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2)
- 2023(14150)
- 2022(12353)
- 2021(11509)
- 2020(9833)
- 2019(22571)
- 2018(22173)
- 2017(42367)
- 2016(23569)
- 2015(26442)
- 2014(26094)
- 2013(26000)
- 2012(23413)
- 2011(20898)
- 2010(20616)
- 2009(18971)
- 2008(18897)
- 2007(16615)
- 2006(14596)
- 2005(12662)
- 学科
- 济(86940)
- 经济(86842)
- 管理(78347)
- 业(72844)
- 企(63854)
- 企业(63854)
- 方法(44668)
- 数学(38410)
- 数学方法(37987)
- 财(28917)
- 农(22319)
- 务(21042)
- 财务(20970)
- 财务管理(20936)
- 中国(20814)
- 业经(20357)
- 学(20164)
- 企业财务(19941)
- 制(17363)
- 贸(15806)
- 地方(15795)
- 贸易(15795)
- 理论(15428)
- 易(15341)
- 农业(15071)
- 和(14549)
- 技术(14525)
- 划(14327)
- 环境(13643)
- 银(13633)
- 机构
- 大学(331150)
- 学院(328431)
- 管理(135274)
- 济(124028)
- 经济(121172)
- 理学(117044)
- 理学院(115742)
- 管理学(113691)
- 管理学院(113084)
- 研究(105916)
- 中国(80047)
- 京(70681)
- 科学(69787)
- 农(59420)
- 财(58456)
- 业大(54668)
- 所(54066)
- 研究所(49693)
- 中心(49194)
- 江(47627)
- 农业(47153)
- 财经(46843)
- 北京(44160)
- 经(42753)
- 范(41098)
- 师范(40566)
- 州(38742)
- 院(38284)
- 经济学(35554)
- 商学(35420)
- 基金
- 项目(230264)
- 科学(179315)
- 基金(167121)
- 研究(160752)
- 家(148299)
- 国家(147086)
- 科学基金(125805)
- 社会(99756)
- 社会科(94586)
- 社会科学(94558)
- 省(90148)
- 基金项目(90090)
- 自然(86103)
- 自然科(84109)
- 自然科学(84085)
- 自然科学基金(82579)
- 划(76566)
- 教育(73994)
- 资助(68963)
- 编号(64464)
- 重点(51412)
- 成果(50767)
- 部(49813)
- 创(47892)
- 发(47143)
- 科研(45122)
- 创新(44682)
- 计划(43865)
- 课题(43764)
- 大学(42317)
- 期刊
- 济(131482)
- 经济(131482)
- 研究(90659)
- 学报(60021)
- 中国(59934)
- 科学(52150)
- 农(51991)
- 管理(50721)
- 财(47064)
- 大学(44469)
- 学学(42141)
- 农业(35793)
- 教育(32634)
- 融(27122)
- 金融(27122)
- 技术(27082)
- 财经(22448)
- 业经(21652)
- 业(20644)
- 经济研究(20570)
- 经(19043)
- 图书(17316)
- 科技(17099)
- 版(16923)
- 问题(16657)
- 业大(16036)
- 技术经济(15930)
- 理论(15794)
- 财会(14808)
- 现代(14636)
共检索到471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光强 李多
本文以2013-2015年发布业绩预告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管理层盈利预测乐观偏差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外部融资需求和公司财务风险与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和每股收益与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要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董事会监督职能,同时完善预测信息对外披露的相关规定,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度。
关键词:
盈利预测 乐观偏差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娆 薛翰玉 赵健宏
管理层发布的盈利预测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可能会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企业信息最核心的知情者,管理层理应发布较为准确的盈利预测。然而,很多公司盈利预测却与真实盈利存在较大偏差。那么,管理层是否因为自利动机(比如增减持公司股票)而有意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呢?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当管理层持股变化时,其更可能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进一步检验外部监督作用的调节效应时发现:当监管机构监督、分析师监督或媒体监督力度较强时,管理层持股变化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正向影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娆 薛翰玉 赵健宏
管理层发布的盈利预测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可能会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企业信息最核心的知情者,管理层理应发布较为准确的盈利预测。然而,很多公司盈利预测却与真实盈利存在较大偏差。那么,管理层是否因为自利动机(比如增减持公司股票)而有意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呢?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当管理层持股变化时,其更可能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进一步检验外部监督作用的调节效应时发现:当监管机构监督、分析师监督或媒体监督力度较强时,管理层持股变化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正向影响较弱。上述发现意味着,主管部门应将目前孤立进行的预测信息监管和内部人交易监管联系起来一并监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余晨阳
行为金融理论中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界定指标存在许多讨论,国内学者大多采用盈利预测偏差表征管理者过度自信。但是,由于管理者有可能以盈利预测作为信号传递给市场投资者,从而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因此采用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偏差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本文使用A股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检验了用盈利预测偏差度量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合理性,及管理者是否通过发布高估盈利的业绩预告操纵股价。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过度自信样本在业绩披露前的股票收益率显著低于其他公司,且披露有偏差预测的年份公司管理者会减持公司股票、公司经营情况还会显著变差。这些实证结果表明了盈利预测偏差并不能表征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管理者通过披露高估盈利的业绩预告操纵股价。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通过盈利预测偏差操纵股价主要是帮助管理者减持股票获利,且这种操纵行为能够被基金识别。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泓 陈亮
管理层盈余预测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对未来展望的信息,在信息披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选取2013—2015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广义多分类无序logit模型对影响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预测质量的因素进行探究,以期提高管理层盈余预测的质量。经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独立董事占比、年度召开董事会次数、股权集中度、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因素越高,对提高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预测质量越有益,除此之外,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与公司合作的审计机构专业程度均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的质量有一
关键词:
中小板 管理层 盈余预测 logit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泓 陈亮
管理层盈余预测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对未来展望的信息,在信息披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选取2013—2015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广义多分类无序logit模型对影响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预测质量的因素进行探究,以期提高管理层盈余预测的质量。经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独立董事占比、年度召开董事会次数、股权集中度、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因素越高,对提高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预测质量越有益,除此之外,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情况,与公司合作的审计机构专业程度均对管理层盈余预测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中小板 管理层 盈余预测 logit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作华 张芳芳
有关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济后果研究仍较为薄弱,且分歧较大。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不利于信息环境的改善和资本定价效率的提升,因而可能会被公司高管机会主义地利用。为此,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对高管减持寻租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与高管减持寻租显著正相关。机制分析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加剧了股价错估程度和市场风险,从而为公司高管提供了更多减持寻租的机会。异质性分析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与高管减持寻租的正向关系在管理层自利性较强、公司业绩预告较为乐观时更明显,但二者关系在国有企业更弱。进一步检验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显著提高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次数、规模以及减持时的择机性。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分析师盈利预测经济后果研究,还对如何有效约束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分析师盈利预测 乐观偏差 高管减持 寻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雁翎 申爱涛
本文研究了在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的不同制度背景下盈利预测误差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盈利预测误差与股价变动相关,股价反应程度与管理层预测误差大小相关。从制度背景角度考虑,强制性披露下的盈利预测误差的信息含量更大,市场反应更为敏感。而自愿披露能够降低盈利预测误差所带来的市场波动。
关键词:
盈利预测误差 信息含量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和平 邹小芳
本文以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布年度和半年度盈利预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盈利预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相对于盈利预测绝对误差大于20%的企业来说,绝对预测误差在20%以内的企业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相对于负向的预测误差来说,存在正相预测误差企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表明管理层存在为迎合盈利预测而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并且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对盈利预测中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却不能有效制约盈利预测中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和平 邹小芳
本文以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布年度和半年度盈利预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盈利预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相对于盈利预测绝对误差大于20%的企业来说,绝对预测误差在20%以内的企业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相对于负向的预测误差来说,存在正相预测误差企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表明管理层存在为迎合盈利预测而实施盈余管理的行为;并且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对盈利预测中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却不能有效制约盈利预测中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褚剑 秦璇 方军雄
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创新,旨在引入卖空机制以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但是两融的实际交易数据却显示,相较于融资交易,融券交易仅占两融交易的1%左右,由此,融资融券的这种非对称交易对资本市场会产生何种后果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中介——分析师角度切入,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不仅没有改善分析师的预测准确度,反而导致分析师发布乐观性的盈利预测,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这种乐观偏差正是来源于火热的融资交易。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现象在牛市的外部市场态势、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利益冲突情形下更明显,而分析师的声誉能够起到缓解作用。分析师通过发布乐观性盈利预测提升了标的股票换手率,并且对标的股票发布乐观性盈利预测的分析师更可能被评为明星分析师。在卖空机制作用有限的背景下,分析师发布的乐观性盈利预测最终加剧了标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表明,融资融券制度下非对称性的融资交易促使分析师为了提高交易佣金和自身职业发展发布带有乐观偏差的盈利预测,最终反而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这对监管层在预防融资追涨炒高等投机行为的同时切实降低市场卖空摩擦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冷建飞 王凯
本文通过收集农业上市公司4年的财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收入对公司盈利的影响,发现二者呈倒U型曲线关系,其原因在于农业上市公司管理层收入存在激励效应和背离效应,管理层收入形式单一,农业上市公司的收入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入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维今 付冉冉
关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分析师的预测偏差同时受到部分理性和有限理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公司治理水平(部分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其次,在控制公司治理水平因素后,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仍然受到投资者情绪的显著正向影响;再次,对于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反之亦然。最后,笔者利用行为金融理论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
分析师 公司治理 投资者情绪 预测偏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尤克清 张昊晨
本文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及其在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中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越大,对上市公司施加的业绩导向压力越大,企业有更强的动机进行审计意见购买从而获得更清洁的审计意见。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具有更强的政治晋升动机,承担的经营业绩压力相对较小,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更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碧婷
在双循环背景下,作为商品流通重要基础的零售行业亟待转型发展。本文关注资本市场对零售企业战略导向(探索型战略与防御型战略)的反应,以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性和分歧度作为代理变量,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由于探索型战略带来的企业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当零售企业战略导向越偏向于探索型时,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性越低;第二,探索型战略会导致外部分析师获得的信息趋于一致,从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分歧度因探索型战略的开展而降低。本文从产权背景和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一致性两个视角对基础回归展开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零售企业的战略导向能被资本市场参与者捕捉,引起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