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0)
2023(5981)
2022(5175)
2021(5197)
2020(4329)
2019(10181)
2018(10018)
2017(19227)
2016(10808)
2015(12532)
2014(12831)
2013(12366)
2012(11575)
2011(10247)
2010(10510)
2009(10046)
2008(10742)
2007(10145)
2006(9067)
2005(8506)
作者
(30829)
(25805)
(25389)
(24205)
(16564)
(12535)
(11810)
(9666)
(9665)
(9632)
(9031)
(8467)
(8310)
(8154)
(8032)
(7745)
(7655)
(7621)
(7610)
(7505)
(6415)
(6304)
(6147)
(6000)
(5924)
(5891)
(5780)
(5547)
(5292)
(4909)
学科
(42554)
管理(42205)
(41861)
经济(41786)
(40171)
企业(40171)
方法(21424)
(20279)
数学(18069)
数学方法(17852)
(16560)
财务(16532)
财务管理(16492)
企业财务(15899)
(14322)
(10641)
(9838)
中国(9445)
业经(9308)
体制(9287)
理论(8715)
(7968)
银行(7959)
(7654)
金融(7653)
(7540)
贸易(7529)
(7494)
(7417)
(7274)
机构
大学(158769)
学院(158445)
管理(62670)
(61434)
经济(59957)
理学(52900)
理学院(52427)
管理学(51476)
管理学院(51196)
研究(45891)
中国(41305)
(35927)
(33435)
财经(27783)
(25530)
(25184)
科学(25092)
(23364)
中心(22584)
北京(21618)
(21056)
(20812)
财经大学(20796)
研究所(19756)
业大(18953)
(18691)
商学(18567)
师范(18467)
商学院(18427)
经济学(17890)
基金
项目(88730)
科学(70067)
研究(65650)
基金(65471)
(55339)
国家(54791)
科学基金(48625)
社会(40706)
社会科(38438)
社会科学(38425)
基金项目(34385)
自然(33033)
(32960)
教育(32459)
自然科(32371)
自然科学(32366)
自然科学基金(31862)
资助(28882)
编号(28002)
(27722)
成果(24041)
(20636)
重点(19070)
教育部(18522)
课题(18342)
大学(18251)
人文(18044)
项目编号(18039)
(18035)
(17954)
期刊
(75146)
经济(75146)
研究(49563)
(34727)
中国(34725)
管理(26800)
(21857)
金融(21857)
学报(21712)
科学(19851)
教育(18914)
(18511)
大学(17353)
学学(16060)
财经(15527)
技术(13897)
(13094)
业经(11690)
农业(11629)
财会(11575)
经济研究(11044)
会计(10083)
问题(8986)
理论(8888)
(8548)
图书(8480)
通讯(8005)
会通(7977)
实践(7898)
(7898)
共检索到256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庆  
上市公司以竞价回购方式回购社会公众股份,通常会产生正向股价效应。这一股价效应是否可以理解为发行公司对自身股价的操纵存在疑问。从操纵市场一般原理分析,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而从竞价回购自身的特点来看,法律似应对其给予更多的宽容。为协调这一冲突,我国法律应区分三个地带分别进行规制。具体而言,应引入竞价回购的"安全港",创建"白色地带";慎用操纵市场责任,缩减"黑色地带";配置"安全港"之外竞价回购的系列规则,武装"灰色地带"。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峰  
第一,政府管制与公司自治的平衡。《公司法》属于私法范畴,必须强调公司自治。一般认为,凡主体一方是国家或公共团体的法律为公法;凡主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或用于保护个体利益的法律为私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清刚  徐欣宇  
某些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进行股份回购。文章以2006—2012年期间中国A股市场发生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回购动机分类研究了股份回购的市场反应。描述性统计发现,不同情况下的股份回购在短期内都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但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多为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回归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宣告的三种股份回购动机都与累计超常收益率负相关,特别是当样本公司宣告为股权激励而回购股份时,市场反应显著为负。因此,投资者应谨慎操作,不能仅仅根据上市公司宣告的股份回购动机来决策,还应该分析该公司的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因素。该研究还可为我国上市公司...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树林  
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盈余所得后的积累资金(即自有资金)或债务融资以一定的价格购回公司本身已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将其作为库藏殷或进行注销,以达到减资或调整股本结构的目的。公司在股份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份重新注销,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份作为“库藏股”保留,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例如实行员工股票期权计划、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股份回购的动机在于公司为了规避政府对现金红利的管理,或者是调整公司资本结构以对抗其他公司的敌意收购等等。它是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一种常见的资本运作方式和公司理财行为。 股份回购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股份回购不仅对上市公司本身产生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玮  胡景涛  
股份回购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许多公司为规避现金股利的高额税负开始尝试采用股份回购进行股利分配。目前股份回购在国外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股份回购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要充分发挥股份回购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拟就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加以探讨,以期对推进国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进程有所裨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均平  
股票回购是指公司从市场上购买自己的股票。股票回购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西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项财务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公司股票回购热潮。2008年美国股市不景气,美国公司又出现了股票回购热潮。我国曾经对上市公司的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健伟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稳定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受资本﹑金融市场青睐。然而在我国,由于股份回购引入的时间比较晚,加之政策﹑市场转型等原因,股份回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股份回购虽然不是非常成熟,但在公司资产重组和稳定公司股价等方面已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作用。随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艺颖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公司法》股份回购修改条款,对回购范围、决策程序和库存股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法律规范。本文从股份回购所产生的系列效应以及由此可能对公司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增学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作用(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发展阶段我国已有的股份回购案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992年~2005年6月为早期阶段,2005年7月~至今为近期阶段。1.早期阶段(1992年~2005年6月)自1992至2005年《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票管理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武鹏  
在经历了多次全球金融危机和股市异常波动之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主要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机制的态度逐渐由禁止转为许可。这主要是源于股份回购机制所特有的平抑股价非理性波动进而有助于预防资本市场过度投机的功能。正因为如此,2015年我国A股市场发生异常波动之后,社会各界对优化、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机制的呼声此起彼伏。借鉴世界资本市场发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俊秀  
股份回购是资本市场进行财务管理、市值管理、资本运作的常用手段,本质上是上市公司依据既定程序在公开市场购买该企业己发行在外的股票的行为,2019年,我国A股市场的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文章选取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股份回购动因理论对A公司公开市场股份回购案例进行验证,并从股票价格、财务指标、资本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财务效应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明  贺国光  熊熊  
文章依据国外学者提出的回购动机假说并采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信号传递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在我国股票回购的动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财务灵活性假说及杠杆假说到目前为止尚不能解释我国股票回购动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钊  赵耀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股份回购的动因主要有:财务杠杆假说、信息不对称假说、经理人股票期权、企业股价市值低估、控制权假说、企业融资弹性假说等。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我国推行股份回购有着特殊的动因。由于法律不完善,我国推行股份回购政策要避免出现“市场操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瑛  黄洁  李娇  
本文以我国2005—2013年间进行公开市场股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市场有效性假说,对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后果——长短期市场效应、财务效应以及信号传递效应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短期市场效应显著,累计超常收益率变化大致为4.51%,但不存在长期的正向超常收益率;股份回购后企业表现出经营业绩持平,但投资水平显著下降的特征;股份回购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目前财务稳健,有能力向股东返还多余现金,且管理层不会过度投资的信息。分析结果验证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