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1)
2023(2397)
2022(2032)
2021(2146)
2020(1767)
2019(4363)
2018(4119)
2017(9084)
2016(4792)
2015(5615)
2014(5439)
2013(5382)
2012(4930)
2011(4330)
2010(4339)
2009(4248)
2008(4663)
2007(4354)
2006(3940)
2005(3829)
作者
(12635)
(10528)
(10429)
(10000)
(6968)
(5034)
(4837)
(4075)
(3864)
(3810)
(3577)
(3562)
(3515)
(3401)
(3318)
(3308)
(3239)
(3153)
(3113)
(2910)
(2632)
(2543)
(2538)
(2481)
(2425)
(2406)
(2334)
(2295)
(2200)
(2100)
学科
(24545)
企业(24545)
(24017)
管理(22489)
(19152)
经济(19115)
(13458)
方法(12501)
(12397)
财务(12391)
财务管理(12379)
企业财务(12108)
(11831)
数学(11358)
数学方法(11332)
(10476)
银行(10470)
(9518)
业务(6828)
制度(6141)
(6141)
(5849)
银行制(5819)
体制(5569)
公司(5518)
(5423)
金融(5423)
业经(3799)
人事(3370)
人事管理(3370)
机构
大学(68534)
学院(66778)
管理(29940)
(28774)
经济(28252)
理学(25527)
理学院(25366)
管理学(25185)
管理学院(25052)
中国(20851)
(19205)
研究(16262)
财经(15192)
(14326)
(13957)
银行(13772)
(13535)
(12992)
财经大学(11881)
(11500)
金融(11262)
商学(10135)
商学院(10085)
(9761)
中心(8979)
经济学(8913)
北京(8619)
(8285)
(8212)
经济学院(8144)
基金
项目(37847)
科学(30907)
基金(30732)
研究(26438)
(25427)
国家(25238)
科学基金(23449)
社会(18124)
社会科(17424)
社会科学(17417)
基金项目(16440)
自然(16316)
自然科(15999)
自然科学(15996)
自然科学基金(15783)
资助(13763)
(12842)
教育(12625)
(10905)
编号(9908)
(9593)
教育部(8975)
人文(8816)
成果(8240)
(8021)
(7881)
大学(7803)
(7754)
重点(7739)
科研(7605)
期刊
(28754)
经济(28754)
(22279)
金融(22279)
研究(21803)
(19416)
管理(12174)
中国(10745)
财经(8895)
学报(7789)
科学(7459)
(7238)
财会(7011)
(6825)
大学(6509)
学学(6418)
会计(6237)
理论(4952)
通讯(4694)
会通(4692)
实践(4468)
(4468)
经济研究(4231)
业经(3751)
技术(3680)
问题(3573)
(3508)
国际(3472)
农村(3416)
(3416)
共检索到107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淑芳  张超  
以2006年1月1日~2008年7月30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的经理人的行权价操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股利和公积金转增是经理人操纵其股票期权收益的主要方式,影响送转股的主要因素包括经理人的激励比例、股权集中度和股价涨幅等。大股东拥有比较强的控制地位,对经理人的操纵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股价涨幅是影响送转股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说明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公司,经理人有目的的利用提高送转股水平方式降低行权价格,通过市场的"价格幻觉"提高股权激励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会起  干胜道  胡建平  
本文对股权激励制度下经营者利用盈余管理进行股价操纵的动机与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当前的应计利润对当前的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大于当前的现金净流量。这也就鼓励公司经营者通过盈余管理进行操纵股价以达到获得更多股权收益的目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悦  肖星  过晓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太华  周聆  
本文采集了29家上市公司在首次披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前后各3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并运用Excel和Eviews5.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后存在股价的超常波动,市场上存在超额收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艳艳  
笔者研究管理层对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操纵行为,结果发现,管理层对行权价格的操纵表现在对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的时机选择,公布日之前股票价格下跌,公布日之后股票价格上涨。进一步,高管激励份额越高,公司治理水平越低,则行权价格被操纵的可能性越高。行权价格被操纵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分别降低24个月、36个月的长期股东财富(BHAR)高达20%、25%以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莉莉  张瑞君  
本文以2006年至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会增加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针对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进一步研究激励力度大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励力度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和以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方式的公司显著,而在民营企业和以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方式的公司不显著。此研究可以为企业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传彬  巩海霞  唐文霞  
本文选取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初始设计中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选择的行权价格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公司规模越小,资产负债率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此外,股权激励水平和模式也影响行权价格选择。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视角。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德胜  王栋  
股权激励可能会诱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股权激励不但达不到激励高管的目的,反而加剧了代理问题。本文以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激励公告前的盈余操纵进行了分析。采用考虑生命周期和成长性的应计模型发现,在股权计划草案公告前操控性应计显著为负并有下降的趋势,表明激励公司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以达到降低股票期权行权条件或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胜波  
建立与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中长期激励体系,对企业核心人才价值给予合理回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殊定位,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具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存在不同的激励导向和制度规制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晓东  赵欣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75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计算股权激励预案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找出其变化趋势,并检验其显著性,来度量公告股权激励预案对公司股价波动的短期影响,并研究了以不同激励标的物的股权激励公告效应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A股市场对股权激励预案的公告做出了显著为正的反应,以期权为标的物的股权激励的公告效应比以股票为标的物的更大,A股市场尚未满足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标准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玉可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股权激励模式单一。我国股权激励模式主要集中在股票期权模式。该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司股价变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鲍盛祥  张情  
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至今尚未有定论,目前研究股权激励绝对数量的文献较多,而对于股权激励在激励对象间形成的分布结构却鲜有涉及。本文利用2010年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的高管层实施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均匀的股权激励分布结构与公司价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现杰  王怀庭  
建立健全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营者持股、国家股股东(国有资本注资持股)和流通股股东(中小股东持股)具有不同的股权激励效果。其中经营者持股具有最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国有资本容易出现投资者主体缺乏保护机制的问题,进而扩大委托代理关系的距离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引发企业效率低下;在流通股股东的激励环境下,股权流动性分裂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可能导致经营者持股和国家股的激励减弱。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实证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斌  陈婕  
股权激励制度可以有效解决现代公司制中委托代理问题,本文运用Rosenbaum边界估计方法考察处理组平均处理效应的稳健性检验,尝试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来解决股权激励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公司绩效,但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提升作用不显著,成长性较高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优于成长性较低的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巧霞  李胜鹏  熊英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方式,日益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上市公司中的伊利与万科为实例,分析经济时期和自身条件这两大因素对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并尝试建立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因素的坐标模型,进而归纳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最后就上市公司如何实施股权激励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