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2)
2023(14967)
2022(13107)
2021(12125)
2020(10293)
2019(23766)
2018(23414)
2017(45815)
2016(24953)
2015(27701)
2014(27713)
2013(27442)
2012(25018)
2011(22602)
2010(22420)
2009(20767)
2008(20710)
2007(18305)
2006(15953)
2005(14271)
作者
(71469)
(59486)
(59068)
(56266)
(38018)
(28526)
(26770)
(23035)
(22472)
(21392)
(20287)
(20057)
(18987)
(18743)
(18602)
(18304)
(17740)
(17613)
(17116)
(17056)
(14706)
(14559)
(14288)
(13532)
(13264)
(13215)
(13128)
(13045)
(12037)
(11693)
学科
(97982)
经济(97830)
管理(80950)
(77014)
(67134)
企业(67134)
方法(48941)
数学(42794)
数学方法(42357)
(32886)
(24194)
中国(23864)
(23558)
(22605)
财务(22534)
财务管理(22490)
业经(22015)
企业财务(21570)
(20774)
地方(17436)
(16724)
贸易(16717)
(16572)
(16219)
(16182)
银行(16135)
技术(16090)
(16053)
金融(16050)
农业(16041)
机构
大学(358185)
学院(353781)
管理(142424)
(141606)
经济(138617)
理学(124010)
理学院(122674)
管理学(120686)
管理学院(120027)
研究(114256)
中国(85781)
(75067)
(70990)
科学(69592)
财经(56735)
(56722)
(54636)
业大(52163)
(51689)
中心(51603)
研究所(51317)
(50783)
北京(47106)
(44203)
师范(43743)
经济学(43462)
农业(42877)
财经大学(42618)
(41628)
(41112)
基金
项目(242614)
科学(191797)
基金(178913)
研究(175642)
(155518)
国家(154299)
科学基金(133708)
社会(111993)
社会科(106322)
社会科学(106299)
基金项目(95083)
(93161)
自然(88103)
自然科(86062)
自然科学(86042)
自然科学基金(84552)
教育(80909)
(78723)
资助(74352)
编号(70083)
成果(57251)
(54503)
重点(53790)
(50486)
(49564)
课题(47775)
教育部(47282)
创新(47110)
(47005)
科研(46772)
期刊
(150269)
经济(150269)
研究(104317)
中国(64726)
(57239)
学报(56956)
管理(52960)
科学(51321)
(48579)
大学(43548)
学学(41248)
教育(35799)
(33283)
金融(33283)
农业(33056)
财经(28703)
技术(28641)
(24286)
经济研究(23970)
业经(23427)
问题(19531)
理论(17659)
(17081)
技术经济(16575)
(16496)
科技(16434)
财会(16052)
实践(16007)
(16007)
图书(15914)
共检索到511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茂卫  管文潮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上世纪末获得迅猛发展,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国。本文研究发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后公司绩效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反而刺激了经营者过度投资,从而损害了公司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志民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旨在解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委托代理问题的激励机制。只有在公司内部构建起有效的约束公司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机制,并结合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条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才可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由于我国并不具备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对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进行引导与规范,控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滥用。本文认为,要有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除修改法律法规、科学设计业绩评价体系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方案外,更重要的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证券监管,培育资本市场与职业经理人市场,提高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一平  
随着股改的结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为解决股票期权激励难题提供了有利时机。文章通过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在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激励方案的合理性还有待调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子庆  
我们知道,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设计中,行权价格、行权条件和行权时间等因素会影响股票期收入,而股票期权收入会影响公司业绩,因此,行权价格、行权条件、行权时间和行权特定条款等因素会影响到股票期权的激励效用,文章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现有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特点,从行权价格、行权条件和行权时间等方面提出优化股票期权激励方案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海峙  
随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激励手段来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促进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资本市场和培育职业经理市场等方面入手,逐渐建立长期而有效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汪东红  王海刚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就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机制,企业的最优激励机制实质上就是能使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控制权最大对应的机制,最优的安排一定是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剩余分享制,股票期权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曜  管恩华  
股票增值权是企业对管理层实施激励的重要做法,在我国大型国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中普遍采用。本文以中国石化为研究对象,对实施股票增值权计划后的公司财务绩效、治理机制与管理层代理成本、股票市场反应等作了实证检验。文章认为:股票增值权计划对公司财务绩效提升、治理机制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正面效应;股票增值权等待期结束后的开始行权年度,激励效果最大;股票市场对股票增值权的行权,存在着过度反应。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股票增值权激励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朝洋  刘志迎  
文章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中涉及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占比和关键契约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对10家样本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业绩发生的变化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并指出股票期权激励失灵的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永震  
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基于多种维度构建BSC业绩评价体系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进行衡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以往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制定忽略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以及公司风险对行权价格的影响,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缺乏制定标准,本文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修正了行权价格,并通过EVA红利计划确定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具有一定的同向激励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蝉  李怀政  
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两权分离,企业由众多股东拥有,由代理人负责经营,从而会经常产生激励不相容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代理人长期激励较弱。利用股票期权对代理人进行长期激励可以克服企业激励机制的缺陷,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普松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在国外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我国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建立股票期权制度所需的客观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在我国逐步建立股票期权制度的对策:先规范试点、总结经验,然后分类推广、逐步实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春喜  李娟  
本文针对“委托—代理”关系 ,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经理股票期权(ESO)逐步取代传统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薪酬形式。分析了ESO激励的宏观和微观条件 ,给出了ESO设计方案及其在上市公司的应用 ,最后分析了ESO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红英  
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是指一个公司授予其员工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的权利。以委托代理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激励政策的重要方式,虽然作为所有者的股东与经营者的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信息不对称与利益不一致性,但是通过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公司股权,获得一定的经济权利,能使他们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岳颖  张成虎  
为了解决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现代企业普遍利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来调节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矛盾。作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行权条件是衡量经理人是否完成预期业绩目标的关键,并对经理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本文针对企业行权条件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通过描述统计的方法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多角度分析,发现目前多数企业在行权条件设定上存在不足;本文针对其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上市企业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行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淑霞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普遍化,对股票期权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对M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会计处理的介绍和分析,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会计监管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