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1)
- 2023(11783)
- 2022(10169)
- 2021(9594)
- 2020(8282)
- 2019(19472)
- 2018(19449)
- 2017(37245)
- 2016(20770)
- 2015(24085)
- 2014(24484)
- 2013(24252)
- 2012(22398)
- 2011(20200)
- 2010(20651)
- 2009(19585)
- 2008(20384)
- 2007(18976)
- 2006(16694)
- 2005(15321)
- 学科
- 济(80323)
- 经济(80187)
- 管理(78923)
- 业(71319)
- 企(64125)
- 企业(64125)
- 方法(39413)
- 财(33705)
- 数学(33609)
- 数学方法(33274)
- 制(24118)
- 务(24097)
- 财务(24039)
- 财务管理(23979)
- 企业财务(22889)
- 农(20791)
- 中国(19313)
- 业经(18580)
- 学(16120)
- 体(15708)
- 银(15282)
- 银行(15246)
- 理论(14289)
- 行(14221)
- 贸(13980)
- 贸易(13970)
- 划(13654)
- 易(13578)
- 和(13455)
- 农业(13236)
- 机构
- 大学(303150)
- 学院(302086)
- 济(120210)
- 管理(118940)
- 经济(117312)
- 理学(99810)
- 理学院(98743)
- 管理学(97210)
- 管理学院(96598)
- 研究(94417)
- 中国(78073)
- 财(65607)
- 京(64165)
- 科学(56347)
- 财经(49823)
- 江(49290)
- 所(48737)
- 农(48245)
- 中心(45683)
- 经(44929)
- 研究所(43022)
- 业大(42617)
- 北京(40609)
- 州(38865)
- 农业(37668)
- 财经大学(36854)
- 范(36275)
- 经济学(36232)
- 师范(35868)
- 院(33667)
- 基金
- 项目(185956)
- 科学(145196)
- 研究(136430)
- 基金(134398)
- 家(115747)
- 国家(114741)
- 科学基金(98701)
- 社会(84868)
- 社会科(80309)
- 社会科学(80279)
- 省(72752)
- 基金项目(71247)
- 自然(64468)
- 教育(64374)
- 自然科(62903)
- 自然科学(62884)
- 自然科学基金(61826)
- 划(60774)
- 编号(56657)
- 资助(56080)
- 成果(47616)
- 部(42088)
- 重点(41444)
- 课题(38907)
- 创(38343)
- 制(37941)
- 发(37524)
- 教育部(36384)
- 科研(36035)
- 性(35980)
- 期刊
- 济(140738)
- 经济(140738)
- 研究(89877)
- 中国(65258)
- 财(59503)
- 管理(47729)
- 学报(45625)
- 农(43180)
- 科学(41324)
- 大学(35037)
- 融(33345)
- 金融(33345)
- 学学(32821)
- 教育(31711)
- 农业(27733)
- 技术(27629)
- 财经(26223)
- 经(22301)
- 业经(22103)
- 经济研究(20744)
- 财会(18422)
- 问题(18097)
- 业(16968)
- 会计(16859)
- 技术经济(15560)
- 理论(15200)
- 版(15166)
- 图书(14615)
- 贸(14460)
- 现代(13801)
共检索到471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妍 余新培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是由公司管理层制定的针对自身业务绩效成果的一项激励机制。但有些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机会向管理层进行不合理的利益输送,严重地危害了其他股东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从四个方面加以规范和治理:一是加强股权激励制度监管;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权价格;三是加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孟庆艳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激励的模式、额度、行业、所有者性质、资本结构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额度较高,但激励模式单一,行业集中性较为显著,多为民营企业,且负债水平偏低。
关键词:
管理层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期股 股票期权 员工持股计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玉苗 吕凡
本文尝试用理论模型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现象。通过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在一定约束范围内,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具有股权激励的作用;相反,在约束条件之外,则有可能成为管理层进行利益输送的工具。为了避免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子公司进行利益输送、损害投资者利益,本文从持股比例、关联方交易、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强国令
本文从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背景来考察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提高了公司绩效,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激励效果不同:非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趋同效应,股权激励降低了代理成本,改善了公司绩效;而国有控股公司表现为利益壕沟效应,股权激励对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内部人控制、管理层权力过大是股权激励效应弱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利益趋同 利益壕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王胤文 高鹏
管理层自利行为已成为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重大难题之一。文章应用现代博弈理论构建了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型,通过构造双方的效用函数来分析大股东实施股权激励以及管理层自利的影响因素。研究证实实: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层自利行为为,并且自利程度受上市公司成长性、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力度、管理层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影响,而大股东的股权激励偏好受激励方案产生的激励效应和福利效应大小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时规避管理层自利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股东 股权激励 管理层 自利行为 博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孟玉红
美国高级经理人员的薪酬种类多、激励性强。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管理层薪酬制度对减少代理成本和激励公司高级经理层对股东勤勉尽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传彬 巩海霞 唐文霞
本文选取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初始设计中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选择的行权价格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公司规模越小,资产负债率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此外,股权激励水平和模式也影响行权价格选择。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视角。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行权价格 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错误定价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契约要素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政策,但其激励效果尚不确定。本文选取2002年~2006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一、文献回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霞 朱朝晖
本文以浙江龙盛对公司高管的定向增发为例,研究了上市公司在面向高管的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利益输送问题。由于现有制度规范的缺乏,浙江龙盛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通过以高管为特定对象的定向增发和定向增发后的高额分红实现了在"定增式股权激励"过程中向高管进行利益输送的意图。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股权激励 利益输送 利益协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春梅 马小茜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世东
股权激励是引导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长期行为的主要方式。近年来 ,运用股权来激励企业经理人员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政策取向。然而 ,股权激励也并非灵丹妙药 ,其适用性是具有条件的。目前 ,造成股权激励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持股数量过小起不到激励效果 ;二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三是通过市场机制约束经营者的机制残缺 ;四是股权激励并不能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完全一致 ;五是股权激励并没有根本解决经理人的选择机制和竞争约束机制问题。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缺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文芳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中小板公司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宫玉松
股权激励制度曾被视为降低经理层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的良方,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逐渐暴露出该制度的弊端。近年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推广,一些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取得了"公司业绩增长,股价上涨,投资者受益,公司高管暴富"的"多赢"局面,实际上在表面繁荣、貌似合法与市场化的背后隐藏着大量问题,部分公司的股权激励已被扭曲为公司管理层牟取暴利的寻租工具。这表明,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程度低、上市公司治理不规范的情况下,不宜大规模推广股权激励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