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3)
2023(8475)
2022(7480)
2021(7271)
2020(6452)
2019(15280)
2018(15208)
2017(29748)
2016(16684)
2015(19487)
2014(19662)
2013(19643)
2012(18474)
2011(16430)
2010(16944)
2009(16234)
2008(17050)
2007(16054)
2006(13964)
2005(12742)
作者
(49591)
(41717)
(41531)
(39556)
(26769)
(19997)
(19151)
(16226)
(15431)
(15034)
(14037)
(13955)
(13302)
(13183)
(13166)
(13039)
(12755)
(12353)
(12258)
(12195)
(10384)
(10339)
(10183)
(9530)
(9416)
(9415)
(9346)
(9301)
(8524)
(8374)
学科
(66407)
经济(66311)
管理(64460)
(59677)
(54290)
企业(54290)
方法(36224)
数学(31098)
数学方法(30781)
(27439)
(20798)
财务(20759)
财务管理(20712)
企业财务(19836)
(17025)
(16534)
中国(14354)
业经(13994)
(13891)
(11544)
理论(11523)
银行(11512)
(11423)
贸易(11413)
(11136)
(11132)
(11084)
(10891)
(10645)
农业(10599)
机构
大学(248644)
学院(245061)
管理(99963)
(96573)
经济(94267)
理学(84415)
理学院(83531)
管理学(82182)
管理学院(81692)
研究(75543)
中国(63072)
(52705)
(51031)
科学(46387)
(41354)
财经(39383)
(39363)
(38814)
中心(37310)
业大(35935)
(35683)
研究所(35076)
北京(33253)
农业(32673)
(30859)
(29503)
财经大学(29374)
师范(29155)
经济学(28333)
商学(26882)
基金
项目(150996)
科学(118119)
基金(110547)
研究(107457)
(95672)
国家(94851)
科学基金(81794)
社会(66774)
社会科(63163)
社会科学(63135)
基金项目(59008)
(57864)
自然(55230)
自然科(53972)
自然科学(53957)
自然科学基金(53063)
教育(50817)
(48954)
资助(47128)
编号(44251)
成果(37264)
(34487)
重点(33232)
(30448)
教育部(29706)
科研(29695)
(29373)
课题(29320)
大学(28973)
人文(28745)
期刊
(110049)
经济(110049)
研究(69002)
中国(49473)
(46833)
管理(39681)
学报(39342)
(36420)
科学(35510)
大学(29818)
学学(28037)
(26653)
金融(26653)
农业(23688)
教育(23023)
技术(21230)
财经(21000)
(17833)
业经(16839)
经济研究(15952)
(15026)
财会(14852)
问题(14215)
会计(13732)
技术经济(13081)
(12877)
理论(12553)
图书(12467)
统计(11715)
(11468)
共检索到375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王胤文  高鹏  
管理层自利行为已成为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重大难题之一。文章应用现代博弈理论构建了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型,通过构造双方的效用函数来分析大股东实施股权激励以及管理层自利的影响因素。研究证实实: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层自利行为为,并且自利程度受上市公司成长性、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力度、管理层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影响,而大股东的股权激励偏好受激励方案产生的激励效应和福利效应大小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时规避管理层自利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孟庆艳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激励的模式、额度、行业、所有者性质、资本结构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额度较高,但激励模式单一,行业集中性较为显著,多为民营企业,且负债水平偏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欧小庆  
本文依托于易被管理层"利用"的股权激励相关规定系统地阐述股权激励下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目标与表现形式,进而构建相应的研究框架,并以重庆西山为例梳理、分析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具体方式,同时就其产生原因进行探讨。最后基于理论与案例分析总结股权激励下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实施目标与具体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股权激励机理设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环境等角度较为全面地提出控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伟峰  鲁桐  何枫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分析了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及不同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改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并由此促进了企业效率的提升,但股改前后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企业效率的作用有一定差异。管理层薪酬激励在股改前后都对企业效率有着正面影响,但股改之后的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强;股改前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且在股改之后与企业效率负相关。本文的研究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建设,在现阶段应采用管理层薪酬激励,慎重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传彬  巩海霞  唐文霞  
本文选取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初始设计中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选择的行权价格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公司规模越小,资产负债率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此外,股权激励水平和模式也影响行权价格选择。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视角。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政策,但其激励效果尚不确定。本文选取2002年~2006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一、文献回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予友  
本文认为,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的不一致,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据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有效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但从中国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实施股权激励的一些内外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缺乏有效的股票市场;第二,我国企业委托人与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具有不确定性,而最优激励合同包含着风险因素,激励合同是否有效与经理层的风险偏好密切相关;第三,我国目前缺乏实施股权激励的外部配套条件;第四,缺乏合适的经理人选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妍  余新培  
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是由公司管理层制定的针对自身业务绩效成果的一项激励机制。但有些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机会向管理层进行不合理的利益输送,严重地危害了其他股东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从四个方面加以规范和治理:一是加强股权激励制度监管;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权价格;三是加强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信息披露;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乐峰  
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本是实施整体与个体利益有效捆绑,进而形成管理者与企业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治久安之道,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管理层通过盈余信息择时披露和择机盈余管理等手段,人为操控行权价格迎合达成行权条件的利己不端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干扰妨害了资本市场秩序和中小股东利益。文章以A集团为例,从股权激励中择机行为的生成动因和演进机理入手,采用检验法深度揭示了该企业股权激励中的种种择时择机披露和盈余管理行为,并通过行权期相关业绩指标比对佐证其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和强化监管约束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管建强  王红领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它是股票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机构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借助修正的Jones模型就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在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情形下,企业高管人员为了追求高额报酬有积极性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同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呈倒U型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寿福  
股权激励强化了管理层利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联,可能导致管理层利用R&D投资迎合股票错误定价,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以上市公司R&D投资为研究视角,本文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动机的影响。首先,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股票错误定价仍然会推动上市公司R&D投资,表明上市公司存在R&D迎合投资。其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最后,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权激励计划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科技上市公司中以及股价被高估时表现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管理层的迎合动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解释管理层股权激励影响公司行为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寿福  
股权激励强化了管理层利益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联,可能导致管理层利用R&D投资迎合股票错误定价,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以上市公司R&D投资为研究视角,本文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迎合动机的影响。首先,在控制了股权融资渠道的影响后,股票错误定价仍然会推动上市公司R&D投资,表明上市公司存在R&D迎合投资。其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强化了上市公司R&D迎合投资。最后,分组检验的结果显示,股权激励计划对R&D迎合投资的影响在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科技上市公司中以及股价被高估时表现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成  郝海宇  
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它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上,文章采用创新绩效作为被解释变量,提出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以2004—2014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管理层激励、股权结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民营企业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经营管理决策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