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6)
2023(10647)
2022(9115)
2021(8490)
2020(7312)
2019(16922)
2018(16318)
2017(32406)
2016(16875)
2015(18820)
2014(18387)
2013(18054)
2012(16334)
2011(14270)
2010(13884)
2009(12560)
2008(12176)
2007(10222)
2006(8566)
2005(7312)
作者
(42785)
(36014)
(35764)
(34056)
(23235)
(17415)
(16382)
(13921)
(13625)
(12558)
(12358)
(11930)
(11259)
(11192)
(11016)
(10991)
(10723)
(10388)
(10366)
(10294)
(8720)
(8473)
(8301)
(8219)
(8121)
(8095)
(7786)
(7444)
(7029)
(7004)
学科
(74424)
经济(74353)
(58148)
管理(56239)
(51040)
企业(51040)
方法(44541)
数学(41166)
数学方法(40806)
(27904)
(19502)
财务(19463)
财务管理(19422)
企业财务(18722)
(17782)
贸易(17776)
(17428)
(16324)
中国(15755)
(15064)
业经(14265)
(13064)
(11287)
金融(11286)
(11117)
农业(10915)
地方(10905)
(10869)
银行(10865)
技术(10749)
机构
大学(233127)
学院(231313)
(106075)
经济(104554)
管理(100973)
理学(89379)
理学院(88685)
管理学(87506)
管理学院(87069)
研究(64127)
中国(53602)
(52253)
(44646)
财经(42757)
(39486)
经济学(34893)
科学(33184)
财经大学(32782)
中心(32641)
经济学院(32160)
(30691)
商学(29344)
业大(29285)
商学院(29120)
(28045)
(27663)
经济管理(27107)
北京(26983)
研究所(25011)
(24547)
基金
项目(162805)
科学(132808)
基金(125988)
研究(118700)
(107021)
国家(106210)
科学基金(95886)
社会(81636)
社会科(78023)
社会科学(78006)
基金项目(66802)
自然(61990)
自然科(60709)
自然科学(60700)
(60213)
自然科学基金(59689)
教育(55843)
资助(52516)
(50764)
编号(45411)
(38862)
重点(35441)
国家社会(35344)
教育部(35230)
(34737)
人文(34519)
成果(34376)
创新(32477)
(32460)
大学(32190)
期刊
(97433)
经济(97433)
研究(63628)
(44145)
管理(36671)
中国(33403)
学报(27792)
科学(27272)
(26618)
金融(26618)
大学(23465)
学学(22409)
(22204)
财经(21739)
技术(19767)
(18370)
经济研究(17365)
农业(14948)
业经(14944)
教育(14125)
(13677)
问题(13562)
统计(13408)
财会(13239)
(12078)
理论(11892)
技术经济(11604)
国际(11268)
商业(11049)
会计(10985)
共检索到319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静  李晨  吴春贤  
立足于我国股份回购制度重大修订以及债券市场债券违约潮的现实背景,以公司债信用利差为研究视角,考察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在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股份回购对公司债信用利差有正向影响,说明股份回购在债券市场存在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回购是通过“风险防御”效应中的信息风险传导使得公司债信用利差增大。公司治理水平越低、融资约束程度越高,这种溢出效应越明显。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股份回购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正向影响在《公司法》修订后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为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溢出效应研究提供了债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也为监管部门制定债权人利益保护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明  贺国光  熊熊  
文章依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回购动机假说并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号传递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在我国股票回购的动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财务灵活性假说及杠杆假说到目前为止尚不能解释我国股票回购动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国权  
2018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对股份回购制度作出修改,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却未作相应的制度安排,导致实体及程序性违法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修正这一问题,除实证法上已有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以外,我国应建立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事的民事责任追究机制,赋予公司债权人回购异议权、对公司库藏股的申请冻结权及出售提存权等,以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则体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艺颖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公司法》股份回购修改条款,对回购范围、决策程序和库存股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法律规范。本文从股份回购所产生的系列效应以及由此可能对公司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俊秀  
股份回购是资本市场进行财务管理、市值管理、资本运作的常用手段,本质上是上市公司依据既定程序在公开市场购买该企业己发行在外的股票的行为,2019年,我国A股市场的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文章选取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股份回购动因理论对A公司公开市场股份回购案例进行验证,并从股票价格、财务指标、资本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财务效应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镜秀  何亮  
信息披露质量与信用利差显著负相关,较低的信息披露质量加剧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二级市场公司债信用利差;与低杠杆率公司相比,较低的信息披露质量对高杠杆率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此外,信息披露质量对短期限债券的信用利差影响更显著。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降低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完善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浩然  荆新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社会关系网络对公司债务违约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网络能够降低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社会关系网络越富足,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越小。但是,在国有企业及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社会关系网络对公司债务违约概率的降低作用显著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由高管变更引起的社会关系网络强度的增强(减弱),公司发生债务违约的概率也相应减小(增大);在代理成本较小的公司里,社会关系网络对债务违约概率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在各类社会关系中,银行关联对公司债务违约概率的降低作用最大;在债务违约宣告期间,具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加负面。以上结论表明,社会关系网络是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勇  夏佳  文旭倩  
随着股权质押规模的增长,企业在不断探究风险化解方法,而在2018年《公司法》修订以后,股票回购的市值管理作用开始凸显。文章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样本,探讨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是否会用股票回购进行市值管理。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企业股票回购的可能性,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大,企业进行股票回购的可能性越大;当公司股价下跌至接近约定的警戒线时,股权质押的控股股东促使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票回购的正向效应在非融资约束组、管理者过度自信组、非国有产权性质组中更显著。研究结果深化了监管机构对股权质押和股票回购的认识,为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了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自巧  葛伟杰  
本文从收购方的视角,以2008~2010年在并购过程中采用股份支付方式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股份支付并购中的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收购方在并购前半年存在显著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在并购当期存在显著正向真实盈余管理机会主义行为;并购后一年公司业绩的下降程度受到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交替影响;股份支付并购是促使公司管理层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之一,并且对并购后一年绩效显著下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丽萍  
按照资本市场的经典理论,世界经济正处于后危机时代,市场资金紧张、股市行情长期低迷,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的方式刺激市场、增加其流动性。这种财务安排能够缩减股本,提升投资者权益,促进合理股价的形成,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模型,并对其财富效应进行系统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君宜   赵秀云  
股份回购属于股票市场供给调节行为,其具有价格稳定器的优势。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自身的因素探究公司股份回购的动因。那么,公司的股份回购决策是否会受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影响?影响机制是什么?利用2005—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行业层面探讨了股份回购的同群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且股份回购金额和股份回购频率也存在同群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同群效应是因同行业企业间的学习模仿和竞争压力而产生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企业现金柔性储备越充沛、同群公司受媒体关注度越高,越能增强股份回购的同群效应。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基于同群效应的股份回购对企业价值有提高作用。为此,要引导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质需求的股份回购决策,同时也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的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苑生  雷良海  
2005年6月6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行为。股份回购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建立股份回购模型,来系统研究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财富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泉瑛  陈宁  秦帅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象在资本市场是普遍存在的,因其业务办理流程简单,故颇受上市控股股东的青睐。虽然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是其自身的融资行为,但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会给上市公司乃至资本市场都带来较大的影响。文章以万丰奥威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回购股份的动机及该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万丰奥威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试图通过股份回购向市场释放一些积极信号,但因其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不足以支撑股份回购的事实,而导致被市场识破其回购的真实目的仅仅在于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最终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文章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动因和效果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辨别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真实动机,对于监管部门化解股权质押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亦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健伟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稳定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受资本﹑金融市场青睐。然而在我国,由于股份回购引入的时间比较晚,加之政策﹑市场转型等原因,股份回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股份回购虽然不是非常成熟,但在公司资产重组和稳定公司股价等方面已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作用。随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清刚  徐欣宇  
某些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进行股份回购。文章以2006—2012年期间中国A股市场发生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回购动机分类研究了股份回购的市场反应。描述性统计发现,不同情况下的股份回购在短期内都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但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多为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回归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宣告的三种股份回购动机都与累计超常收益率负相关,特别是当样本公司宣告为股权激励而回购股份时,市场反应显著为负。因此,投资者应谨慎操作,不能仅仅根据上市公司宣告的股份回购动机来决策,还应该分析该公司的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因素。该研究还可为我国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