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1)
- 2023(5752)
- 2022(4662)
- 2021(4398)
- 2020(3798)
- 2019(8706)
- 2018(8120)
- 2017(17328)
- 2016(8791)
- 2015(9757)
- 2014(9502)
- 2013(9577)
- 2012(8840)
- 2011(7762)
- 2010(8171)
- 2009(8135)
- 2008(7314)
- 2007(6656)
- 2006(6008)
- 2005(5719)
- 学科
- 济(38257)
- 经济(38217)
- 业(37113)
- 企(34618)
- 企业(34618)
- 管理(31635)
- 融(25835)
- 金融(25835)
- 银(22699)
- 银行(22692)
- 行(21965)
- 财(19783)
- 方法(18634)
- 数学(16903)
- 数学方法(16832)
- 务(16737)
- 财务(16721)
- 财务管理(16703)
- 企业财务(16286)
- 中国(16242)
- 制(14514)
- 中国金融(11039)
- 体(10371)
- 体制(9597)
- 业经(9197)
- 地方(8634)
- 农(8196)
- 产业(6839)
- 农业(5981)
- 贸(5641)
- 机构
- 学院(124088)
- 大学(123540)
- 济(57223)
- 经济(56214)
- 管理(49490)
- 理学(42615)
- 理学院(42283)
- 管理学(41804)
- 管理学院(41584)
- 中国(37904)
- 研究(36648)
- 财(32345)
- 财经(25843)
- 京(23889)
- 经(23527)
- 融(20799)
- 金融(20403)
- 财经大学(19755)
- 中心(19325)
- 经济学(18992)
- 银(18293)
- 科学(17790)
- 银行(17615)
- 所(17495)
- 经济学院(17292)
- 江(17273)
- 行(16540)
- 商学(16054)
- 商学院(15951)
- 人民(15324)
- 基金
- 项目(75981)
- 科学(61195)
- 基金(58048)
- 研究(56264)
- 家(48686)
- 国家(48271)
- 科学基金(43257)
- 社会(38419)
- 社会科(36868)
- 社会科学(36858)
- 基金项目(30616)
- 省(28644)
- 自然(27167)
- 自然科(26600)
- 自然科学(26596)
- 自然科学基金(26199)
- 教育(25623)
- 资助(24947)
- 划(23485)
- 编号(21805)
- 成果(18244)
- 部(18027)
- 重点(17002)
- 教育部(16428)
- 创(16419)
- 性(16204)
- 人文(16180)
- 国家社会(16074)
- 发(15675)
- 创新(15391)
共检索到191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彬
通过对2000-2003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别股东的再融资方式选择倾向不同,非流通股中国家股与流通A股、内部职工股、高管股倾向配股方式,而其他非流通股和流通B股、H股、基金、战略投资者均倾向增发、转债的方式。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配股,非流通股集中度高倾向增发。原因在于各类别股东在不同再融资方式下的利益格局不同,同时各类别股东对再融资决策的影响力不同,决定最终选择结果不同。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 再融资方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管征 卞志村 范从来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在Myers和Majluf(1984)模型框架下,采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并对此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方式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实证检验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因此,在中国避免提倡采用增发方式。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增发方式 配股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建新 刘文鹏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 ,配股和增发新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配股和增发新股能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 ,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配股行为 增发新股 股权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力 胡颖
以2000-2002年末进行增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实证的方法分析股权结构与股权融资方式的关系,以及融资前后股权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选择配股的上市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明显高于选择增发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所占比例,并且配股和增发新股能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再融资 行为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思永 张林新 张鸣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其大股东巩固控制权地位、维护自身控制权利益的考虑。股权再融资,实质上是一种股权结构的内生性调整。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控制权收益 定向增发 公开增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胜
以建立在市场非有效假设上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是否存在着市场时机选择行为。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融资时机选择行为,这种融资时机选择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非理性的交易行为以及上市公司存在"圈钱"的动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思永 张鸣
基于财富转移视角,本文构建模型以探求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研究发现,公司所投资项目的质量是影响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还是公开增发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控股大股东拥有信息优势并掌控融资方式的选择权,当投资项目未来前景较好时,大股东会选择定向增发并积极参与。这种歧视性的融资交易行为剥夺了公众股东的投资机会选择权,侵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财富转移 定向增发 公开增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费俊淇
一、引言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式,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再融资次序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十分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管征 张世坤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Myers和Majluf框架模型下,运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增发方式 配股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传宪 朱渝
在现有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相关理论,基于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情况的考察,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2007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揭示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钰 卢曦
以融资成本分析的方式来研究股权融资方式问题。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股权融资偏好。建立了配股融资成本的模型 ,估计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 ,进行了成本比较。说明了特殊融资结构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融资成本 融资方式 发行价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彭文德
企业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后,为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选择多种方式筹集长期资本的基础。这些融资方式包括留存收益、配股、增发新股、发行公司债券和借款等。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和便利性正是企业追求成为上市公司的一个主要动因,也是上市公司较非上市公司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娥平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者价格的巨大差异,加上非流通股股东的控股地位,导致上市公司热衷于增发和配股等再融资方式。本文认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其融资方式的选择会产生很大影响,从非流通股东和经营者角度考虑,股权融资是必然选择。如果股权结构不进行调整,所有股东不能做到同股同价,上市公司倾向于股权融资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流通股 非流通股 融资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晓聪 王慧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发行股权类证券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我国金融领域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倒逼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监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通股比率越高,投资人收益越低,即当前我国股权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因此,需拓展监管主体,提升监管效率,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机制。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监管机制 市场业绩 策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