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8)
- 2023(10325)
- 2022(8699)
- 2021(7987)
- 2020(7137)
- 2019(16532)
- 2018(16007)
- 2017(32165)
- 2016(17202)
- 2015(19583)
- 2014(19349)
- 2013(19395)
- 2012(18094)
- 2011(16164)
- 2010(16456)
- 2009(16023)
- 2008(15486)
- 2007(14127)
- 2006(12077)
- 2005(10975)
- 学科
- 济(75943)
- 经济(75866)
- 业(58382)
- 管理(55276)
- 企(50331)
- 企业(50331)
- 方法(41553)
- 数学(37828)
- 数学方法(37603)
- 财(28327)
- 融(27934)
- 金融(27932)
- 银(25347)
- 银行(25325)
- 行(24324)
- 中国(23305)
- 务(21652)
- 财务(21626)
- 财务管理(21582)
- 企业财务(20520)
- 制(18721)
- 农(18123)
- 业经(15816)
- 地方(14713)
- 贸(14145)
- 贸易(14135)
- 易(13759)
- 农业(12562)
- 体(12188)
- 学(11989)
- 机构
- 大学(248468)
- 学院(246367)
- 济(108261)
- 经济(106135)
- 管理(98607)
- 理学(85164)
- 理学院(84385)
- 管理学(83241)
- 管理学院(82784)
- 研究(75677)
- 中国(66802)
- 财(54620)
- 京(50083)
- 财经(43987)
- 科学(42082)
- 经(40046)
- 中心(38965)
- 农(37824)
- 所(37337)
- 江(35862)
- 经济学(35140)
- 业大(33471)
- 研究所(33370)
- 财经大学(33108)
- 经济学院(32271)
- 北京(31477)
- 农业(29726)
- 州(29261)
- 融(28779)
- 金融(28244)
- 基金
- 项目(159005)
- 科学(126042)
- 基金(118464)
- 研究(116560)
- 家(101061)
- 国家(100244)
- 科学基金(87462)
- 社会(76141)
- 社会科(72654)
- 社会科学(72632)
- 基金项目(62711)
- 省(60628)
- 自然(55690)
- 自然科(54476)
- 自然科学(54463)
- 教育(53681)
- 自然科学基金(53566)
- 划(50845)
- 资助(49985)
- 编号(47490)
- 成果(38831)
- 部(36983)
- 重点(35370)
- 创(33527)
- 发(32898)
- 教育部(32636)
- 国家社会(31931)
- 人文(31887)
- 创新(31375)
- 科研(31307)
- 期刊
- 济(110201)
- 经济(110201)
- 研究(70522)
- 财(47252)
- 中国(42397)
- 融(41389)
- 金融(41389)
- 学报(34755)
- 管理(33464)
- 农(32850)
- 科学(31155)
- 大学(26717)
- 学学(25375)
- 财经(23076)
- 农业(20691)
- 经(19550)
- 技术(19246)
- 经济研究(18226)
- 业经(16993)
- 教育(16974)
- 问题(14973)
- 财会(14499)
- 理论(14041)
- 统计(13172)
- 技术经济(12795)
- 贸(12784)
- 实践(12673)
- 践(12673)
- 会计(12333)
- 策(11653)
共检索到363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砚 张洪霞
文章在"F-F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07年的有关数据,共筛选出413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实际上高于债权融资成本,股权融资并非人们所诟病的"免费现金",中国股市出现的众多企业争过"独木桥"的现象,必然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
F-F三因素模型 融资偏好 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放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度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资本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国有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的关系属于明显的正比例关系,而法人股比例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却有着不太明显的反比例关系;股权的集中程度和股权代理成本之间也是有明显的反比例关系:负债融资比率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同样有着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由于股权的分置与改革,造成了已经实现了股权全流通的公司的股权代理消耗成本显然低于未实现股权全流通的公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满四 王旭东
将关系型融资对企业创新的效应分解为财务效应和治理效应。其中,财务效应表现为促进创新投入,治理效应表现为提高创新效率,两者共同促进企业创新。研究发现:关系型融资对企业创新发挥了显著积极的财务效应,但治理效应微弱,这是制约企业创新的关键。进一步从关系治理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发挥治理效应的路径视角研究关系型融资治理效应微弱的内在机理,发现关系型融资治理效应并未真正发挥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非正常的"关系"严重损害了治理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本身的缺陷导致治理效应的路径失效。研究表明,随着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提高创新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在大力鼓励银行为企业创新加大关系型贷款额度的同时,更需规范"关系"型融资,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以畅通关系治理路径。
关键词:
关系型融资 关系治理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朱正芹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IPO后的股权与债权的融资成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影响企业市场价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行业因素以及企业的初始市值 ,于是我们选取了家庭耐用消费品行业以及纺织和服装行业的上市公司 ,对同行业间各组匹配公司进行直接比较 ,从而发现 :站在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角度考虑 ,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这主要是股权融资的软约束造成的企业经营业绩下滑 ,进而导致企业进行多次股权融资行为后市场价值下跌
关键词:
债权融资 多次股权融资(SEO) 软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万军 任昀月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敏感度的治理作用,并且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其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深入研究制度出台时间段不同导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多时,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机率越大。由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存在,使得企业权益筹资的股利要远远高于债务筹资,后者的股利会被债务公司承担一部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林娜
解决代理冲突的方法之一是股东通过采取加强信息披露的手段对管理层进行外部监督,而信息披露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使得股权资本成本降低。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OJ模型来估算股权资本成本,分别检验了我国企业在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阶段,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两个阶段中,企业披露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都能使其股权资本成本显著降低。本文针对处于强制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阶段的企业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由国际"四大"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企业其股权资本成本相对偏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玉德 周玮 兰晔
本文基于中国制度环境特点,以2001-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债务契约假说的普适性,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为会计稳健性作用债务融资路径补充了新的理论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越高,获得债务融资越少,股权再融资的概率越低。这是由于企业和银行在信贷决策中主导地位的差异,影响了对会计稳健性作用债务融资的路径,上市公司在银企关系中的强势地位,推动了会计稳健性内部治理改善对债务资金需求的降低。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债务融资 银企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红敏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股权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构成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10年至2012年底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构成角度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微弱负相关的关系。本文研究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构成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构成 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国良 王满四
负债融资的股权结构效应是从负债融资与股权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分析负债率的变化,产生股权结构的变化,最终导致公司绩效发生变化这样一个作用机制。论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负债融资的股权结构效应极为微弱,而且其作用方向也是负面的,不仅没有起到提高公司绩效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公司绩效提高的结论。这对传统融资结构理论所证明的负债能通过对股权结构的优化,提高公司绩效的结论作出了新的修正。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负债融资 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周运兰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统计性描述,得出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下滑的结论。并将公司区分为大公司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将他们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滑确实比大公司下滑严重,这也跟某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中小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业绩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小哈 肖猛 周永强
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研究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 ,而且对于上市公司、股东和经营者而言 ,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来分析这种相关性 ,结果认为上市公司过度的股权融资将造成其经营业绩的下滑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经营业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江淮 何旭强 王华
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程度取决于企业与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随着信息不对称状况得到改善 ,投资机会增加 ,企业投资受到的外源融资约束程度降低 ,同时也降低内源融资能力的依赖程度。在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政府干预或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渠道获得资金供给的现象 ,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角度 ,对上市公司后续投资的融资约束状况分化进行了实证检验 ,国家股比重越低上市公司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源融资约束 ,而国家股比重越高的上市公司却受到了外源融资约束。结论是 ,应放松对非国有大企业上市的发行限制 ,鼓励国家股比重较高的上市公司降低国家股比重 ,扩大非国有资本进入股票市场投融资的规模。
关键词:
投资 融资约束 托宾Q 股权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楠 刘静 林春雷
采用文本分析法,根据首因效应在有效识别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2006—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员工导向文化对股权激励偏好、强度以及对象选择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导向文化企业更倾向于进行股权激励,并且员工导向文化强度越大,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强度越大,激励对象选择的范围越广。文章研究员工导向文化对股权激励行为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财务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员工导向文化 股权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吉林
自201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推行以来,境内许多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使得管理层管理效率和效果得以显著提升,但也引发了诸如盈余管理等一系列新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文章以2013—2017年实施股权激励的14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当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总体相关性,以及具体到股票行权时长、公司规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等因素和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改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建立规范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市场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丽霞 王璐 温文
公司融资是资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和效率性,而如何保持公司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资本管理和财务控制重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05~2012年沪深两市A股所有白酒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从实证的角度探究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问题。本文研究表明白酒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比重增加,并不会造成投资的失效和委托代理成本的增加,也不会阻碍公司的发展。同时,白酒业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与公司业绩和成长性有很大相关性。
关键词:
白酒行业 股权融资效率 公司业绩 成长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融资约束与企业成本加成——来自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以沪深2000-2012年数据为例
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吗?——基于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能力与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沪深A股数据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债务和股权融资的周期性——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民营化方式、政治关联与股权融资效率——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DEA-MAlMquist分析
产权性质、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相关性分析——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经验数据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破解“生产率悖论”——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