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3)
2023(16112)
2022(13586)
2021(12477)
2020(10577)
2019(24139)
2018(23218)
2017(45059)
2016(24322)
2015(27050)
2014(26522)
2013(25987)
2012(23312)
2011(21000)
2010(20580)
2009(19144)
2008(18786)
2007(16558)
2006(14238)
2005(12543)
作者
(70024)
(58687)
(58603)
(55490)
(37152)
(28296)
(26447)
(22853)
(22389)
(20651)
(19889)
(19886)
(18782)
(18318)
(18306)
(18067)
(17551)
(17534)
(17016)
(16935)
(14348)
(14168)
(14150)
(13342)
(13152)
(13127)
(12972)
(12662)
(11811)
(11507)
学科
(97561)
经济(97412)
管理(80870)
(77491)
(67197)
企业(67197)
方法(49688)
数学(44092)
数学方法(43622)
(32880)
(24811)
中国(23218)
(23197)
(22471)
财务(22424)
财务管理(22384)
业经(22284)
企业财务(21491)
(18632)
贸易(18620)
(18303)
(18160)
(16762)
农业(16195)
(15815)
金融(15812)
(15778)
银行(15721)
技术(15600)
(14864)
机构
大学(348913)
学院(346544)
(145716)
经济(143131)
管理(139529)
理学(122157)
理学院(120949)
管理学(119012)
管理学院(118387)
研究(109844)
中国(84752)
(70543)
(70383)
科学(66195)
(59736)
财经(56978)
(54118)
业大(54098)
(52141)
中心(51591)
(49763)
研究所(49086)
农业(47297)
经济学(45758)
财经大学(43075)
北京(42760)
经济学院(41606)
(39776)
(39724)
师范(39130)
基金
项目(242667)
科学(193371)
基金(182526)
研究(169096)
(161156)
国家(159919)
科学基金(138940)
社会(112298)
社会科(106861)
社会科学(106836)
基金项目(97210)
(92970)
自然(92688)
自然科(90677)
自然科学(90650)
自然科学基金(89099)
(79037)
教育(78662)
资助(74062)
编号(64285)
(54804)
重点(54500)
(51360)
成果(50168)
(49379)
创新(48192)
国家社会(48048)
科研(47794)
教育部(47663)
(47475)
期刊
(148630)
经济(148630)
研究(94781)
中国(62045)
学报(58378)
(58127)
科学(53019)
管理(52830)
(52164)
大学(44758)
学学(43053)
农业(34647)
(33265)
金融(33265)
财经(29222)
技术(27761)
教育(26082)
(24978)
经济研究(24284)
业经(23999)
问题(20105)
(18972)
(17385)
(16451)
技术经济(16359)
财会(16217)
统计(16123)
理论(16083)
科技(15922)
商业(15600)
共检索到493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乐  毛道维  
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了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实质上是以市场强制力来替代组织强制力的一种制度安排。以2006—2009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国内上市公司为样本所进行的实证分析显示,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以用市场强制力与组织强制力的替代效应来解释。多元回归的实证结果也证明了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符合我们预测的组织强制力与市场强制力的替代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益兵  张海平  林波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特别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还不够完善,使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在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及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本文通过分类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执行中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长江  郑慧莲  严明珠  许静静  
本文以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及其激励效应。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福利效应。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的改善,来增加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激励型公司和福利型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本文以泸州老窖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例,提出了如何设计合理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系统地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总体特征,并根据标准区分激励型和福利型公司,为监管层的进一步监管和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璐  宋迪  
高管股权激励合约设计是否合理,是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重要方面。鲜有研究关注股权激励合约设计中的业绩目标对公司内部管理产生的影响,然而现实情况是中国自2008年后政策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高管的股权激励合约中设置和披露业绩目标。立足于这一制度背景,本文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致力于调查股权激励合约中的业绩目标对公司内部管理的影响。具体地,本文以上述政策影响期间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歧为出发点,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合约主要采用的业绩目标较公司历史基准或行业平均水平设定的要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育华  
运用双重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保持第一大股东控制地位的条件下,提高其持股比例,降低他"掏空"激励的同时会造成他监督过度;降低其持股比例,则会增强其"掏空"激励。若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使其失去控制地位,则不存在"掏空"激励,但会造成他监督不足。因此,要想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不能人为集中或分散股权,而应该为第一大股东提供正确激励的制度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人杰  郝旭光  
良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管理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了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使其更加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努力实现股东和公司利益最大化。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法》、《公司法》的修订,增强了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为实施股权激励构筑了良好的基础。实施股权激励制度还会产生积极的政策和市场效应,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都具有推进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国亮  王加胜  
股权结构的分散性与国家股的大小呈负相关 ,与流通股的大小呈正相关。公司经营绩效与股权结构分散性、经理人员拥有的公司股权大小、职工持股呈正相关 ,与国家股的大小、经理人员薪金等呈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小敏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一项对公司高管行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我国也不例外。自有关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思想传入我国之后,无论是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不停的探索如何在我国有效的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构建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本文将从宏观层面探究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及实施现状,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股权激励机制。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制度(一)摸索阶段的股权激励制度摸索阶段是指中国证监会2005年12月31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任莉莉  
股权激励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对于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业绩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多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上,鲜有文章涉及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是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行权/归属条件、激励力度、激励有效期都会对激励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论可以为其他公司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发展和利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永阔  
以2006~2014年宣布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考察股权激励解锁情况、行业业绩水平和股票溢价情况与股权激励实施之间的关系,研究股权激励执行情况与股权激励终止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达到股权激励解锁条件的可能性越低,股票价格相对于行权价格的溢价越低,企业越容易实施股权激励终止,而行业业绩因素对于股权激励终止无影响。这说明当股权激励无法执行之后,失去了激励的意义,于是企业不得不实施股权激励终止,而这一行为是企业的个体行为,不具有行业特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乐  张良  闫磊  
不同的行业特征是否会对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产生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鲜有人提及。针对这一点,本文以2006—2009年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证明高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要素———激励强度和激励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然后利用一个新的研究框架解释了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认为是在市场强制力的作用下,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结构和人际关系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导致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股权激励制度安排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文阁  荣华旭  
笔者以沪深交易所2006年~2008年所有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数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行权限制期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比非国有上市公司明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较之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要弱一些。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凡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伟  牛津波  陈金梅  
由于经济转轨时期体制因素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和价值的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公司经理层的激励的有效性问题是我国管理界一直探索的问题, 当前关于管理者持股的研究,国内主要是集中在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上,而对于管理者持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的股权激励影响因素,发现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和控制机制越强,对总经理的长期激励程度越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晓菊  
本文选取2010年公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比较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前后样本公司投资效率的变化。结果发现: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行为,以投资过度为主;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成长性、内部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及公司盈利能力对投资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公司中的影响可能不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