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6)
- 2023(2517)
- 2022(2218)
- 2021(2030)
- 2020(1843)
- 2019(4432)
- 2018(4178)
- 2017(8951)
- 2016(4801)
- 2015(5302)
- 2014(5258)
- 2013(5230)
- 2012(4728)
- 2011(4075)
- 2010(4231)
- 2009(4124)
- 2008(4514)
- 2007(4055)
- 2006(3704)
- 2005(3463)
- 学科
- 业(28553)
- 企(28473)
- 企业(28473)
- 管理(25082)
- 济(22405)
- 经济(22371)
- 财(15273)
- 务(14197)
- 财务(14195)
- 财务管理(14181)
- 企业财务(13805)
- 方法(13092)
- 数学(11228)
- 数学方法(11196)
- 制(6252)
- 公司(5376)
- 业经(5087)
- 体(4782)
- 体制(4479)
- 经营(4366)
- 划(4224)
- 策(4085)
- 决策(3479)
- 农(3411)
- 银(3401)
- 银行(3400)
- 计划(3159)
- 技术(3153)
- 融(3149)
- 金融(3149)
- 机构
- 大学(70883)
- 学院(69796)
- 管理(32857)
- 济(31442)
- 经济(30973)
- 理学(28822)
- 理学院(28656)
- 管理学(28444)
- 管理学院(28312)
- 财(19095)
- 研究(16506)
- 中国(16255)
- 财经(15242)
- 经(13877)
- 京(13433)
- 财经大学(11554)
- 商学(11420)
- 商学院(11359)
- 江(9586)
- 会计(9284)
- 经济学(8615)
- 北京(8569)
- 经济管理(8465)
- 中心(7838)
- 工商(7807)
- 经济学院(7804)
- 州(7762)
- 所(7732)
- 融(7555)
- 公司(7364)
- 基金
- 项目(40488)
- 科学(33417)
- 基金(32685)
- 研究(29040)
- 家(26871)
- 国家(26623)
- 科学基金(24967)
- 社会(20117)
- 社会科(19250)
- 社会科学(19242)
- 基金项目(17884)
- 自然(17308)
- 自然科(16969)
- 自然科学(16966)
- 自然科学基金(16712)
- 省(14073)
- 资助(13928)
- 教育(13702)
- 划(11601)
- 编号(11290)
- 部(10245)
- 人文(9695)
- 教育部(9551)
- 成果(8909)
- 创(8503)
- 性(8348)
- 大学(8328)
- 重点(8273)
- 制(8226)
- 业(8218)
共检索到105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乾 徐恒
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交易所上市企业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越好越倾向于早披露年报,而且从主板到中小企业板再到创业板,经营业绩对其年报披露时间的影响逐渐增大;(2)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比上一年更早披露年报,也倾向于选择披露密度较低时披露年报;(3)上市公司大幅提前或在披露密度较低时披露年报会获得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在披露密度低时披露比提前披露更能吸引投资者关注。本文揭示了投资者关注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择机披露年报的重要动机,也是管理层通过择机披露年报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渠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勇华 杨世伟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年报择机披露行为与投资者关注度及公司市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前披露年报能显著提高投资者关注度;在市场披露比较稀少时披露年报会有效提高投资者关注度,而在市场披露比较集中时披露年报会分散投资者注意力,从而降低投资者关注度。通过提高或降低投资者关注度进行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择机披露年报的主要动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勇华 杨世伟
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年报择机披露行为与投资者关注度及公司市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前披露年报能显著提高投资者关注度;在市场披露比较稀少时披露年报会有效提高投资者关注度,而在市场披露比较集中时披露年报会分散投资者注意力,从而降低投资者关注度。通过提高或降低投资者关注度进行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择机披露年报的主要动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玉芸 何云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审计意见、年报披露时机和投资者关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从年报择机动机角度,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年报披露时间更早且时滞更短,并且管理层倾向于在投资者关注度低时披露非标准意见的年报;从市场反应角度,更早披露年报的公司能够获得更高投资者关注。
关键词:
审计意见 披露时机 投资者关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军营 幸伟
近年来,"互动易"平台已逐步成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文章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投资者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问次数衡量投资者关注,以2010—201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关注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二是与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相比,非两职合一公司的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三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能力越强,投资者关注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效果更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瑾 刘翔 丁春霞
本文以2006年至2014年间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从投资者关注角度,研究分析了基金投资组合披露对其业绩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短期内投资者具有明显的反应不足,未能对组合披露足够关注。短期内组合披露会引发一定的市场关注,投资者模仿绩优基金投资组合并摒弃绩劣基金投资组合,投资者关注度会强化基金业绩持续性,且强化效应具有不对称性,投资者关注对绩优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影响更明显。此外,绩优基金可以将基金投资组合披露作为一种重要策略。
关键词:
基金组合披露 业绩持续性 投资者关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冰 潘琰
从新媒体披露这一视角研究公司自愿披露及其对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全面梳理了主要新媒体渠道,通过对几十万条信息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对网站、互动平台、微博和微信的接受程度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将公司分为新媒体接受程度不同的高低两类,发现接受程度高的公司在新媒体上披露了更多信息,获得了更多投资者关注。最后,为公司新媒体披露提供以下启示:公司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披露信息,提升投资者关注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政府应扩大信息披露渠道,丰富披露形式,鼓励和引导公司新媒体披露,增强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公平性,提升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效率;还应运用新技术并制定相应披露制度,规范公司新媒体披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俊飚 池国华 张硕
本文在投资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和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特点,借鉴国内外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观赋权的德尔菲法基本原理,结合问卷调查实际结果,给出了相应指标的权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常 刘司慧
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以及其制约效应,2003年到2009年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企业过度投资问题在我国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投资对现金流具有敏感性,并且这种敏感性是由投资过度来解释的,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我们考察了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两个制约变量,分析其对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评级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在特定的样本环境下能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发现,信息披露评级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两种制约作用是替代的,在信息披露评级低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越明显;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信息披露评级的制约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信息披露 机构投资者 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程睿
本文将公司披露整体水平与披露要素纳入信息披露机制的同一框架,考察其对信息泄露及股价操纵的作用,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2001-2013年的信息披露实践及其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整体质量逐年改善,但盈余管理程度仍然严重,年报披露的滞后现象未得到实质改善;公司披露质量分别与信息泄露程度、超额收益波动率负相关,它对投资者保护的效用至少存在截面差异,且在向下盈余管理的公司中尤为显著;信息披露质量差的公司超额换手率也高,“跟风”特征明显;披露要素的效用各有不同,可靠性对抑制股价被操纵的作用更显著,及时性在抑制“跟风”上更有效。促进我国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改善对投资者的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毅 惠晓峰
本文采用多元条件正态分布法则,模拟投资者理性地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新对上市公司未来不确定价值的信念进而做出投资决策的过程;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数量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当信息披露具有线性递增成本时,本文得到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下上市公司最优信息披露数量。这表明上市公司通过权衡披露成本上升和风险溢价下降来决定最优信息披露数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碧蕊 鄂成国 段灿
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在证券市场上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文章使用演化博弈对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个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行为二者之间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结果与博弈双方的学习能力、博弈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选策略的适应度有关。最后,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
有限理性 演化博弈 信息披露 投资者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红 张鹏
供求是经济生活中的永恒话题。上市公司和其投资人,恰好构成了以财务报表信息为产品的供求关系。但是,由于各个公司对其信息所具有的独享性以及投资者对信息需求的可选择性,又使得这一对供求关系迥异于其他。那么,这一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是否也起到促使产品不断进步,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断完善的作用;如果没有明显产生此种作用,是否说明目前上市公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晓丽 宋晓宁 楼瑜
本文通过我国447家上市公司2005年截面数据为样本,分别考察了机构投资者股权集中度、股份流通性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关系。研究发现当股权过度集中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便会降低,甚至失去效果。流通股比例的增加将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的作用能力将有一定提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信息披露 股权集中度 流通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柯剑 谢易颖
选取2009—2011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及其持股比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不仅不能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还可能产生不利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但是,当机构投资者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时,或者在没有重仓持股情况下的相对长期持股行为,反而表现出不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