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3)
- 2023(15322)
- 2022(13241)
- 2021(12433)
- 2020(10545)
- 2019(23627)
- 2018(23531)
- 2017(45101)
- 2016(24662)
- 2015(27424)
- 2014(26453)
- 2013(25991)
- 2012(23650)
- 2011(21231)
- 2010(20947)
- 2009(19159)
- 2008(18762)
- 2007(16470)
- 2006(14282)
- 2005(12290)
- 学科
- 济(91392)
- 经济(91286)
- 业(78564)
- 管理(78022)
- 企(68435)
- 企业(68435)
- 方法(44811)
- 数学(38604)
- 数学方法(38234)
- 财(28039)
- 农(23930)
- 中国(23132)
- 技术(22781)
- 业经(21895)
- 学(20385)
- 务(20239)
- 财务(20174)
- 财务管理(20152)
- 企业财务(19298)
- 制(17552)
- 贸(16902)
- 贸易(16891)
- 地方(16832)
- 农业(16528)
- 易(16414)
- 理论(15873)
- 和(14465)
- 技术管理(14408)
- 环境(14142)
- 划(13944)
- 机构
- 大学(342966)
- 学院(341340)
- 管理(139311)
- 济(132215)
- 经济(129444)
- 理学(121831)
- 理学院(120533)
- 管理学(118554)
- 管理学院(117942)
- 研究(110510)
- 中国(81192)
- 京(72421)
- 科学(70956)
- 财(60131)
- 农(59432)
- 业大(55561)
- 所(55542)
- 研究所(50858)
- 中心(50095)
- 财经(49028)
- 江(48417)
- 农业(46974)
- 北京(45289)
- 经(44832)
- 范(42294)
- 师范(41747)
- 院(40007)
- 州(39410)
- 经济学(38650)
- 商学(37520)
- 基金
- 项目(240829)
- 科学(188854)
- 基金(175078)
- 研究(170930)
- 家(154737)
- 国家(153448)
- 科学基金(131929)
- 社会(107347)
- 社会科(101888)
- 社会科学(101861)
- 省(94957)
- 基金项目(94343)
- 自然(88687)
- 自然科(86675)
- 自然科学(86651)
- 自然科学基金(85165)
- 划(79976)
- 教育(78206)
- 资助(71042)
- 编号(68354)
- 创(54171)
- 重点(53660)
- 成果(53597)
- 部(52177)
- 发(50020)
- 创新(49907)
- 科研(46441)
- 课题(46412)
- 计划(44996)
- 大学(44615)
- 期刊
- 济(137905)
- 经济(137905)
- 研究(94554)
- 中国(63254)
- 学报(59992)
- 科学(52968)
- 农(52609)
- 管理(51600)
- 财(47273)
- 大学(44558)
- 学学(42355)
- 农业(36426)
- 教育(36046)
- 技术(29937)
- 融(27612)
- 金融(27612)
- 财经(23803)
- 业经(23496)
- 经济研究(22327)
- 经(20188)
- 科技(20041)
- 业(19880)
- 技术经济(17695)
- 问题(17616)
- 图书(16791)
- 版(16732)
- 理论(16085)
- 业大(15871)
- 商业(15113)
- 现代(14985)
共检索到483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华 樊东坡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把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拓展到整个A股市场,采用最新面板数据,以股权激励双重效应为基础,以三次方回归模型为工具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基于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N形曲线关系,而非倒U性曲线。当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或者大于45%时,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以壕沟效应为主。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开始发挥抑制作用所需要的高管持股比例更低一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华 樊东坡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把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拓展到整个A股市场,采用最新面板数据,以股权激励双重效应为基础,以三次方回归模型为工具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然后基于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N形曲线关系,而非倒U性曲线。当高管持股比例低于20%或者大于45%时,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地位;反之则以壕沟效应为主。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汤业国 徐向艺
以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假说与壕沟效应假说为基础,利用中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经营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基于终极控制人的不同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小上市公司的经营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终极产权性质对这种关联性具有显著影响,即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则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庆原 李延喜
文章以我国2005—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出,较股票期权而言,限制性股票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在增加控制变量以及使用DID模型估计缓解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股权激励可以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和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作用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以及固定资产占比更高的企业中,股权激励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刘华 郑军
随着股权激励在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试点,高新技术企业都将股权激励视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而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已开始实施股权激励。文章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为依据,通过对是否实施股权激励以及股权激励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发现是否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现一定的区间效应,以期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及试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提供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淙淙
本文以连续3年披露研发支出的73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产权性质、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充分控制其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后,研究发现:第一,经营者持股和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股权激励机制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第二,民营产权弱化了经营者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第三,以股票期权为主的股权激励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未显著受到产权性质的约束。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 股权激励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玉臣 乔木子 李连伟
选取2008~2014年1484家A股上市公司和宣告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2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和高管激励比例两个层面检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既能缓解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也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高管激励比例与非效率投资程度整体呈负相关关系;高管激励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与过度投资呈U型曲线关系,拐点位置在51%左右。因此,应稳妥深化高管股权激励改革,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防止股权激励改革的异化发展。对于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提高授予高管的股权激励数量占激励总量的比例,以缓解投资不足问题,并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涛 王惠景
文章选取2011—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比较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的不同效果,同时考虑到国有上市公司的特殊性,结合股权性质检验了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影响的不同。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所有者与管理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效果要优于股票期权激励,且这种效果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玉臣 乔木子 李连伟
选取20082014年1484家A股上市公司和宣告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2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和高管激励比例两个层面检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既能缓解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也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高管激励比例与非效率投资程度整体呈负相关关系;高管激励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与过度投资呈U型曲线关系,拐点位置在51%左右。因此,应稳妥深化高管股权激励改革,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昱 李莉 王向前 张欣如 程新生
医疗器械产业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要产业,业绩型股权激励是促使企业激励相容的重要措施。本文使用2010—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企业的数据,探究不同情境差异下业绩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在医疗器械行业中,业绩型股权激励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创新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业绩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情境差异的影响。一方面,较大的业绩型股权激励范围覆盖了核心员工的权益,让更多的核心员工分享企业成长收益,不仅可以体现激励的公平性,也有利于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业绩型股权激励的行权期限越长,利益相容程度越高,继而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此外,股权集中度、管理层薪酬差距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等情境差异均会影响业绩型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这启示业绩型股权激励应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境,注重与其他管理控制工具相结合,继而有助于凝聚力量,提升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红兵 黄冠华
本文运用沪深A股、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三个市场上2010~2014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探讨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对于三个市场,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0.658、0.569和0.605;对于A股而言,企业在成长期两者之间存在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在0.496,而在成熟期呈线性负相关,在衰退期则表现为线性正相关;对于三个市场,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两者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则表现为正"U"型曲线关系,拐点分别为0.576、0.578和0.585。
关键词:
生命周期 股权激励 创新投入 研发投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永阔
以2006~2014年宣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股权激励解锁情况、行业业绩水平和股票溢价情况与股权激励实施之间的关系,研究股权激励执行情况与股权激励终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达到股权激励解锁条件的可能性越低,股票价格相对于行权价格的溢价越低,企业越容易实施股权激励终止,而行业业绩因素对于股权激励终止无影响。这说明当股权激励无法执行之后,失去了激励的意义,于是企业不得不实施股权激励终止,而这一行为是企业的个体行为,不具有行业特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雅美 张同健 张艳莉
一、引言公司治理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制演化的结果,是管理机制的延伸,也是组织结构的扩展,其根本目标是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运作绩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产生了分离,并为企业运营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阻碍了两权分离机制的顺利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太华 周聆
本文采集了29家上市公司在首次披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前后各3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并运用Excel和Eviews5.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后存在股价的超常波动,市场上存在超额收益。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股价 超额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