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1)
- 2023(5616)
- 2022(4490)
- 2021(4172)
- 2020(3496)
- 2019(7758)
- 2018(7007)
- 2017(14750)
- 2016(7542)
- 2015(8333)
- 2014(7873)
- 2013(7631)
- 2012(6908)
- 2011(6024)
- 2010(6337)
- 2009(6596)
- 2008(5771)
- 2007(5264)
- 2006(4696)
- 2005(4525)
- 学科
- 业(33191)
- 企(31834)
- 企业(31834)
- 管理(29917)
- 济(28690)
- 经济(28647)
- 融(25387)
- 金融(25387)
- 银(22097)
- 银行(22097)
- 行(21409)
- 财(18457)
- 务(16134)
- 财务(16120)
- 财务管理(16100)
- 企业财务(15720)
- 方法(14688)
- 中国(14286)
- 数学(13280)
- 数学方法(13240)
- 制(12599)
- 中国金融(10923)
- 体(8828)
- 体制(8005)
- 业经(7920)
- 农(6535)
- 地方(6264)
- 公司(5626)
- 农业(4663)
- 理论(4573)
- 机构
- 学院(100815)
- 大学(100057)
- 济(44922)
- 经济(44090)
- 管理(41637)
- 理学(35759)
- 理学院(35535)
- 管理学(35214)
- 管理学院(35031)
- 中国(31514)
- 研究(27493)
- 财(27470)
- 财经(21756)
- 经(19879)
- 融(19141)
- 京(18874)
- 金融(18775)
- 银(17290)
- 财经大学(16802)
- 银行(16647)
- 中心(15871)
- 行(15642)
- 经济学(14894)
- 人民(13804)
- 江(13754)
- 商学(13693)
- 经济学院(13606)
- 商学院(13594)
- 国人(12739)
- 中国人(12685)
- 基金
- 项目(61369)
- 科学(49772)
- 基金(47352)
- 研究(47095)
- 家(38902)
- 国家(38542)
- 科学基金(35203)
- 社会(32919)
- 社会科(31529)
- 社会科学(31518)
- 基金项目(24901)
- 省(22782)
- 自然(21358)
- 教育(21242)
- 自然科(20907)
- 自然科学(20905)
- 自然科学基金(20590)
- 资助(19704)
- 编号(18641)
- 划(18477)
- 成果(15733)
- 部(14617)
- 性(14030)
- 国家社会(13908)
- 制(13800)
- 人文(13660)
- 教育部(13655)
- 创(13558)
- 重点(13364)
- 项目编号(12796)
共检索到157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亿红 江青军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外部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不少学者都以股权融资成本为切入点进行论证分析,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仅以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作为股权融资偏好的解释是表面的。本文从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认为造成这一偏好的深层原因在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行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偏好 成因 治理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峰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严重违背了西方"融资优序理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比率严重偏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文章从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证券市场发展不平衡,高溢价资本收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想法。
关键词:
股权融资 上市公司 证券交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现代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然后是举债,直到因债务融资引起企业财务亏空概率达到危险区时才最后发行股票。这一“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恰恰相反,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从理论上讲,这增大了企业融资成本,从实践看,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应加以规范治理。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偏好 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伟 穆爱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颜熔荣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与经典的"啄食顺序"理论相悖,这是由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运营环境所决定的,并且对上市公司成长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在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从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长期信贷利率优先市场化、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机制和提高股权融资门槛等方面加以规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负面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鹤林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司一般遵循"先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的融资次序,而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文章从内、外因和制度等因素分析了形成该偏好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偏好 成因 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志泉 邵蕾
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有悖于传统的融资结构理论。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度因素、产业因素、股权结构三方面深入剖析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融资偏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世辉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既不符合优序融资理论,也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外公司以债务融资为主的情况,而是以股权融资为主。单从融资成本角度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能因增发新股和配股从流通股股东攫取特殊利益,公司经理因股权融资所面临的筹资风险小、可支配现金多、职位消费有保障,而因债务融资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和职业风险,从而使经理人偏好股权融资而不偏好于负债融资。经理人的这种机会主义倾向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动因,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和内部人控制是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因素,信息失灵、债券市场发展缓慢更加剧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
关键词:
股权融资 融资偏好 股权结构 内部人控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兴开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形成,既有公司自身利益的驱动,也有我国股票市场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的因素,这些原因的存在,都会使得上市公司在热衷于股权融资时既给公司自身、也给社会的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应完善上市公司评级体系;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保障所有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关键词:
股权融资 治理结构 偏好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股权融资 融资偏好 资金成本 债券市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道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 ,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 ,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 ,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关键词:
偏好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资本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