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6)
- 2023(8419)
- 2022(7024)
- 2021(6435)
- 2020(5403)
- 2019(12254)
- 2018(11636)
- 2017(22034)
- 2016(12311)
- 2015(13710)
- 2014(13205)
- 2013(13174)
- 2012(11661)
- 2011(10170)
- 2010(10153)
- 2009(9535)
- 2008(10044)
- 2007(9135)
- 2006(8142)
- 2005(7247)
- 学科
- 管理(53578)
- 业(49642)
- 企(46016)
- 企业(46016)
- 济(44674)
- 经济(44614)
- 方法(24974)
- 财(22552)
- 数学(21665)
- 数学方法(21537)
- 务(18075)
- 财务(18055)
- 财务管理(18028)
- 企业财务(17350)
- 制(12122)
- 业经(11458)
- 农(10547)
- 中国(9326)
- 划(9210)
- 人事(8661)
- 人事管理(8661)
- 学(8411)
- 贸(8254)
- 贸易(8247)
- 技术(8162)
- 体(8119)
- 银(8102)
- 易(8062)
- 银行(8060)
- 策(7865)
- 机构
- 大学(175392)
- 学院(174045)
- 管理(73847)
- 济(68857)
- 经济(67454)
- 理学(63321)
- 理学院(62676)
- 管理学(61851)
- 管理学院(61506)
- 研究(52376)
- 中国(43611)
- 财(36317)
- 京(36036)
- 农(33510)
- 科学(33285)
- 业大(29258)
- 财经(28439)
- 所(27042)
- 农业(26715)
- 江(26078)
- 经(26061)
- 中心(25376)
- 研究所(24487)
- 北京(21999)
- 财经大学(21589)
- 商学(21158)
- 商学院(20987)
- 州(20507)
- 经济学(20185)
- 经济管理(19142)
- 基金
- 项目(116961)
- 科学(92116)
- 基金(87796)
- 家(78822)
- 国家(78172)
- 研究(77415)
- 科学基金(67723)
- 社会(50792)
- 社会科(48374)
- 社会科学(48355)
- 基金项目(47534)
- 自然(47450)
- 自然科(46439)
- 自然科学(46425)
- 自然科学基金(45694)
- 省(44809)
- 划(38376)
- 教育(36049)
- 资助(35604)
- 编号(28784)
- 重点(25986)
- 部(25859)
- 创(24963)
- 科研(23614)
- 创新(23372)
- 计划(23016)
- 发(22447)
- 业(22358)
- 教育部(22178)
- 成果(21821)
共检索到255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东智 谷立日
持股权合约是协调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关键治理机制。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偏低 ,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上市公司在制定管理层持股权合约的数量时并没有考虑到依据经济学原理对最优合约数量做出规定。应依据现代科学 (经济学、行为学与管理学等 )的原理 ,结合各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持股权合约。
关键词:
持股权 公司绩效 激励效用 治理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鹿 孟庆艳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股权激励的模式、额度、行业、所有者性质、资本结构等角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很少;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激励额度较高,但激励模式单一,行业集中性较为显著,多为民营企业,且负债水平偏低。
关键词:
管理层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璇 熊婷
本文以2010—2012年深市电子通讯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声誉激励、管理层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声誉激励越强,企业绩效越高;管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声誉激励对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绩效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表明声誉激励越强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声誉激励 管理层持股 企业绩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错误定价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契约要素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亚岚 丁淑洪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管理层股权激励这一政策,但其激励效果尚不确定。本文选取2002年~2006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一、文献回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伟 牛津波 陈金梅
由于经济转轨时期体制因素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和价值的增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公司经理层的激励的有效性问题是我国管理界一直探索的问题, 当前关于管理者持股的研究,国内主要是集中在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上,而对于管理者持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经理的股权激励影响因素,发现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和控制机制越强,对总经理的长期激励程度越强。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总经理长期激励 因素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我国2006-2011年实施完成或正在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特征、股权激励方案要素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的中介作用,探讨各因素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作用程度。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高管能力和企业发展前景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效性的三大因素,激励强度和业绩条件促进股权激励有效性发挥;激励力度和业绩条件的中介效用在股权集中度和公司发展前景对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关系中表现最为明显,业绩条件在股权集中度对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中发挥遮掩效用。因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传彬 巩海霞 唐文霞
本文选取2006-2011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初始设计中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选择的行权价格越低;股权集中度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公司规模越小,资产负债率越高,选择的行权价格越高。此外,股权激励水平和模式也影响行权价格选择。上述研究发现为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公司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视角。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行权价格 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宇梅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主要存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票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融资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必须建立良好的股票市场环境、适当减持国有股、加强股票流通性、合理确定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结合、适当放松法律限制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期股 股票期权 员工持股计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王胤文 高鹏
管理层自利行为已成为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重大难题之一。文章应用现代博弈理论构建了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型,通过构造双方的效用函数来分析大股东实施股权激励以及管理层自利的影响因素。研究证实实:在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层自利行为为,并且自利程度受上市公司成长性、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力度、管理层的薪酬绩效敏感度和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影响,而大股东的股权激励偏好受激励方案产生的激励效应和福利效应大小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时规避管理层自利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股东 股权激励 管理层 自利行为 博弈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严玉康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良好的激励机制设计能有效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冲突,使高级管理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外部投资者利益趋于一致。基于公司业绩制定的薪酬体系则是薪酬契约激励作用有效发挥的基础。为实现自身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高管人员有利用内部信息优势操纵公司利润的动机。这种利润操纵无疑会扭曲公司对高管人员的业绩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旭城
现代企业中,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目标函数的不一致,决定了激励合约的必然存在。有效的报酬合约应该既能反映经营者当期的业绩,又与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关。为此,在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的同时,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带来的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激励约束机制 盈余管理 报酬契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海斌 李胜刚 罗凡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约束与激励存在 3个问题 :(1)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2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缺乏对管理层专属性投资的有效保护。管理层收购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为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约束与激励提供新思路。当前 ,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管理层收购的发展 :(1)转变政府部门观念 ;(2 )促进杠杆融资的发展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4 )促进专业服务机构的发展。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约束 激励 专属性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徐鹿 郑欣颖
文章以2007年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前三名管理层薪酬总额的平均值为切入点,分别从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水平差异、行业差异、地域差异及期限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薪酬差距悬殊、两级分化现象严重;管理层薪酬激励的行业差异和地域差异显著,金融行业的管理层薪酬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东部沿海地区管理层薪酬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管理层薪酬激励的期限结构不合理,长期薪酬激励所占比重过小。
关键词:
管理层薪酬激励 平均薪酬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刚
我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经营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货币收入偏低 ,报酬结构不合理 ,形式单一 ,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此外 ,“零报酬”现象严重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水平偏低 ,“零持股”现象比较普遍。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它仅仅是一种福利制度安排。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数量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并不存在“区间效应” ,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水平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