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5)
- 2023(11211)
- 2022(10007)
- 2021(9651)
- 2020(8273)
- 2019(19213)
- 2018(19120)
- 2017(37408)
- 2016(20503)
- 2015(23238)
- 2014(23062)
- 2013(22939)
- 2012(20984)
- 2011(18459)
- 2010(18583)
- 2009(17035)
- 2008(16900)
- 2007(14889)
- 2006(13197)
- 2005(11894)
- 学科
- 济(75556)
- 经济(75447)
- 管理(66649)
- 业(64911)
- 企(57682)
- 企业(57682)
- 方法(37165)
- 数学(31801)
- 数学方法(31407)
- 财(26710)
- 务(19966)
- 财务(19900)
- 财务管理(19858)
- 农(19443)
- 企业财务(19023)
- 中国(18923)
- 制(18679)
- 业经(17753)
- 学(17024)
- 地方(14242)
- 银(14108)
- 银行(14073)
- 贸(13564)
- 贸易(13554)
- 理论(13253)
- 行(13219)
- 易(13183)
- 体(13112)
- 融(12725)
- 金融(12724)
- 机构
- 大学(287121)
- 学院(285109)
- 管理(117190)
- 济(107445)
- 经济(104891)
- 理学(100883)
- 理学院(99825)
- 管理学(98174)
- 管理学院(97680)
- 研究(90360)
- 中国(71180)
- 京(61359)
- 科学(56891)
- 财(54626)
- 所(45855)
- 农(43641)
- 财经(43277)
- 中心(41725)
- 业大(41604)
- 江(41400)
- 研究所(41161)
- 北京(39329)
- 经(39290)
- 范(36199)
- 师范(35856)
- 州(34309)
- 农业(33969)
- 院(32793)
- 财经大学(32400)
- 商学(31374)
- 基金
- 项目(190699)
- 科学(149751)
- 研究(139104)
- 基金(139083)
- 家(120313)
- 国家(119279)
- 科学基金(103400)
- 社会(84999)
- 社会科(80471)
- 社会科学(80449)
- 基金项目(75007)
- 省(73748)
- 自然(69807)
- 自然科(68159)
- 自然科学(68146)
- 自然科学基金(66937)
- 教育(63680)
- 划(62395)
- 编号(57599)
- 资助(57524)
- 成果(47313)
- 部(41927)
- 重点(41750)
- 创(39409)
- 发(38471)
- 课题(38448)
- 科研(36983)
- 创新(36637)
- 项目编号(36570)
- 教育部(36111)
- 期刊
- 济(119592)
- 经济(119592)
- 研究(84778)
- 中国(52409)
- 学报(45323)
- 财(44988)
- 管理(44213)
- 科学(40902)
- 农(39868)
- 大学(34047)
- 学学(31956)
- 教育(30009)
- 融(29470)
- 金融(29470)
- 农业(27343)
- 技术(22945)
- 财经(21214)
- 业经(19931)
- 经(17734)
- 经济研究(17583)
- 图书(15851)
- 理论(15805)
- 问题(15493)
- 实践(14581)
- 践(14581)
- 财会(14267)
- 业(13971)
- 会计(13890)
- 科技(13267)
- 技术经济(13212)
共检索到422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施金晶 张斌
表决权是上市公司股东参与管理决策的重要方式。证券监管实践表明,不可撤销表决权委托既有规避股份限售和减持规则的动机,也有出于增强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博弈弹性的考虑。表决权委托并非一项简单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其合规性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为规范上市公司股东不可撤销的表决权委托,本文建议: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重点关注表决权委托对权益变动、控制权稳定性、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在制度规范方面,发布表决权委托示范协议指引等规则,明确表决权委托的关键要素和监管要求。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学跃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表决权委托实质上是借用委托之名,行表决权转让之实。从民法的视角来看,转让表决权属于股东意思自治的范畴,无禁止的理由,但部分规避法律的行为涉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无效。从公司治理角度而言,表决权转让会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导致监督机制失灵,甚至负向激励控制人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境外对其通常禁止或作严格限制。从我国证券市场现状来看,由于表决权转让可以实质性规避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实际控制人和限售两种监管措施,其产生的危害更为严重。建议监管部门将协议双方纳入一致行动人范围,通过增加当事人的违规成本,规范并限制委托协议条款的方式,使表决权转让回归表决权委托的本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艳
由于现行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利益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制度缺失 ,致使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现象非常普遍。本文认为 ,损害小股东利益现象是控股股东利用其表决权的“垄断”地位控制公司及经营管理层的原因所致。表决权信托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有效方式 ,能起到保护小股东利益的作用。
关键词:
表决权信托 小股东 利益保护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毅 邱鹭风
目前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控股股东滥用职权的现象,如何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股东大会是股东行使权利的公司最高决议机关,充分保障股东表决权得以行使必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分析传统表决方式不足的基础上,借鉴证券网上交易的成功经验,探讨了通过先进的媒介——国际互联网进行网络投票表决的模式及其优越性,籍以完善我国股东大会的表决方式,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股东大会表决方式 网络投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邢天才 宗计川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针对公司治理基础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变迁,股东投票出席行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分类表决数据,从影响投票出席率因素的角度探讨中小股东的投票参与行为以及高通过率与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原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案通过率与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和非流通股比例均正相关;投票出席率随流通股集中度、网投人均持股数的增加而上升且随股改进度呈下降趋势。流通股高赞成率与相对较低参与率同时存在的现象表明,众多流通股股东倾向于稳定地选择策略性弃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慎实
关于完善股东表决权机制的探讨梅慎实在股份公司里,股东拥有受益权、决策权及选举管理者权等重要权力。然而,在公司法人财产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股东虽无公司业务法定直接管理权,但可通过对股东大会的议决事项行使表决权,并籍此形成公司意志的表决权来反映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金牛
股权投资的分散化和大众化、股市"价差"巨大、股票筹码化,引发上市公司股权异化,具体表现为资产收益权由追求公司股息红利异化为追求股票价差,表决权异化为中小股东的"鸡肋"和大股东操控公司的攫利工具。股权异化,侵蚀公司治理机理,妨碍资本市场融资与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危害巨大。运用实证方法,分析股权异化征象,揭示危害与成因,探索治理对策,消除股权异化危害,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 异化 表决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春
表决权是股份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权益,但由于我国对社会公众股股东行使表决权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现行的相关规定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提出应从完善类别股东表决制、委托投票制和网络投票制等方面着手,以便社会公众股股东更有效地行使表决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璐熙 朱叶 周强龙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研究了多个大股东的合谋与制衡关系,构建了合谋利益团体的最优决策模型,得到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结论。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1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不具有绝对表决权优势时,表决权集权程度的增加会加剧"掏空"行为,这种影响在第一大股东为国企时更加明显。"掏空"程度和公司价值随实际控制人所有权的增加分别呈现出倒U型和U型变化。当实际控制人所有权落在30%—40%之间时,"掏空"现象最严重。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和表决权分离度的增加也会加剧"掏空"。在非国有企业中,当第二、第三大股东为国有企业时,随着其表决权的增加,"掏空"程度不断加深。本研究的发...
关键词:
表决权结构 股东身份 “掏空”公司价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言
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年大宗交易资料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获取公司控制权的大宗交易支付的成本与一般大宗交易的支付成本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控股股东诚信义务的追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是造成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制度性原因。完善股东表决权制度、累积投票制度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大股东侵害 股东表决权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佳 徐一博
本文以2012年-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可持续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能促进企业财务可持续,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上升会对企业财务可持续产生抑制作用,且表决权集中度和差异度在两者间起了“正向激励”作用。此外,随着控股股东相对表决权优势增加,这种“正向激励”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进一步对非国有企业分析发现,随表决权集权程度加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应该控制在40%以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俊 龙超
表决权信托可视为一种能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是解决大股东权力制衡机制缺失进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表决权信托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尚处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在界定表决权信托概念及分析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后,剖析了其在我国面临的主要障碍,并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表决权信托 信托制度 公司治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长翠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我国的公司监事审计在形式上基本完备 ,但监督运行机制并不理想。有鉴于此 ,本文拟采用规范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并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 ,对公司监事审计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广角透视与思考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公司监事审计 监事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关键词:
配股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利益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琳 王辉
表决权信托作为信托投资公司的一项特色业务,可以在股权类国有资产运作、优化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此项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具有自身优势,但在某些方面尚需完善。
关键词:
表决权信托 信托投资 信托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