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5)
- 2023(6956)
- 2022(6227)
- 2021(5962)
- 2020(5211)
- 2019(12498)
- 2018(12450)
- 2017(24531)
- 2016(13749)
- 2015(16032)
- 2014(16491)
- 2013(16262)
- 2012(15334)
- 2011(13877)
- 2010(14244)
- 2009(13344)
- 2008(13877)
- 2007(12973)
- 2006(11132)
- 2005(10107)
- 学科
- 济(57550)
- 经济(57474)
- 业(46927)
- 管理(46149)
- 企(41376)
- 企业(41376)
- 方法(31250)
- 数学(27766)
- 数学方法(27559)
- 财(22922)
- 务(17560)
- 财务(17538)
- 财务管理(17497)
- 企业财务(16806)
- 农(14607)
- 制(13399)
- 中国(12301)
- 业经(11365)
- 学(11163)
- 贸(10019)
- 贸易(10014)
- 易(9712)
- 地方(9695)
- 农业(9576)
- 体(9223)
- 理论(9176)
- 和(8897)
- 银(8541)
- 银行(8512)
- 融(7936)
- 机构
- 学院(204748)
- 大学(204648)
- 济(81644)
- 经济(79775)
- 管理(78818)
- 理学(67456)
- 理学院(66756)
- 管理学(65633)
- 管理学院(65244)
- 研究(62452)
- 中国(50035)
- 京(42705)
- 财(42162)
- 科学(38082)
- 农(34215)
- 财经(33355)
- 所(32652)
- 江(32159)
- 经(30161)
- 中心(30143)
- 业大(29866)
- 研究所(28982)
- 北京(27014)
- 农业(26991)
- 州(25760)
- 经济学(24772)
- 财经大学(24771)
- 范(24728)
- 师范(24444)
- 经济学院(22624)
- 基金
- 项目(125237)
- 科学(97122)
- 研究(91134)
- 基金(89893)
- 家(77126)
- 国家(76454)
- 科学基金(65572)
- 社会(55625)
- 社会科(52673)
- 社会科学(52653)
- 省(49395)
- 基金项目(48050)
- 教育(43579)
- 自然(43431)
- 自然科(42377)
- 自然科学(42364)
- 自然科学基金(41645)
- 划(41125)
- 编号(38843)
- 资助(38391)
- 成果(32340)
- 部(28510)
- 重点(27890)
- 课题(25975)
- 创(25611)
- 发(25305)
- 科研(24633)
- 教育部(24542)
- 大学(24437)
- 性(24328)
共检索到304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世东
股权激励是引导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长期行为的主要方式。近年来 ,运用股权来激励企业经理人员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政策取向。然而 ,股权激励也并非灵丹妙药 ,其适用性是具有条件的。目前 ,造成股权激励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持股数量过小起不到激励效果 ;二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三是通过市场机制约束经营者的机制残缺 ;四是股权激励并不能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完全一致 ;五是股权激励并没有根本解决经理人的选择机制和竞争约束机制问题。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缺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文芳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中小板公司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宫玉松
股权激励制度曾被视为降低经理层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的良方,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逐渐暴露出该制度的弊端。近年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推广,一些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取得了"公司业绩增长,股价上涨,投资者受益,公司高管暴富"的"多赢"局面,实际上在表面繁荣、貌似合法与市场化的背后隐藏着大量问题,部分公司的股权激励已被扭曲为公司管理层牟取暴利的寻租工具。这表明,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程度低、上市公司治理不规范的情况下,不宜大规模推广股权激励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股权激励制度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对于管理层人员的长期激励也已变得较为普遍。文章对公司股权激励的含义以及三种激励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三种股权激励模式的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薪酬制度 探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妍 余新培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是由公司管理层制定的针对自身业务绩效成果的一项激励机制。但有些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机会向管理层进行不合理的利益输送,严重地危害了其他股东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从四个方面加以规范和治理:一是加强股权激励制度监管;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权价格;三是加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王怀庭
建立健全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营者持股、国家股股东(国有资本注资持股)和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持股)具有不同的股权激励效果。其中经营者持股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国有资本容易出现投资者主体缺乏保护机制的问题,进而扩大委托代理关系的距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引发企业效率低下;在流通股股东的激励环境下,股权流动性分裂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可能导致经营者持股和国家股的激励减弱。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经营者 股权激励 公司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蔡根女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存在有其广泛意义,它不仅适用于股份制等大公司,还可用于合伙企业、个体企业等传统意义的小公司;不仅对经理人的考核分配可以用,对其他如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也同样适用。另外,它还可用于行政、事业等单位附属企业转制,甚至虚拟股份制,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也有广阔空间。本文提出的动态模型是在初始股权的基础上,按员工负责的项目给公司带来贡献,套入公式进行计算,是一种按资与按绩分配相统筹的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分配方式的不足。
关键词:
股权 收入分配 动态股权 激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汪程 吴君民
文章以2006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总体趋势、企业性质、行业特征、激励对象、激励模式、股票来源、激励幅度、激励期限、指标体系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特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用数量较少、波动幅度较大,主要以非国有控股公司为主,集中于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业,激励对象逐步偏向于核心员工,激励模式仍以股票期权为主,但限制性股票的应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股票来源以定向增发为主,激励幅度小,激励期限短,指标体系不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萍
本文从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对现行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进行分析,认为董事会成员(除独立董事外)、经理人员应该成为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而监事会、独立董事只有在真正发挥作用时方可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豫湘 刘栋鑫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对管理层激励的有效方式,在公司激励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运用现状为切入点,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 问题 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孟庆艳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激励的模式、额度、行业、所有者性质、资本结构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额度较高,但激励模式单一,行业集中性较为显著,多为民营企业,且负债水平偏低。
关键词:
管理层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予友
本文认为,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有效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但从中国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实施股权激励的一些内外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缺乏有效的股票市场;第二,我国企业委托人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具有不确定性,而最优激励合同包含着风险因素,激励合同是否有效与经理层的风险偏好密切相关;第三,我国目前缺乏实施股权激励的外部配套条件;第四,缺乏合适的经理人选拔...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委托―代理理论 博弈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东坡
我国学者对股权激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深沪两市的主板市场,对中小板市场研究较少,本文以2006~2010年度中小板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了股权激励信息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业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股权激励周期内,公司业绩表现为倒U型,说明股权激励不具有长期效应。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中小板上市公司 公司业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