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4)
- 2023(7998)
- 2022(6831)
- 2021(6452)
- 2020(5623)
- 2019(13053)
- 2018(13080)
- 2017(26061)
- 2016(14183)
- 2015(16261)
- 2014(16156)
- 2013(15645)
- 2012(14006)
- 2011(12519)
- 2010(13004)
- 2009(12309)
- 2008(12482)
- 2007(11199)
- 2006(9914)
- 2005(9054)
- 学科
- 济(57016)
- 经济(56911)
- 管理(53546)
- 业(50557)
- 企(47049)
- 企业(47049)
- 方法(30382)
- 数学(27318)
- 数学方法(26780)
- 财(23598)
- 务(17654)
- 财务(17611)
- 财务管理(17582)
- 制(17266)
- 企业财务(16911)
- 业经(12726)
- 体(12485)
- 中国(12317)
- 农(11930)
- 体制(10899)
- 理论(9910)
- 银(9386)
- 银行(9380)
- 划(9219)
- 技术(9003)
- 融(8988)
- 金融(8986)
- 行(8773)
- 学(8557)
- 贸(8383)
- 机构
- 学院(202603)
- 大学(202266)
- 济(82943)
- 管理(82209)
- 经济(81250)
- 理学(71157)
- 理学院(70545)
- 管理学(69123)
- 管理学院(68768)
- 研究(59726)
- 中国(47820)
- 财(44801)
- 京(41235)
- 财经(34914)
- 科学(33484)
- 经(31677)
- 江(29945)
- 所(29138)
- 中心(27730)
- 业大(26364)
- 农(26241)
- 财经大学(26228)
- 北京(25970)
- 研究所(25588)
- 经济学(25377)
- 州(23671)
- 商学(23246)
- 商学院(23047)
- 经济学院(22785)
- 范(22352)
- 基金
- 项目(130773)
- 科学(104764)
- 基金(97329)
- 研究(95381)
- 家(83168)
- 国家(82554)
- 科学基金(73177)
- 社会(61838)
- 社会科(58827)
- 社会科学(58811)
- 省(50856)
- 基金项目(50792)
- 自然(48180)
- 自然科(47145)
- 自然科学(47137)
- 自然科学基金(46305)
- 教育(46201)
- 划(42439)
- 资助(41647)
- 编号(38314)
- 成果(31591)
- 部(29987)
- 制(29449)
- 重点(29367)
- 创(27823)
- 教育部(26702)
- 课题(26399)
- 创新(26018)
- 人文(25964)
- 发(25566)
共检索到299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尚洪涛 陈亿刚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的焦点,目前的研究都运用线性研究方法,但其得出的结论往往很难解释呈现非线性的经济现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新经济理论与混沌理论相结合的非线性思维的方法,利用最新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了大股东的最佳持股比例范围,设计了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的混沌模型,从而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范围在(0,19.21%)为佳,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理想的上市公司股权制衡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兆斌
上市公司以“一股独大”、“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等为特征的股权结构向来被认为是造成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以及证券市场众多弊疾的根本原因,并成为目前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我们认为,在股权结构选择的问题上,应该以股权结构能否促进上市公司效率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毕竟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率的高低。本文从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技术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与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这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分别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的绩效函数出发,建立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绩效模型,用以分析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和公司股权制衡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公司股权制衡受到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操纵,表现为控股股东侵占对股权制衡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股权制衡能够提升公司治理绩效,表现为股权制衡对控股股东侵占的负向影响。另外,非控股大股东具有与控股股东相互合谋的动机,以实现对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联合侵占。
关键词:
股权制衡 股东合谋 公司治理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仇冬芳 刘益平 沈丽 周月书
对92家引起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实证研究控制权转移、股东制衡与公司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宗股权转让是实现对上市公司控股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2)大宗股权转让引起控制权转移后,公司效率呈现波动态势,在短期有明显上升,但中长期的公司效率有所下降,公司效率改善持续性不足;(3)一定程度的股东制衡可以弱化控股股东的侵害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效率和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卞琳琳 宋芬
本文以2006-2010年在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股权制衡作用机制的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就整体而言,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正相关,市场化程度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不显著;分组的数据表明,在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股权制衡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市场化程度发达的地区,股权制衡的作用退为其次,市场价值更多地与市场化指数、股权集中度等因素相关;在市场化程度中等的地区,上市公司价值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而与市场化指数显著负相关;在市场化程度落后的地区,无论是股权制衡度,还是市场化指数,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市场化程度 股权制衡 上市公司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欢 杨宁 尹筑嘉
测算股权制衡度时不考虑股东间的关联关系可能引致偏差。鉴此,重新测算了股权制衡度,以2003~2013年927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非线性的U型关系,而"旧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线性关系;[1,2]为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灰色区间;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受股东持股模式和外部环境影响。研究结果支持条件有效论,适度的股权制衡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曹书军 刘星
在过去10年里,人们逐渐关注存在多个大股东的制衡型股权结构对公司行为和价值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一个委托代理模型来刻画监督股东如何通过合约的设计来影响控股股东的股权比例选择和投资行为。本文发现存在控股比例上限,而当信息不对称时,控股股东的最优持股比取决于控股股东的努力的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之比,资本的边际产出则较低,而监督股东的监督成本则与控股股东的私人收益有关。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公司投资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政 徐向艺
本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在母子公司金字塔结构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能够保持独立性,以及股权制衡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地强化其独立性这一问题,还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控制链的思想,将股权制衡进行细分,分别研究其制衡效果。研究结论显示:(1)上市公司在金字塔结构所处的位置显著影响其股价信息质量;(2)股权制衡能够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股价信息质量;(3)实质型股权制衡的治理效应显著优于形式型股权制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丽丽
一、引言在世界范围内,有关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般认为关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之间的这种制度安排就是内部治理制度,有关其内在逻辑就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去激励和约束代理人,这种机制称为制衡机制。共同拥有着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这部分人称为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而利益相关者之间所形成的契约就构成了现代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在企业的内部,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内部公司治理制度来实现利益的分配和相互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弘 刘星
本文通过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用以衡量大股东股权制衡的方法,在事件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大股东股权制衡和公司并购绩效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并购绩效越好;在第一、二大股东股权性质相同的上市公司中,股权制衡难以发挥效用。这说明建立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促进大股东股权性质的多样性,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文章以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对股权融资财务成本的影响;进一步区分终极控制人与制衡股东性质,探讨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产生的改变,并在不同治理环境下检验股权融资成本和股权制衡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终极人控制 股权制衡 股权融资陈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隆
本文以2011年至2012年深交所主板A股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则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越严重,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程度越低,并对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及保护投资者利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徐鹏 白贵玉
本文从动态竞争视角探索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在模型中加入企业防御能力变量,以解释股权制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利用231家高科技民营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对股权制衡、企业防御能力与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股权制衡有利于提升企业在动态竞争中的防御能力;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是通过提高企业防御能力实现的。本文同时探讨了企业经营风险倾向在防御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风险倾向越高,防御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
关键词:
防御能力 股权制衡 企业绩效 风险倾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温章林
本文利用2005~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股权制衡度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股权制衡度越高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越强。
关键词:
股权制衡度 会计稳健性 Basu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文芳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R&D数据,对公司控股股东类型、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与公司R&D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R&D投资强度之间呈"N"型关系;对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的股权类型依次为:私有产权控股、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股权制衡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因控股股东性质不同和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R&D投资 股权结构 股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股权制衡、股权并购规模与控制权收益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66家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金字塔股权结构、股权制衡与投资效率——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对R&D投入影响分析——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
政府控制权、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非线性异质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大股东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效应——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股权制衡、两权特征与公司价值——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国有股权比重、股权制衡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兼论农业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方案
上市公司大股东治理下的股权制衡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机构持股、股权制衡与并购绩效——来自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