公司行为法上的信义义务以及公司信息法上信息披露规则的三元领域之问题。为此,需根据私事种类的不同,秉持类型化的逻辑,在公司团体法层面强化内部"道德法典"的拘束性和可执行性;在公司行为法层面,对忠实义务进行目的解释并扩充董事、高管信义义务的监督内涵;在公司信息法层面,构建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个人事务的信息披露机制。这既彰显投资者保护的价值追求,在深层次上,更表征着这样一个事实——对上市公司董事、高管个人事务的规制是一个复杂的事情,需多重手段配套使用并进行能动性变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金源   苏育洲  
许多上市公司拥有法律从业背景的董事、监事、高管,知法懂法的他们可能会更加依法办事,但也有可能因为对法律的了解及应对法律问题的自信而进行更多操控,导致公司更易卷入诉讼案件中。本文使用Logit模型,将上市公司按照是否存在内控缺陷进行分组,检验具备法律执业背景的高管所在公司是否更容易被卷入诉讼纠纷。实证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均显示,管理层拥有法律执业经历人员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反而越容易卷入被起诉纠纷,但是更好的内部控制会削弱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丰富了高管特质与企业表现相关研究,也为上市公司审慎选择公司高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经营行为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旭东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仅是投资者公平获取信息、准确判断公司证券价值的基础,也是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保持信心的关键。近年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现象频发,给投资者利益保护带来了严重挑战。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责任的监督和约束,相关部门开始探索完善信息披露违法董事责任限免制度,从而有助于保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董事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丹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填补了我国“市场退出法”的空白。该项法律通过强化破产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规范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诚信勤勉义务,增进企业信用,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课题组   台冰  
上市公司出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时,独立董事往往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承担法律责任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责任认定,独立董事勤勉尽责的判断标准尚不明确;二是责任区分,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是否需要区分责任,如果需要,应当按照什么标准区分亦不明确。建议在修改《公司法》和制定《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过程中,考虑引入合理调查标准,独立董事应以谨慎人的标准开展合理调查,允许其合理信赖专业意见,并综合考虑履职情况、专业背景等因素区分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责任;同时,进一步细化履职保障方面的规定,以更好激励和督促独立董事履行职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新龙  
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性决定其董事经营责任的重要性。当前对国有独资公司董事经营责任的追究,主要适用以内部处罚为主导的责任追究机制。但重罚轻赔的固有缺陷导致其悖反了保护国有资产的制度初衷,因而,必须从内部监管、出资人和社会监督三个维度追究董事经营责任,构建立体的责任体系以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怡  陈冬华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和严重性。文章的研究不仅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法律影响公司治理的证据,而且对于企业充分利用独立董事法律专长以及监管部门识别企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怡  陈冬华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宝新  刘其先  
战略管理闭环确保做正确的事(事),流程管理(或质量管理)闭环确保正确地做事(法),责权管理(或资源管理)闭环确保正确的人做事(人)。"闭环管理"概念由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2008年首次提出,即基于综合闭环系统、管理的封闭原理、管理控制、信息系统等原理,着眼于决策未来、监控过程、关注结果,注重于人事匹配的和谐统一,遵循持续改进(改善)所应遵行的基本步骤,对企业内外部变化的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国  
公司经营者的任务,就是平衡公司利害关系人的不同要求,公平合理地在公司利害关系人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由于董事的自身利益和优势地位,公司法须加强对董事经营行为的规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鹿君  
《企业破产法》设定的破产申请是权利而非义务,无法遏制事实破产的公司实施继续贷款、拖延债务履行、高风险投资等不当行为。上市公司迟延申请破产非但损害债权人、中小股东等公众投资者利益,亦低效占据大量社会资源、破坏证券市场秩序。从债权人及中小股东保护的时间维度、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践与事实破产公司的剩余索取权等视角看,构建上市公司事实破产时董事、控制股东的不当交易责任与迟延申请破产责任确有必要。基于我国实践,并参考德国、英国经验,我国董事、控制股东不当交易责任的触发时点应设定为公司存在事实破产表征时,而迟延申请破产责任的起算时点则宜为公司出现法定破产原因时,在其行为给全体债权人造成损害的范围内,根据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长河  
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时承担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本文认为,在有过错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和董事一样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承担行政责任不应以过错为要件,凡参与审查信息披露文件并同意文件披露的董事包括独立董事都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在故意进行虚假陈述,或组织、策划了虚假陈述行为,或明知是虚假陈述却容许和默许虚假陈述行为时,则要承担刑事责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金慧  杜莹  
自媒体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媒体"役使"的时代走向了"自主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但自媒体在赋予人们以自由品性的同时,缺乏责任意识的人们在自媒体生活中却总是触犯道德的底线和挑战法律的尊严,这就要求法律的介入,从而对自媒体本身及使用者进行规制。但是法律对自媒体的规制要坚持一定的边界,而边界意识则意味着自媒体的法律规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即最少法律干预原则、适度干预和平衡的原则,同时要把握好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尚珂  
价格是市场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政府重点监管的市场要素。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反映出的价格问题有所不同。近年来,我国市场上的价格违法行为日益突出并呈现出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价格违法的行为主体较多是在市场上具有较强优势地位的大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支配力;二是价格违法行为大多系市场上早已存在,且已经为法律明确禁止的一般性不正当价格行为,并未产生新的违法形式;三是违法行为产生的市场影响较大,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社会反响强烈。从法律规制的视角看,价格违法事件的存在,既有法律规制本身存在的强制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市场监管中监管交叉与监管真空造成监管不得力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市场价格法制环境,应在不断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