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8)
- 2023(8739)
- 2022(7463)
- 2021(7005)
- 2020(6173)
- 2019(14440)
- 2018(14127)
- 2017(28577)
- 2016(15464)
- 2015(17799)
- 2014(17987)
- 2013(18002)
- 2012(16931)
- 2011(15176)
- 2010(15798)
- 2009(15507)
- 2008(15099)
- 2007(13981)
- 2006(12285)
- 2005(11459)
- 学科
- 济(66115)
- 经济(66029)
- 业(53341)
- 管理(49347)
- 企(46049)
- 企业(46049)
- 方法(33081)
- 数学(29696)
- 数学方法(29421)
- 融(27470)
- 金融(27468)
- 财(26635)
- 银(25537)
- 银行(25517)
- 行(24559)
- 中国(22602)
- 务(20243)
- 财务(20208)
- 财务管理(20168)
- 企业财务(19398)
- 制(19174)
- 农(17974)
- 业经(14284)
- 地方(13791)
- 体(12395)
- 贸(12315)
- 贸易(12303)
- 农业(12141)
- 易(11980)
- 学(11522)
- 机构
- 大学(226286)
- 学院(226048)
- 济(96580)
- 经济(94485)
- 管理(87092)
- 理学(73869)
- 理学院(73149)
- 研究(72061)
- 管理学(72046)
- 管理学院(71625)
- 中国(64862)
- 财(50892)
- 京(46611)
- 科学(40929)
- 财经(39830)
- 所(37188)
- 农(36648)
- 中心(36586)
- 经(35965)
- 江(34520)
- 研究所(32876)
- 业大(30714)
- 经济学(30282)
- 北京(30078)
- 财经大学(29699)
- 农业(28550)
- 州(28466)
- 经济学院(27582)
- 范(26453)
- 融(26324)
- 基金
- 项目(137145)
- 科学(107277)
- 研究(101442)
- 基金(99771)
- 家(84756)
- 国家(84009)
- 科学基金(72389)
- 社会(64147)
- 社会科(60949)
- 社会科学(60927)
- 省(53476)
- 基金项目(52905)
- 教育(46796)
- 自然(46145)
- 自然科(45060)
- 自然科学(45047)
- 划(44488)
- 自然科学基金(44289)
- 资助(42602)
- 编号(42202)
- 成果(35694)
- 部(31457)
- 重点(30712)
- 发(28876)
- 创(28445)
- 课题(28206)
- 性(27574)
- 教育部(27411)
- 人文(26846)
- 科研(26814)
- 期刊
- 济(106701)
- 经济(106701)
- 研究(68939)
- 财(44123)
- 中国(42313)
- 融(41377)
- 金融(41377)
- 农(33648)
- 学报(31926)
- 管理(30685)
- 科学(28575)
- 大学(24268)
- 学学(22988)
- 财经(21005)
- 农业(20954)
- 教育(18555)
- 技术(17887)
- 经(17757)
- 业经(17002)
- 经济研究(16461)
- 问题(14703)
- 财会(13395)
- 理论(13103)
- 贸(12148)
- 实践(11719)
- 践(11719)
- 会计(11714)
- 技术经济(11521)
- 统计(11035)
- 业(10971)
共检索到349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管惠荣
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再融资有强烈的偏好,但股权再融资的扩张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同步增长,即股权再融资失效。本文从公司治理、中介机构、证券市场本身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失效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股权再融资失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 刘杰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或业绩造假,以达到股权再融资目的,股权再融资效率低下。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股权再融资“阵热”现象,使这一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在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严重扭曲。作为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检验相关政策是否有效的基础,本文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效率 上市公司 框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勤业 刘宇
通过比较分析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鞍钢新轧三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本文从行业、目标、财务变化、发行方案以及二级市场表现等方面,剖析了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共性和差异;在阐述三家上市公司再融资创新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再融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胜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新股定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耿建新 刘文鹏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 ,配股和增发新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配股和增发新股能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 ,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配股行为 增发新股 股权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万军 任昀月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研究了国内上市企业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和过度投资敏感度的治理作用,并且将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其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深入研究制度出台时间段不同导致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越多时,企业出现过度投资的机率越大。由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存在,使得企业权益筹资的股利要远远高于债务筹资,后者的股利会被债务公司承担一部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兆侠 靳建国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端管制不断放松,前端管制的放松为证券市场注入了活力,从而带来了证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文章以2006年为临界点,从投资者收益、上市公司绩效、投资效率等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效果,并由此提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监管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监管政策 实施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周运兰
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业绩变化的统计性描述,得出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下滑的结论。并将公司区分为大公司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将他们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长期业绩下滑确实比大公司下滑严重,这也跟某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中小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业绩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诗才 冯琴庆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独特的股权结构下,再融资后,企业财富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转移情况,得出结论:控股股东通过盈余控制,误导潜在投资者,从而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
关键词:
再融资 相关利益者 财富转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原因 分析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晓聪 王慧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发行股权类证券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的行为,不仅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但证券市场中的信息非对称、我国金融领域法律的不完善等问题,倒逼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监管。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对2000~201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监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通股比率越高,投资人收益越低,即当前我国股权再融资手段较为单一且效率不高。因此,需拓展监管主体,提升监管效率,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监管机制。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监管机制 市场业绩 策略选择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锦霞
以增发和配股两种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为基础,根据2002—2004年期间进行增配的上市公司在融资后连续4年间的绩效与同期全体A股上市公司表现的对比分析,并结合股改后的有增配行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研究增配行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联系。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绩效低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即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结果是绩效低下。导致股权再融资绩效低下的原因主要为:再融资资金使用的低效、特殊的股权结构和较低的资产负债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财务绩效 原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章卫东
国外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增发新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配售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在国外,股权再融资尤其是增发新股的方式得到广大中小股东的普遍接受,原因是国外股权再融资中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上市公司大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再融资 过度投资 产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